全国新高考Ⅰ卷

2021-08-31 05:10
美文 2021年16期
关键词:强者弱者哲理

适合省份:山东/湖南/湖北/广东/福建/江苏/河北

●考卷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真题解读

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试题是一道注重考生内在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言论类)材料作文。这道作文题审题立意时,需要考生聚焦于材料中心(关键句、议论的文字),根据材料中心,多角度发散思维,化大为小,化虚为实,选准一个角度,切入一个口子,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而发表感悟或抒发情怀。

材料引用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对“体育之效”的论述。论述里有五句话,句间关系显示出严密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前两句(间接引用)从身体耳目的变化揭示了体育之效,内蕴了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规律,这是材料的表层,起到引入的作用,是后面阐述强弱之辨的依据和铺垫;第三句釆用对比(假设)揭示了材料的核心,强和弱都可以(转变),强调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如果滥用,不节制、不自律,强可变弱。如果勤勉、坚持、自律,弱可变强;第四、五句(直接引用)是结论,表明对待强弱的态度,不因强而喜,不因弱而悲,要有自信,启发考生要恰当地把握自己的强弱之势,树立信心,相信自己,评价自己,努力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弱或许就是变强的诱惑、助产士、催化剂)第三、四、五句话(直奔主题)进一步帮助考生在审题立意和选材构思上明确了思维角度,便于他们抒发真知灼见。

借名人言论让考生明白一种道理,或对道理的多元理解,更趋向于对人生道理的分析,这一道题目精准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引导学生回归阅读材料传统,关注人生,体会生活、感悟时代精神,有利于人才选拔和教学引导。整体看,整个题目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以经典材料传递时代哲理。题目所选材料显然是经典的,而对于如何强身健体、耳聪目明,却不是考生应该讨论的重点,材料关键句“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誘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所隐喻的哲理才是考生真正应该聚焦的核心。即考生应该从身体强弱、耳目聪明的互转中挖掘出启示、感悟、思考,成为考生写作的关键所在。

2.以矛盾认识反映辩证思维。题目倾向于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引领考生以思辨的眼光,由表及里、由正及反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展示哲理思维,凸显文化底蕴,这是新高考作文的重要导向。

3.以点面分析凸显生活逻辑。材料从身体变化这一个“点”进行延伸,反映出认识强弱转化问题的方法这一个“面”,要求考生将思维摆脱身体变化这一点,由点到面,由特殊到一般,由个别到大众,把眼光投向更加广阔的视野,深入挖掘材料中强弱之变(强弱之辨)所反映出的理性精神,揭示事理的本质内涵。

4.以深入浅出拓展丰富视野。题目立意空间广阔,立意角度丰富。考生既可以“小切口,大开掘”地写作——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感悟与思考,也可以深入浅出地进行论述。

●思路导航

猜你喜欢
强者弱者哲理
强者搭桥,弱者筑墙
弱者
漫画
强者的品质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漫画哲理
哲理漫画
强者的品质
改革中我不要忘记“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