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16时30分的夕阳

2021-08-30 10:37孙鸣悦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摊主馄饨摊位

孙鸣悦

16时,是我读小学时放学的时间。走出校门,未见其物,先闻其香——烧烤、炸串等小孩子向往而大人却如临大敌的食物“招摇过市”。有时,校门外不仅有味,更有声——在偶尔出现的卖小鸡、小鸭等的小贩身旁,总有孩童的欢闹声穿街过巷。但这些于我而言都只存在于同学们的描述之中,因为那时我肩负着劳动委员的“要职”——每天放学后必须留下管理值日生和关好教室门窗,待我走出校门时往往已是“人去摊空”了。

开篇即写小学放学时校门外的“繁华”与“我”因为要管理值日生、关好门窗而与之擦肩而过的“遗憾”,既具有现场感,又为下文写逛地摊及由地摊产生的联想与感悟做好了情感铺垫。

兴许是为了抚慰我那“受伤”的幼小心灵,接我放学的外婆往往会拉着我的手四处转转。我们所住的小区依古运河而建,河上有一座桥,走到桥头时,大约是16时30分,我便和外婆一同走进夕阳里。

最先發现我们的,是围着红布围裙、煎萝卜丝饼的老奶奶。她利索地从油锅里夹起两只饼装进塑料袋递给等候的路人,然后扭头和外婆用方言聊着家常。那时还听不大懂方言的我只好跑开,或是看一旁的大叔伸手摸进一个黑乎乎的、长得像大号油桶的东西里,拿出一块大如脸盘、泛着芝麻香气的酥饼,或是远远望着卖馄饨的阿姨仿佛用什么武林神功一般,飞快地将一沓馄饨皮变成一只只排列整齐的馄饨。

换一个方向看。一位老爷爷铺开红蓝条纹的塑料布,席地而坐。他面前摆着一捆捆系着棉绳的鞋垫与藤编的拖鞋。他盘腿坐着,久久无人光顾,于是就着河对岸马路上车流的轰鸣声闭上了双眼。老爷爷摊位的旁边,是修雨伞的摊位,修伞的大叔默不作声地鼓捣着手里的伞。修雨伞摊位的边上,是一个报摊,卖报的老爷爷穿着军绿色的中山装,蓄着一撮胡须,看上去精神饱满、祥和平静,一如这16时30分的夕阳。

作者对摆地摊的摊主的描写虽然着墨不多,却惟妙惟肖,读之“烟火味”扑面而来。这一方面彰显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另一方面又凸显了作者不俗的文字功底。

不过夕阳下的画面并不总是如此祥和。当某位摊主喊出“城管来了”四个字时,所有摊主都会在一瞬间进入慌乱的状态。他们迅速地将自己的“家当”装上三轮车,然后你推我骑地消失在街道的另一端……

那些记忆,是我夕阳下的童年,更是我童年中的“夕阳”。听外婆说,她已经好几年没有见过卖萝卜丝饼的老奶奶和卖报的老爷爷了。那么其他的摊主呢?他们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我心中掠过无数种猜测,而这些猜测最后都指向同一个方向:人的终结与摊的终结。

纪录片《人生一串》里,一对父子经营着一家烧烤大排档。他们见证了深夜里城市一角的生活——有人成为他们的常客,有人偶尔路过,有人借着他们的大排档倾诉着自己或悲或喜的情绪。我想这就是地摊的意义,它们是流动的生活,随处可见,也随处可去,无意间流过你的身边,然后成了你生活的一部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地摊总是伴随着脏乱差。它们在高楼大厦的夹缝中愈显格格不入,走向消逝似乎是必然结果。但它们又同生活一起生生不息。有人的雨伞坏了,那么便会有一位伞匠出现在街边;谁家的剪刀、菜刀钝了,那么便会有一声嘹亮悠远的“磨剪子咯戗菜刀”的吆喝响起。虽然它们看上去就是那16时30分的夕阳,但我坚信,即使是夕阳,亦能在走向夜晚前爆发出磅礴的力量。

作者把地摊比作夕阳,虽然有对地摊衰落的惋惜、怀念,但更多的是一种期望,期望其能在“走向夜晚前”爆发出力量。文章描写细致自然,情感抒发含蓄委婉,无疑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佳作。

猜你喜欢
摊主馄饨摊位
添零和抹零
水果摊的主人
悲伤的时候,吃一碗热馄饨
20元
一个摊位富了一家人
母亲的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