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群芳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以其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早已成为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在学校教育中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结合渗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34
语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它的正常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语文学科的素养教育,它还肩负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教育的任务。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进行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方式,让小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小学阶段一定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迅速发展,人们的观念、思维和世界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些年,在小学生中频发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有任性、抑郁、说谎、自私等等状况,更有甚者小小年纪就走了上犯罪道路,所以小学群体中所出现的心理健康的状况,颇让人担忧。
心理健康是个普遍性的问题,是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要面临的问题,只是不同的个体,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有所不同而已。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个重要的课题,更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應该是只局限在预防心理疾病和排除心理障碍上,更要重视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尤其是要贯穿于学校的各个学科的学习当中来;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是只依靠少数的心理教师和心理专家,更要重视全体教职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全员参与。
二、小学语文教学
1.利用学习语文课文的机会。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引入了许多优秀的、古今中外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作为小学生学习的课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课文的讲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小学生认识各种优秀的、有着崇高品质的人才和让人震撼的感人故事。学习热爱祖国、坚强勇敢的人文精神;学习自强不息、永不低头的顽强斗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课文中人物的品质,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2.利用辩论赛的机会。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其中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所开展的辨析讨论课堂,在帮助小学生认识事物、明辨是非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教师根据所掌握的学情,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布置学习和辨析讨论的课题。在课堂上,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达自己的观点,反驳对立面的观点,然后由教师进行评议和总结。
这样的教学方式,即锻炼了小学生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还促进了学生们团结协作的精神,练就了靠集体的力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怎样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进行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怎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1.语文教师应该有人格魅力。教师,是教学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保证整个教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任课教师自身应具备高尚、优秀等品质,通过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进而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吸引更多的学生去好好学习,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寻找健康的心理元素。小学语文教材,是任课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载体。根据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涉及了广泛的内容,既有语文教学中学科素养的要求,还有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深入挖掘小学语文教材,将心理健康教育元素从众多的教育内容中提取出来,在教学活动中有的放矢地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杰《谈谈如何做好语文教学的工作》,《学周刊》2016年第41期。
[2] 韩玛丽《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小学心理素质教学》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