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表达技巧

2021-08-31 23:27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1年17期
关键词:突转表现手法唢呐

阅读指要

1.常见题型

表达技巧这一考点可能出现的题型主要有下面几种:①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表情达意服务的;②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③明确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2.分析鉴赏

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主要从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着手。

(1)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种,其中叙述与描写是常见的表达方式。叙述包括叙述方式、叙述视角、叙述人称三大类,其中叙述方式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叙述视角包括“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叙述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我”和第三人称“他”。“全知视角”是指作者对所写的人物、事件、地点等无所不晓的视角,即叙述者比作品中任何人物知道的都多,他“全知全能”,可以不向读者解释这一切是如何知道的。“有限视角”,就是叙述者是当事人,参与故事的发展,我们依赖于他的眼睛看世界,靠他的引领进入故事。描写类型主要有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和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此外,还有细描、白描、静态描写、动态描写等。

(2)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悬念、抑扬、对比、突转、衬托、象征、铺垫、照应、巧合等。悬念是作者为了吸引读者“紧张与期待的心情”而设的,是作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手段。它包括“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前有“设悬”,后必“释悬”。通俗地说,它是在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作品通过抑扬对比,可使文势多变,摇曳生姿,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对比手法是文学作品创作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情节表现技巧,通过对比,可以让人物与人物之间、事件与事件之间,或者一个人物的前期与后期之间、一个事件的开端与结局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收到表现人物、凸显事件、深化主题等艺术效果。突转,是短篇小说结尾部分常用的一种情节发展技巧。在短篇小说的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式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变化”,等等。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答题思路

对小说表达技巧性的题目,考生在组织答案时要遵从如下思路:(1)用了什么方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2)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在文句中要表现什么内容。(3)有何效果或作用。要明确此种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

考场文本

黄土高原

贾平凹

沟是不深的,也不会有水流;群山像无数偌大的蒙古包,呆呆地排列着。八月天里,秋收过了种麦,每一座山都被犁过了,犁沟随着山势往上旋转。天上是指纹形的云,地上是指纹形的田,它们平行着,中间是一轮太阳;光芒把任何地方也照得见了,一切都亮亮堂堂。缓缓地向那圆底走去,心就重重地往下沉。山洼里人家门前,并没有几棵树的,窑门开着,是一个半圆形的窟窿,它正好是山形的缩小,似乎从这里进去,山的内部世界就都在里边。山便不再是圆圈的叠合了,无数的抛物线突然间地凝固,天的弧线囊括了山的弧线,山的弧线囊括了门窗的弧線。一地都是那么寂静,太阳独独地在空中照着。

路如绳一般缠起来了,山垭上,热热闹闹的人群曾走去赶过庙会。路却永远不能踏出一条大道来,凌乱的一堆细绳突然地扔了过来,在洼底的草皮地上纵纵横横。这似乎是一张巨大的网,由山垭哗地撒落下去,从此就老想要打捞起什么了。但是,草皮地里能有什么呢?一座山和一座山,一个村和一个村,就是这么被无数的网罩起来了。走到任何地方,都会突然地住着人家,几十里内,甚至几百里内,谁不会知道那条沟里住着哪户人家呢?他们一生在这个地方,就一刻也不愿离开这个地方,有的一辈子也没有去过县城,甚至连一条山沟也不曾走出去。他们用自己的脚踏出了这无数的网,却永远走不出这无数的网。

土是沙质的,奇怪的是靠崖凿一个洞去,竟百年千年不会倒坍,或许筑一堵墙吧,用不着去苫瓦,东来的雨打,西去的风吹,那墙再也不会垮掉,反倒生出一层厚厚的绿苔:春天里发绿,夏天里发黑,秋天里生出茸绒,冬天里却都消失了,印出梅花一般的白斑。日月东西,四季交替,它们在希冀着什么,这么更换着苔衣?默默的信念全然塑造成那枣树了。河滩上,沟畔里,在窗前的石磙子碾盘前,突然间就发现它了。它似乎长得毫无目的,太随便了,太缓慢了,春天里开一层淡淡的花,秋天里就生一身红果。这是最懂得了贫困,才表现出极大的丰富吗?是因为最懂得了干旱,那糖汁一样的水分才凝固在枝头吗?

冬天里,逢个好日头,吃早饭的时候,村里人就都圪蹴在窗前石碾盘上,呼呼噜噜吃饭了。饭是荞麦面,汤是羊肉汤,海碗端起来,颤悠悠的,比脑袋还要大呢。半尺长的线线辣椒,就夹在二拇指中,蘸了盐,一口一截,鼻尖上,嘴唇上,汗就咕咕噜噜地流下来了。他们蹲着,竭力把一切都往里收,身子几乎要成一个球形了,随时便要弹跳而起,爆炸开去,但随之,就都沉默了,一言不发,像一疙瘩一疙瘩苔石,和那碾盘上的石磙子一样,凝重而粗笨了。窗内,窗眼里有一束阳光在浮射,婆姨们正磨着黄豆,磨的上扇压着磨的下扇,两块凿着花纹的石头顿挫着,黄豆成了白浆在浸流。整个冬天,婆姨们要待在窑里干这种工作,如果这磨盘是生活的时钟,这婆姨的左胳膊和右胳膊,就该是搅动白天和黑夜的时针和分针。

山峁下的小路上,一月半月里,就会起了唢呐声的。唢呐的声音使这里的人们精神最激动,他们会立即放下一切活计,站在那里张望。唢呐队悠悠地上来了,是一支小小的迎亲队,前边四支唢呐,三尺长的唢呐吹天吹地,满山沟沟都是一种带韵的吼声。后边,是一头肥嘟嘟的毛驴,喷着响鼻,额头上,脖子上,红红绿绿系满彩绸。套杆后就是一辆架子车,车头坐着一位新娘,花一样娟美,小白菜一样鲜嫩。她盯着车下的土路,脸上似笑,又未笑,欲哭,却未哭,失去知觉了一般的麻麻木木。但人们最喜欢看这一张脸了,这一张脸使整个高原明亮起来。后边的那辆车,是两个花枝招展的陪娘坐着,咧着嘴憨笑,狼狼狈狈地紧抱着陪箱、陪被、镜子。再后边便是骑着毛驴的新郎,一脸的得意。每过一个村庄,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要在怀里兜了枣儿祝贺,唢呐就越发热闹,声浪似乎要把人们全部抛上天空,轰然粉碎了去呢。

走遍了十八县,一样的地形,一样的颜色,见屋有人让歇,遇饭有人让吃。饭是除了羊肉、荞面,就是黄澄澄的小米;小米稀作米汤,稠作干饭,吃罢饭,坐下来,大人小孩立即就熟了。女人都白脸子,细腰身,穿窄窄的小袄,蓄长长的辫,多情多意,给你纯净的笑;男的却边塞将士一般的强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上了酒席,又有人醉倒方止。但是,广漠的团块状的高原,花朵在山洼里悄悄地开了,悄悄地败了,只是在地下土中肿着块茎;牛一般的力气呢,也硬是在一把老镢头下慢慢地消耗了,只是加厚着活土层的尺寸。春到夏,秋到冬,或许有过五彩斑斓,但黄却在这里统一,人愈走完他的一生,愈归复于黄土的颜色。每到初春里,大批大批的城里画家都来写生了,站在山洼随便一望,四面的山峁上,弧线的起伏处,犁地的人和牛就衬在天幕上。顺路走近去,或许正在用力,牛向前倾着,人向前倾着,角度似乎要和土地平行了,无形的力变成了有形的套绳。深深的犁沟,像绳索一般,一圈一圈地往紧里套,他们似乎要冲出这个愈来愈小的圈,但留给他们活动的地方愈来愈小,末了,就停驻在山峁顶上。他们该休息了。只有小儿们,停止了在地边玩耍,一步步爬过来,扑进娘的怀里,眨着眼,吃着奶……

(选自《自在独行》,有删改)

阅读速解

1.分析文末写“小儿们”的用意。

答:

2.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

【崔翔/供稿】

猜你喜欢
突转表现手法唢呐
又听唢呐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及主要表现手法
《项链》教学内容再探
那些吹唢呐的孩子
唢呐(短篇小说)
谈唢呐演奏中不同气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