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法治思想:“世界之问”的中国方案

2021-08-31 09:25公丕祥
关键词:变革共同体命运

公丕祥

南京师范大学 法学院、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南京 210023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提出了著名的“世界之问”,指出:“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回应这个“世界之问”,“中国的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537、539页。。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鲜明表达的“世界之问”的中国方案,集中展现了作为当代世界卓越政治家的应有的时代担当,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了中国智慧。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正处在一个历史性重构的进程之中。这是一场深刻的全球治理革命。关乎世界的繁荣发展和人类的前途命运。面对着“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世界之问”,习近平法治思想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以宏大的全球视野,总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深刻洞察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运动方向,着力分析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历史必然性,精辟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文明发展机理,提出了重塑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崭新理念和政策主张,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深入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全球治理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宏阔深遂的战略思维特质,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于人类政治与法治文明发展的重大理论贡献,着力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程的定向领航功用,进而悉心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的世界性意义。

一、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理念引领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深刻把握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进程及其走向,明确提出要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以此汇聚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全球共识,从而展现了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遂的政治哲学智慧,为大变局时代的全球发展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是一个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并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变化的世界”(2)③④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442、449、442页。。当今世界发展和变革风起云涌。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有力推动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社会生产的变革,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结合,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也给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深入发展,促进了商品、人员、技术和资本的流动,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促成了贸易繁荣和投资便利化,世界经济空间不断拓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国际格局加速演变,世界多极化进程势不可挡,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向平衡,这“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3)参见习近平:《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2015年10月12日),《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259页。。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早已不合时宜,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奔腾向前,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正处在历史的转折点上。

因之,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考量,深刻把握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的世界大势,明确提出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强调“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大家的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449页。。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程,离不开理念的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的提出与阐释,深刻反映了当代全球发展的根本问题,精辟揭示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程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走向,创造地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给人们提供了一把打开当今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变动的复杂现象内在奥秘的科学锁钥。这无疑标志着当代全球治理理念的重大创新发展。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这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有机构成要素,充分体现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关系到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关系到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关系到对发展制高点的争夺,也关系到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必须坚持共商共建、合作共赢,推动建立以共商共建、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秩序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很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很多挑战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7)习近平:《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2015年10月12日),《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259-260页。。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期望通过充分协商,共同建立国际机制,共同制定国际规则,共同追求国际正义,共同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从而让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和利益。因之,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必须坚持全球事务必须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形成一致行动,以对话代替冲突,以协商代替胁迫,以合作代替对抗,以共赢代替零和,确保改革和建设的成果惠及各方,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共享全球治理的益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的重要思想,深刻反映了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必须坚持以开放为导向,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机制封闭化和碎片化;以合作为动力,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挑战;以共享为目标,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享发展。这一崭新的全球治理理念,体现在当下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各个领域之中。比如,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需要与日俱进、因时而变,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努力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在全球安全治理领域,高举合作、创新、法治、共赢的旗帜,携手开展全球安全治理。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领域,探索人类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和治理方式,形成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在全球互联网治理领域,遵循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的原则,完善网络空间治理规则,推进互联网全球治理变革,共同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领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世界范围内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流行肆虐,各国必须携手拉起最严密的联防联控网络,加强信息沟通、政策协调、行动配合,加强疫苗研发和交流,坚持公平合理,弥合“免疫鸿沟”,努力让疫苗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产品,全面深化抗疫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等等。显然,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全球治理理论的重要内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像一根红线贯穿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程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历史性地重构着全球治理体系。

二、重构全球治理体系的价值基石

当下全球治理进程面临着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等等诸多全球性的严峻挑战。造成全球治理滞后状况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从根本意义上讲,源自于当今国际关系中公平正义远远没有实现,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有待确立。这些问题都关涉全球治理体系的价值准则,充分表明全球治理体系的价值基础需要重新构建。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全球治理理论,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思想,从法哲学的理论维度上,明确提出推进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从而为重构全球治理体系奠定了坚实的价值基石,引领着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潮流。

推进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这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公平正义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价值尺度,是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价值准则,也是深入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的价值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是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的必要条件”(8)习近平:《坚定信心,共谋发展》(2016年10月16日),《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389页。。当今世界存在的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等问题,愈益突出地表明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推进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是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必然要求,是摆在各国面前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在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程中,只有主持公道、弘扬正义,才能建设公平公正的美好世界,放大国际关系中的正能量。“公平正义是世界各国人民在国际关系领域追求的崇高目标。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公平正义还远远没有实现”(9)③ 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2014年6月28日),《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33页。。因之,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必须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变革全球治理体系中与公平正义相悖的制度安排,营造公平正义的国际环境,共同致力于建设公平公正的全球治理体系。由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政治主张,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二是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和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奉行法治、公平正义的未来。要提高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国际规则有效遵守和实施,坚持民主、平等、正义,建设国际法治”(13)参见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2015年11月30日),《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291页。。近代以来,在国际关系的演变进程中,逐渐积累和形成了一系列公认的原则,其中主权平等是数百年来国与国之间规范彼此关系的最重要的国际法治准则,也是联合国及所有机构、组织共同遵循的首要原则。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推动各国在国际关系中遵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切实遵守主权平等原则。“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14)参见习近平:《坚持合作创新法治共赢,携手开展全球安全治理》(2017年9月26日),《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486页。。坚持法治精神,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要“推动各方在国际关系中遵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用统一适用的规则来明事非、促和平、谋发展”(15)⑥ 参见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合作共赢美好世界》(2014年6月28日),《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134页。。因之,要提高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国际规则的有效遵守和实施。各国有责任维护国际法治权威,坚持权利和义务并重,依法行使权利,善意履行义务。针对西方国家打着“法治”幌子的霸权行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法律的生命也在于公平正义,各国和国际司法机构应该确保国际法平等统一适用,不能搞双重标准,不能‘合则用、不合则弃’,真正做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540页。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必须确保国际法的平等统一适用,反对歪曲国际法,反对以“法治”之名侵害他国正当权益、破坏国际和平稳定的行径。法治是规则之治。随着全球治理变革的深入推进,不断完善国际规则体系,确保国际秩序公正合理、人类社会公平正义,已经势在必行。因此,必须坚持规则导向,完善全球治理。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以规则为基础加强全球治理是实现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规则应该由国际社会共同制定,而不是谁的胳膊粗、气力大谁就说了算,更不能搞实用主义、双重标准,合则用、不合则弃。”(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第459页。

三、引领人类文明前进方向的思想旗帜

面对着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之问”,习近平总书记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遂的远见卓识,高度正视人类社会最宏大的和最重要的问题,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创造性地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参见习近平:《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2021年1月2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5页。。这一回应“世界之问”的中国方案,向世界清晰地传达了关于世界发展方向和人类前途命运的中国主张,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共识和积极回响,成为引领人类文明前进方向的的光辉旗帜。

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2013年3月,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1)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2013年3月23日),《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5页。。在后来一系列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共同发展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符合各国人民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22)习近平:《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2013年4月7日),《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29页。。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3)参见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9月28日),《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254页。。并且提出要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携手共进的中国与拉美的命运共同体,“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打造金砖国家利益共同体”,迈向中非命运共同体,“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齐心协力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24)参见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54、60、145、201、206、224、295、306、485、534页;习近平:《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2021年4月22日),《人民日报》,2021年4月23日,第2版;习近平:《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在全球健康峰会上的讲话》(2021年5月21日),《人民日报》,2021年5月22日,第2版。,等等。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5)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7页。。2017年1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清晰地表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涵义:“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26)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2017年12月1日),《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510页。。因之,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紧跟时代潮流,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这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殷切期盼。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一个内涵丰厚、意蕴深刻的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序列。近代早期开始形成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根源于社会生产力的历史性进步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产方式的变革。进入近代世界以来,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日益拓展,以往那种孤立自在的民族生存状态逐步被打破,而被纳入一个整体化的彼此相互联系的发展网络之中。由此,孤立的或分裂的历史开始向整体的或统一的历史转变,从而催生了近代国际法的产生和国际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世界历史理论,深入考察近代以来人类社会政治文明与国际秩序的演进过程,分析了从360多年前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到150多年前的日内瓦公约、从70多年前的联合国宪章到60多年前的万隆会议的国际关系变迁历程,总结了最近100多年的人类社会历史,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这项任务至今还没有完成(27)④ 参见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1月18日),《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415、417页。。因之,要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呼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目标,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而不懈努力。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思想,凝结着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深深扎根于本国度本民族的深厚的社会土壤之中,凝结着本国度本民族的理念、精神和智慧。然而,处在不同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的每个文明系统之间无疑存在着某些共同性的价值因素。随着人类社会交往的增进与扩大,潜藏在不同文明系统背后的共同性的价值因素,必然要以各种方式和途径显现出来。这些共同性的价值因素,无疑体现了人类社会交往实践的普遍性的理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所积淀下来的人类社会共同价值准则进行提炼和概括,精辟地阐述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基准,深刻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28)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9月28日),《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253页;习近平:《论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2021年1月25日),第5页。。“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29)习近平:《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的视频主旨演讲》(2021年4月20日),《人民日报》,2021年4月21日,第2版。。这一重要思想,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不懈追求,体现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关切,彰显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崇高人文情怀,从而确立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赖以遵行的人类共同价值观念。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一全人类共同价值观的提出,鲜明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政治价值准则,弘扬和扩大了国际关系中的正能量,有力引领着建设公平公正的美好世界,极大地提升了国际道义的感召力,进而充分展现了回应“世界之问”的中国智慧。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领域的一场极其深刻的变革,必须坚定地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一般来说,多边主义是指在国际关系领域协调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之间联系的一种制度化形式。与之相对,单边主义则主要是指国际体系中居于优势地位的特定大国,在国际事务中一意孤行、我行我素、谋求私利、无礼对待别国的霸凌行为。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历史产物。在当今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全球性的共同挑战层出不穷,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依赖日益紧密。坚持和践行多边主义,是在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场合深刻阐述坚持多边主义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坚持和发展多边主义的一系列重大政治主张,为推进全球治理、维护国际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着国际格局加速演变、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相互交织的复杂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以恢宏的全球胸怀和坚定的大国担当,重申对多边主义的坚定承诺,旗帜鲜明地倡导多边主义,为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的世界指明了前行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边主义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路径”(3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547页。;“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21世纪的多边主义要守正出新、面向未来,既要坚持多边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也要立足世界格局变化,着眼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在广泛协商、凝聚共识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32)习近平:《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2021年1月25日),第5、8页。。这一论述既简明扼要,又意蕴深遂,揭示了多边主义的真缔及其时代要求。在当今世界,单边主义正在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抵制,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愈益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在这一情势下,有些国家开始打着多边主义的幌子,在国际上搞“小圈子”、“新冷战”,搞意识形态对抗,动辄施以制裁或以制裁、脱钩相威胁,旨在借多边主义之名、行单边主义之实,企图制造一个分裂和对抗的世界。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针对性地强调,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33)参见习近平:《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2021年4月20日),《人民日报》,2021年4月21日,第2版。。“世界需要真正的多边主义。各国应该按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办事,不能搞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不能借多边主义之名拼凑小圈子,搞意识形态对抗”。要“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34)参见《习近平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人民日报》,2021年5月7日,第1版。。因之,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就必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摆脱意识形态偏见,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霸凌行径;坚持以国际法则为基础,不搞唯我独尊,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石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坚决反对个别国家奉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坚持协商合作,不搞冲突对抗,奉行双赢、多赢、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摒弃我赢你输、赢者通吃的旧思维,拒绝以邻为壑、自私自利的狭隘政策,扔掉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理念,从而“使我们的地球村成为共谋发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竞技场”(3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331页。,推动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形成和发展。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理念,凝结着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和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反映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一经提出,就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强烈共鸣,载入联合国多项协议和国际多边机制的宣言与成果文件,在国家层面、地区范围和全球重大领域引发了积极回应,得到了国际社会愈益广泛的认同和支持,展示出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从理念走向行动,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受到各方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被载入联合国一系列决议。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36)习近平:《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2020年2月5日),《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276页。。

四、结语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伴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深刻转变,人类政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习近平法治思想顺应人类政治文明进步发展的历史潮流,以深遂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全球视野,把握人类政治文明进步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深刻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个当代文明进程提出的重大问题,为回应“世界之问”、加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步提供了科学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国领袖的世界胸怀和责任担当,悉心把握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走向,深入分析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这一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深刻揭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历史必然性,明确提出要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凝聚了国际社会的新的共识,历史性地重构着全球治理体系,有力推动国际政治文明的变革发展。面对着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加快展开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思想出发,明确将“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确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深刻论述推进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的重大意义,强调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合理化,进而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政治主张,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随着世界格局加速演变、全球治理深刻重塑进程的深入展开,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彼此交织在一起,带来了深远影响,全球性多重危机史上罕见,人类再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而鲜明提出了破解“世界之问”的中国方案,为站在十字路口的世界指明了前进方向,成为引领人类文明前进的思想旗帜,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猜你喜欢
变革共同体命运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变革之路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三个经济”体现“三大变革”内涵
命运秀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