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埠古镇的前世今生

2021-08-30 09:57:50大力澄
三月三 2021年3期
关键词:柳江砖瓦螺蛳

大力澄

柳江发源于贵州省,在贵州省境内称“都柳江”,经黔东南流入广西境内穿越桂北千山万壑之后至柳城县汇入龙江,流经柳州市、象州县至龙镇三江口段称“柳江”。

柳江河道在柳州市城区呈“U”字形穿城而流,环绕柳州城,使柳州主城区形成一个壶形的半岛,故柳州又称“壶城”。清代柳州名士范赫有诗写道:“柳江西北来,回环若襟带。”十分生动地描写出了柳江在柳州市内飘然而过的姿态。

柳州市政府从2005年开始规划建设以柳州市主城区柳江沿岸景观带为重点的文化旅游工程,即“百里柳江,百里画廊”。窑埠古镇西临柳江,北至文昌大桥,南靠蟠龙山,东邻东堤路,正是“百里柳江”上的重要节点。

据史料记载,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柳州建城之初,柳江东南岸集中了一批以烧窑为业的居民,烧制的砖瓦、石灰等建材在此装上船、筏经柳江航道运输,于是形成埠头,故名“窑埠”。这是柳州最古老的渡口。

窑埠古镇是柳州重要的文化历史名片,柳宗元初到柳州时写下的诗作《柳州峒氓》中“郡城南下接通津”一句,描写了柳州城南连接着四通八达的渡口的繁华景象,这其中的“通津”指的便是窑埠渡口。明万历年间,窑埠码头也称“古津渡口码头”。

明崇祯十年(1637年),徐霞客行至柳江南岸时,向当地村民问路,村民不识字,只记其音,于是徐霞客在日记中记载“北抵姚埠,即东门渡也”。于是窑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人们错认为姚埠,直到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修撰的《马平县志》记载:“由东门外五里至窑埠塘”,这才明确了“窑埠村”之名。

窑埠,成于窑,兴于埠。由于当时烧制业兴盛,运送砖瓦陶器的船舶汇聚这片江岸,逐渐形成了柳州最繁华的聚居点——窑埠街。窑埠居民多以烧砖瓦为业,烧制的砖瓦被运送到柳州各处,成为柳州城市建造的根基。据考证,建造柳州东门古城墙的砖瓦正是出自窑埠。

遥想当年,窑埠村的人们利用此地依山傍水的优势,挖泥,打砖,垒窑,续薪,埠运,源源不断地将砖瓦输运至建筑工地。靠着这一门手艺成就一地繁华。柳州有民谚“水南窑埠,朝穷晚富”,说的是窑埠村村民早上身无分文,日间上山砍柴割荸,下午开窑贩瓦,晚上就可有收入。柳宗元写的诗句“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描绘了人们用荷叶包着粮食,赶着到窑埠参加圩日的景象。这里自古以来成行成市,是柳州历史上重要的商道、官道,是柳州古城的缩影。

20世纪初,窑埠古渡仍然是连接柳江两岸的主要渡口。后来随着历史变迁和现代工业的发展,水运逐渐被其他运输方式取代,窑埠码头也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依托于码头发展的窑埠古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复往日繁华。到了2000年,人们对窑埠的印象,不再是青石板道路上的商旅络绎,而是虽然人气不衰,但逐渐变得残破的古村落。经济发展滞后、居民区房屋破败,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以及城市的形象面貌。

历史需要传承,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歇。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新的窑埠应运而生。2005年柳州市政府规划立项要重塑明清時期风貌的窑埠古镇,项目以“再现窑埠老镇古朴风貌,复兴古埠码头昔日繁荣”为基本思路,力求展现柳州多民族文化共荣共存的地方特色,把城市建设、民族民俗文化展示、旅游等结合起来。进一步彰显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采和魅力。项目于2012年开始建设,2015年古镇基本完成改造,实现了蜕变。

蜕变后焕然一新的窑阜古镇位于柳州市东堤南路,蟠龙山下,是“百里柳江”的一颗璀璨明珠,被称为柳州市的会客厅。古镇的前世千帆隐隐,百车辚辚,古镇的今天建筑鳞次栉比,商铺林立,街上游人如织,见证了柳江两岸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

如今人们再踏上窑埠,看不见窑炉的滚滚浓烟,也看不见舳舻千里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花海、绿道和整齐的商铺。从窑埠渡口拾级而上,远远便看到一棵巨大的榕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树下伫立着一个巨大的船锚雕塑。站在雕塑旁望着滚滚柳江水,遥想古镇码头当年民风淳厚、商贾云集的繁华热闹景象,时空在这一刻仿佛重叠了起来。

窑埠古镇修建于柳州的青山绿水之间,古镇建筑与周边的景色浑然一体。今天的窑埠不仅是一个风景区,它还巧妙地融入了柳州多民族的民风民俗和城市文化。从码头古榕树走进刻着“窑埠古镇”大字的牌坊后,便是螺蛳街。众所周知,螺蛳粉如今远销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是柳州的一张名片。截至2020年底,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突破百亿,成为当之无愧的网红产品,跃升为名副其实的“国民小吃”。今年4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柳州考察时,详细了解螺蛳粉特色产业促进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情况,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要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住质量安全关,推进标准化、品牌化”。

窑埠古镇螺蛳街在充分挖掘柳州螺蛳粉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展示了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和文化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柳州市螺蛳粉文化体验游主题线路的重要一站,是“柳州螺蛳粉+旅游”深度融合的景区。在窑埠古镇螺蛳街上随处可见螺蛳粉主题的装饰、雕塑,以及经营着与各式螺蛳粉相关的美食的商铺。走在街上,红油汤里飘出的笋香和螺香交替碰撞着游人的味蕾神经,酸溜溜、辣丝丝、香喷喷,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对于想了解柳州螺蛳粉文化的外地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去处。

待到入夜时分,古镇的灯一下就亮起来了,灯光就像倾泻到地上的焰火,一片片璀璨夺目,流光溢彩。古镇步行街的夜市也热闹起来了,复古汽车主题的移动小吃车、小商品摊位齐齐亮相。携手而行的有老人,有情侣,也有奔跑嬉戏的孩子,人们有的在挑选民族工艺品,有的在品尝小吃,还有的在河堤上凭栏而望,看着倒映著五彩灯光的柳江水,听着柳江河堤人造瀑布的流水声,置身于闹市,寄情于山水。

古镇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而发展经济才是古镇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游人白天看山水、吃螺蛳粉,晚上夜游柳江、逛夜市,还可以转入酒吧街,觅一处安静之地,小酌一杯。除此之外,窑埠古镇持续通过承办大型音乐、娱乐赛事和活动,培育精品品牌夜市、市集,不断吸引人们到柳州休闲消费。窑埠古镇沿江景观不仅是柳州风景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实现了带动夜经济发展的目标,窑埠古镇将自然历史和民族文化完美融入人居生活之中,以多民族文化共存共荣彰显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开拓了全新文旅商业未来。在第六届艾蒂亚奖角逐中,窑埠古镇从全国130个入围名单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国最佳旅游产业创新奖”。

昔日人声鼎沸的老码头,如今焕然一新迎接四方宾客。没有了运砖瓦的商船,却有了载满游人的现代游轮;没有了“绿荷包饭”,却有了以螺蛳粉为代表的各色美食;没有了赶圩人,却有了从五湖四海慕名而来的游人。窑埠古镇仿佛从一个生机勃勃的青年人,随着时间推移垂垂老矣,一瞬间又好似得了灵丹妙药重获新生,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成为一座集历史、人文和经济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点。我相信,往后她还将站在属于她的灿烂舞台,诉说历史,走向未来。

猜你喜欢
柳江砖瓦螺蛳
螺蛳树
陶瓷砖瓦亮城乡
壹读(2022年12期)2022-03-24 06:47:00
螺蛳粉
柳江水域疍民的历史往事
文史春秋(2019年11期)2020-01-15 00:44:36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上海建材(2020年5期)2020-01-04 20:29:28
故乡一把土
当代音乐(2019年4期)2019-06-11 14:54:47
伊水伊人
当代音乐(2019年5期)2019-06-11 10:14:30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上海建材(2019年5期)2019-02-15 03:04:15
吃完螺蛳粉,我忽然不想死了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32
吃完螺蛳粉,我忽然不想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