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亚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课程思政是将传统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课堂教学及师资队伍建设对接,形成密集型与全方位并存、渗透型与一体化互进的全新教育模式[1]。抗疟药属于化学治疗药,用于治疗由疟原虫引发的疟疾,在五年制高职药物化学课程中居于重要地位。本文以药物化学课程为载体,结合抗疟药相关教学内容,探讨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在指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拓展职业能力的同时,强化价值引领,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人成才。
本教学案例选取的抗疟药,为高职药物化学课程“化学治疗药”的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喹啉类、氨基嘧啶类、萜内酯类,与社会生活和人民健康关系密切,教学时长为1课时。通过本案例教学,让学生熟悉抗疟药的结构类型,掌握青蒿素的理化性质,并通过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立德树人。
案例主题:春草鹿呦呦——以抗疟药为例。
临床上,抗疟药首选药物是青蒿素[2]。教学中,通过对疟疾及抗疟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疟疾的发病原因与传播途径,认识抗疟药的结构类型,掌握青蒿素的理化性质,树立生命健康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新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得到抗疟物质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可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使命感、责任感,从而实现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
知识目标:介绍国内外疟疾流行情况,了解疟疾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与危害性,认识抗疟药的结构类型,掌握青蒿素的理化性质。
能力目标:学会分析青蒿素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与药效之间的关系,理解青蒿素的结构修饰方法。
素质目标:强化生命健康观念,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其中,教学重点是青蒿素的理化性质,教学难点是青蒿素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本案例教学对象为五年制高职二年级学生,他们初步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学习新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有待加强。教学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根据学生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等特点,运用参与性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利用学生世界观正在形成、可塑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此前提下,围绕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在介绍抗疟药结构类型与理化性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架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与药效的知识网络;围绕素质目标,结合“春草鹿呦呦”主题视频,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青蒿素研究的时代背景与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精神,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屠呦呦团队对人类健康做出的杰出贡献,培养其家国情怀和敬业奉献意识。
表1 抗疟药的教学设计
通过复习巩固相关知识点,导入本部分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寄生虫病,其特点是传染性强、传播快、易反复,居寄生虫病死亡谱之首,与结核病、艾滋病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2018年,全球共发生2.28亿疟疾病例,导致40.5万人死亡。
我国疟疾流行历史久远,曾被列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疟疾防治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科研资源研究、控制疟疾危害,成效显著。特别是2010年国家启动《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以来,已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有效控制了疟疾流行,2018年全国报告疟疾病例2 678例,死亡数仅为7例[3]。基于以上背景,启发学生思考:(1)疟疾是一种什么病?有哪些危害?(2)如何防治疟疾?(3)我国在疟疾防治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3.3.1 抗疟药的类型 本部分内容以知识讲授为主。根据药物结构不同,抗疟药一般分为3类,即喹啉类(包括奎宁和氯喹等)、氨基嘧啶类(如乙胺嘧啶)、萜内酯类(主要是青蒿素),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奎宁、氯喹的结构特征及其抗疟效果。
3.3.2 代表药物 以常用抗疟药青蒿素为代表药物,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综合采用探究式、讨论式、分析归纳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
第一,提出问题:(1)青蒿素的研究背景是什么?(2)青蒿素的抗疟作用是如何发现的?(3)青蒿素的结构与性质是什么?(4)青蒿素的药理作用机制是什么?(5)青蒿素的结构与功能修饰是什么?
第二,组织学生带着上述问题观看视频《春草鹿呦呦》,阅读教材“代表药物——青蒿素”及补充学材“屠呦呦与青蒿素”相关内容。
第三,学生自主学习相关材料后,组织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凝练主旨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分析青蒿素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构效关系之间的关联,架构知识网络。通过分析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青蒿素的研究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前,疟原虫的耐药性越来越明显,美国做了很多尝试,我国也筛选了上万种化合物与中草药,但均未取得明显疗效。1969年,39岁的屠呦呦负责组建“523”项目课题组,承担“特殊历史时期的国家任务——抗疟中药的研发”。
(2)青蒿素抗疟作用的发现:屠呦呦顶着巨大压力,带领团队迅速收集了2 000多种方药,最终获得了640方中药抗疟单验方,并对其中200多种方药开展实验研究。屠呦呦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了“523”项目组,并从《肘后备急方》中得到灵感,利用现代医学技术不断改进提取方法,重新思考制药方法。1971年10月,经过近200次实验,成功发现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十分明显;1972年11月,又进一步从提取物有效部位中分离纯化得到有效抗疟单体——青蒿素,在此基础上对其展开进一步研究。
(3)青蒿素的结构与性质:青蒿素属萜内酯类,其主要结构特点是属于过氧化物倍半萜,结构中含有过氧键、内酯结构。青蒿素的理化性质为无色、味苦,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4)青蒿素的药理作用机制:青蒿素主要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系结构,通过自由基氧化作用干扰疟原虫的表膜——线粒体功能。
(5)青蒿素的结构与功能修饰:青蒿素难溶于水和油,影响疗效,临床主要用其衍生物对抗疟疾。1992年,屠呦呦团队制得了双氢青蒿素,其抗疟疗效是青蒿素的10倍,可口服途径给药,且复发率明显降低。随后,我国科学家又对双氢青蒿素进行甲基化,制得油溶性的蒿甲醚以及水溶性的青蒿琥珀单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组织学生完成课堂目标检测题,结合答题情况进行拓展提升和总结评价,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和能力素质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反思课堂教学流程,持续改进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就是要强化课程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4],本节课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十分丰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时,应突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围绕思想引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充分挖掘和应用课程所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融思想教育于课程教学之中。在此基础上,注意加强教学评价与反思,其中教学评价应侧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合作学习等环节的过程性评价,侧重对学生课堂讨论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的学习效果评价,侧重对照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教学反思则依据“评价—反馈—改进”机制,基于过程性、学习效果、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持续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分析抗疟药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我们认为:思政内容的渗透和融入,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认识疟疾的危害性,强化生命健康观念;引导学生分析青蒿素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与药效,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通过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与青蒿素”的事迹介绍,用榜样的力量感召学生更好地成长成人成才,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保证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实施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门课程教师齐心协力,聚焦育人目标,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强化情感体验,将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顺利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真正实现行知合一。因此笔者认为,所有任课教师都应挑起“思政担”,构建覆盖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5],坚持“专业课程德育”的核心理念,把德育核心思想有机分解到每一门专业课程中,充分体现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6]。教师要牢固树立课程育人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育人能力,结合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学生个性,保证思政教育的渗透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