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芙英
(汤溪镇婺城区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金华 321075)
原发性痛经主要指生殖器官未发生器质性病变,在行经前后或者在行经过程中合并腹部疼痛、腰酸以及下腹部坠胀感等不适症状,对正常生活及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1]。该病为妇科临床常见疾病,多发生于未婚青年人群[2]。本文选择2017年8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重点观察了隔物灸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汤溪镇婺城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均为40例。对照组:年15~26岁,平均(20.02±3.23)岁;痛经病史最短6个月,最长6年,平均(2.40±0.78)年;初潮年龄为11~16岁,平均(12.37±1.22)岁。观察组:年龄15~27岁,平均(19.94±3.20)岁;痛经病史最短7个月,最长6年,平均(2.47±0.92)年;初潮年龄为11~16岁,平均(12.40±1.25)岁。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原发性痛经西医诊断参照《妇产科学》相关标准[3];寒凝血瘀型诊断参照《中医妇产科学》中标准[4]。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寒凝血瘀型;2)年龄>15岁,<45岁;3)患者对本临床观察内容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盆腔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腹部疼痛症状者;2)继发性痛经者;3)有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者;4)有妇科手术史者;5)存在心、脑、肝、肾及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疾病者;6)伴有精神疾病者。
2.1 治疗方法 1)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月月舒痛经宝颗粒(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41021972号,10 g/袋),10 g/次,2次/d,月经来潮前周开始服用,至月经来潮后3 d停止。2)观察组口服上药并接受隔物灸(隔盐灸加隔姜灸)治疗。隔盐灸神阙穴:患者取平卧位,将干燥的粗盐填入肚脐,并平铺之上厚约1 cm,直径约 2cm,将准备好的艾炷放于肚脐上,点燃使其自然燃烧,若患者脐部感觉灼热,移开艾炷,用棉签翻动粗盐使热通过脐向下传导,然后再覆一层粗盐继续施灸,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共灸3壮。隔姜灸:将直径大小约3.0 cm以及厚度约0.3 cm的新鲜生姜片中间,用针扎数个孔,然后置于施灸穴位——关元、双侧子宫穴、双侧地机穴、双侧血海穴、双侧三阴交穴上,再在其中心上放置约1.5 g重的艾柱点燃施灸,若患者感觉灼痛可将姜片提起离开皮肤片刻,以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且患者能耐受为度,每穴依痛经程度施灸3~5壮。施灸治疗于每次经行前1周开始, 1次/d,至月经来潮。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2.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为未愈、好转、治愈。
2.3 观察指标 1)痛经程度评分:治疗前后通过视觉类比(VAS)评分法对2组患者痛经程度进行评分比较[4];2)主要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对2组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主要症状(小腹冷痛、疼痛拒按、经色紫暗、夹有血块、经行不畅)按重度、中度、轻度、无分别记6、4、2、0分。
2.4 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采用SPSS22.0,分别运用t检验和χ2检验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进行分析,检验水准取α=0.05。
3.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2 疗前、疗后2组患者痛经VA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疗前、疗后2组患者痛经VAS评分比较分)
3.3 疗前、疗后2组患者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疗前、疗后2组患者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分)
中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属“经行腹痛”的范畴,发病部位在子宫及冲任,主要病机为各种因素导致经期及经期前后冲任、胞宫气血受阻,“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言:“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可见因虚、因寒凝、因气郁皆可致痛经,其中寒凝血瘀为痛经常见证型[6]。此类患者或因月经来潮前或经行之时过食生冷,内伤于寒;或因经期居于寒冷之地,亦或因经期游泳、冒雨涉水等原因,致使寒邪或寒湿之邪客于胞宫、冲任,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故而导致经血凝滞不畅,血行瘀滞,不通则痛,引发痛经,正如《素问·调经论》言:“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针对上述病因病机,对于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治疗当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本临床观察中观察组在口服月月舒痛经宝颗粒基础上联合隔物灸治疗。月月舒痛经宝颗粒由当归、红花、肉桂等药物组成,具有温经化瘀、理气止痛之功。在此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隔盐灸神阙穴加隔姜灸综合疗法治疗。神阙穴为任脉之要穴,为先天化生精气之源,《本草纲目》记载:“盐能入肾,……有腥味,与血同味,有补血、活血的作用”。因此,隔盐灸神阙穴培肾固本,温补肾阳以驱寒;再者,神阙穴处皮肤薄,无脂肪,与腹膜筋膜相连,且血运丰富,能直接作用于脏腑器官[7-8]。隔姜灸基于姜辛温散寒、温中止痛,与艾灸联合使用,使气至病所。所选穴位中关元穴为任脉要穴,与胞宫直接相通,灸此穴可温肾驱寒、通经活络止痛;地机穴为足太阴脾经的郄穴,灸地机穴与血海穴可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及足厥阴肝经交会穴,灸之可温经止痛;灸子宫穴可调经、理气和血。
本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痛经VAS评分疗后较疗前皆明显减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减低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小腹冷痛、疼痛拒按、经色紫暗、夹有血块、经行不畅等5项主要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5 项评分减低均更为显著(P<0.05)。结果提示,隔物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痛经程度,显著改善患者主要症状,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