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芳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市中医院·浙江 湖州 313000)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常见的上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夏秋季,起病急骤,严重者可并发脑炎、肺炎等[1]。该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且西医并无特别有效的治疗办法[2-3]。本院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采用利咽消疹汤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本院诊治的符合诊断标准[4]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0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27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6岁,平均(3.2±1.7)岁;病程0.5~3 d,平均(1.7±0.6) d。对照组中男25例,女29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7岁,平均(3.1±1.6)岁;病程0.5~2 d,平均(1.6±0.5) d。2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纳入标准 1)符合疱疹性咽峡炎诊断标准[4];2)年龄范围0.5~8 岁;3)患儿家长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合并其它全身性疾患者;2)高热不退者或脱水严重者;3)近1 周使用过抗病毒药物者;4)依从性差,中途中断治疗者。
2.1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均接受对症治疗,保持口腔卫生,食用易吞咽饮食,高热者予退热剂,合并细菌感染予敏感抗生素等。对照组予利巴韦林颗粒(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51023510,150 mg*18袋)口服,每日10 mg/kg,分3 次服用,连服3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利咽消疹汤口服,组方:金银花10 g、连翘10 g、板蓝根12 g、牛蒡子6 g、射干6 g、玄参8 g、麦冬8 g、滑石6 g、白茅根12 g,每日1剂,共取药液200 mL。1~2岁患儿每次20 mL,3~5岁患儿40 mL,6~7岁患儿60 mL,每天3 次,连服3 d。
2.2 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3 d后,疱疹愈合,体温正常, 流涎消失;好转:治疗3 d后,疱疹红肿明显消退,体温正常, 流涎明显减少;无效:治疗3 d后,各项症状无明显好转[5-6]。
2.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症状(体温恢复、疱疹消失、流涎消失)改善时间。
3.1 2组患儿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患儿疗效比较(例)
3.2 2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疱疹性咽峡炎虽然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程大约1周,部分严重者可至2周,但其在发病期间表现有高热、流涎、拒食等情况,易造成患儿的身体危害及家属的紧张情绪[7-8]。目前临床上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但疗效一般,过多的应用可能会影响患儿的身体发育[9]。因此,目前寻找一种能缩短疱疹性咽峡炎病程的方法,对患儿具有重要意义。祖国医学近年来在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方面取得可喜的成就[10-11]。
祖国医学中并无疱疹性咽峡炎记载,依据其症状可归属于“口疮”“喉痹”范畴。小儿多因脏腑未发育完全,形气未充,湿热疫毒之邪从口鼻而入,循经侵袭咽喉,气血相搏于咽部出现肿痛、疱疹。治疗宜清热利咽、祛湿解毒为主要原则。利咽消疹汤组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风散热;板蓝根、牛蒡子、射干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玄参、麦冬养阴生津、泻火解毒;滑石、白茅根清肺胃热,凉血利湿;诸药合用,共奏解毒、利咽、清热、利湿等功效。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连翘能通过抑制病毒复制等途径来起到抗病毒、抑菌退热等效果[12];板蓝根具有解毒抗炎、抗病毒等作用[13]。本文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体温恢复、疱疹消失、流涎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表明利咽消疹汤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能促进患儿的症状改善,加速患儿康复,效果优于单纯西药组;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