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1-08-30 02:37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共青团 2021年15期
关键词:网民娱乐设备

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8年起,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每年对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开展全国性调查,并向社会公开发布。2020年度的调研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小学、初中、高中及职业学校学生,并首次针对家长的网络观念和教育方式进行调查,总样本量超过3.5万份,其中学生样本29155份,家长样本5965份。

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的主要趋势和特点

未成年网民规模持续增长,触网低龄化趋势更加明显。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到1.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4.9%,比2019年提升1.8个百分点,远高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70.4%)。值得注意的是,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随着数字时代发展,孩子们首次触网的年龄越来越小。

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基本拉平,两类群体网络应用存在差异。城乡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连续两年下降,由2018年的5.4个百分点下降至2019年的3.6个百分点,并在2020年进一步下降至0.3个百分点。在网络应用方面,城镇未成年网民使用搜索引擎、社交网站、新闻、购物等社会属性较强的应用比例均高于农村6个百分点以上,而农村未成年网民使用短视频、动画或漫画等休闲娱乐的比例则高于城镇。

大部分未成年人拥有自己的上网设备,新型智能终端普及迅速。手机是未成年网民的首要上网设备,使用比例达到92.2%。未成年网民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上网设备的比例达到82.9%。其中,拥有手机的超过六成(65.0%),其次为平板电脑(26.0%)。这次调查发现,约四分之一的未成年网民使用智能手表(含电话手表)上网。随着智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相关产业日趋成熟,以及5G网络逐渐铺开,智能手表、智能台灯等新型智能设备在未成年人中普及迅速,拓展了未成年人的上网环境。

网络日益成为未成年人重要学习阵地,新兴网上娱乐社交活动受众递增。数据显示,学习、听音乐、玩游戏、聊天是近几年未成年人中排名靠前的网络活动。未成年网民通过互联网复习、学习课外知识、接受在线教育辅导的比例均持续增长,比2018年提高7个百分点以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互联网成为“停课不停学”的重要保障,93.6%的未成年网民在疫情期间通过网课进行学习。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新兴的娱乐方式,未成年人看短视频的比例从2018年的40.5%增长到了49.3%;粉丝应援活动也达到8.0%,其中主要参与者为初中生。

网络安全环境明显改善,未成年人网络维权意识不断增强。2020年10月,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首次在法律中规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随着法律体系日趋完善与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环境不断改善,认为自己在过去半年内遭遇过网络安全事件的未成年网民比例为27.2%,较2019年下降6.8个百分点。他们自身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加强,知道可以通过互联网对侵害自身的不法行为进行权益维护或举报的达到74.1%。

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部分未成年人存在过度用网现象。超一成未成年网民工作日平均每天上网时长在2小时以上,节假日平均上网时长在5小时以上,近两成认为自己非常依赖或比较依赖互联网。超过三成家长担心孩子的上网时间过长,主要担忧孩子因上网造成视力下降、上网浏览不良信息、沉迷网络、因上网减少了线下活动等。

网络娱乐活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互联网是未成年人重要的休闲娱乐渠道,33.5%的未成年网民疫情期间网上娱乐时间有所增长,62.5%的未成年人网民会经常在网上玩游戏,短视频仅次于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成为未成年网民第三大网络娱乐活动。在缓解压力的同时,网络娱乐对未成年用户可能造成的网络沉迷、不良内容侵蚀、过度消费等负面影响持续存在。

未成年人隐私安全保护环境更加复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音箱、智能台灯、智能机器人等新型智能设备,不断更新迭代的互联网应用,以及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发展,涉及实时定位、智能感应、语音交互等功能,容易带来未成年人数据信息安全、隐私泄露风险。绝大部分未成年人拥有自己的上网设备,也给家长管理和家庭保护增加了难度。

家长网络素养影响对子女上网的有效管理与引导。家庭是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场所,家长对未成年人上网的管理与引导方式直接影响未成年人上网行为和习惯。尽管超九成家长会对孩子的上网时长进行限制,约八成家长会通过与孩子进行约定的方式管理其网上娱乐时间,但有57.5%的家长表示对互联网懂的不多,24.7%认为自己就对互联网存在依赖心理,可能导致其在对子女上网管理与引导方面“简单粗暴”或“有心无力”,对于解决子女网络依赖、沉迷游戏等问题也很难起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有关建议

未成年人是地地道道的“数字原住民”,他们的认知模式和行为特点带有明显的网络化特征。建议在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进程中,采取更有力措施,以高质量的网络生态、网络保护、网络素养教育,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重视新型互联网设备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隐患,对互联网应用中涉及未成年人的内容低俗、广告营销等问题加强监管和查处力度。完善青少年网络防沉迷机制,扩大覆盖面,加强不同企业、应用间的整体协同。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生长规律和行为特点,鼓励企业开发针对未成年人的专属应用。

提升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应用能力。针对城乡未成年网民在互联网使用方面存在的差别,根据各地实际,在农村地区加强对学生上网技能的教育与培训,使互联网真正成为农村未成年人学习和生活的有力帮手,而非单纯的娱乐工具。

引导未成年人理性使用互联网。相关部门应重视网络社区的运营行为,持续加强对网络游戏和直播平台的监管,警惕未成年人在游戏充值、直播打赏和粉丝应援等领域的非理性行为,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自律习惯,正确认识网络,在丰富课余生活、扩大社交范圍的同时实现“理性追星”。

完善在线教育模式。对各地线上教育资源进行汇总,为全国学生搭建统一入口,推动教育资源公平化。针对网课中互动不足的问题,创新线上教学方式,强化学习体验。对利用网课损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不法企业采取“零容忍”态度,依法从严从重处置违法违规网站平台,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网络学习环境。

提升家长网络素养和管理能力。形成“家长对未成年人网络教育至关重要”的共识,引导家长主动承担起教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互联网的责任,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通过社区培训、家长学校等形式,提高家长的互联网使用和管理能力。利用社会力量解决特殊家庭在未成年子女用网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猜你喜欢
网民娱乐设备
调试新设备
“台独联署”被岛内网民嘲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娱乐眼
努力学,尽情玩
娱乐猛回头,让你乐翻天
有感“网民节”
认一认
视听设备行情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