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浮士德》:理念构作与观感体验的撕裂

2021-08-30 03:28黄豆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4期
关键词:预演浮士德音乐剧

黄豆

2021上半年,纵观整个中国演出市场,没有一部戏剧会像《摇滚浮士德》一样引发如此多的争议:头两场演出,观众对音乐、灯光、表演都各执一词,评论近乎两极分化。诸多反馈的背后,是《摇滚浮士德》丰满理想与骨感现实之间的差距。作品本身质量不错,但最后呈现出的观感体验却严重影响了观众对着这部戏的评判。这犹如厨师做菜,菜谱、厨师水平都没问题,但材料选取和制作过程稍有变化,也会影响食客对菜品的判断。

《摇滚浮士德》(原剧名:The Devil)根据歌德代表作、取材于德国民间传说的《浮士德》改编。这篇作品歌德断断续续写了60年,凝聚了他人生多个阶段的关注点和思考。原著通过两次打赌来展开情节,用上帝和魔鬼梅菲斯特关于理性的打赌,又引发了浮士德与梅菲斯特的打赌:人性能否永远积极向上?《摇滚浮士德》在蕴意丰富的原著中,针对现代观众的喜好选取了复杂文本的其中一点作为核心:人是否经得起欲望的考验?主要人物也出于舞台呈现上考量,从三人变成了四位:除了魔鬼(剧中称为“X-黑暗”)、约翰·浮士德、浮士德的爱人格雷琴外,编剧把浮士德原本身上的神性移植到了新角色“X-光明”身上,让“X-黑暗”与“X-光明”产生强烈的对比,增强演出的戏剧性。

音乐剧把故事移植到了现代的华尔街,约翰·浮士德以前途无量的股票经纪人的身份出现,甫一开篇就遭遇了一场金融风暴,人生跌入谷底。绝望中的浮士德迎来了“X-黑暗”的到访,他许诺帮助浮士德重获名利,让浮士德迷失在物欲横流里。而“X-光明”则联合格雷琴,竭力阻止浮士德彻底沦陷在黑暗里……《摇滚浮士德》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全剧的唱段基本不承担叙事功能,所有人物的重点就是用歌唱表达抒情、议论和人物心理状态。探讨诱惑与选择,展现人性游走在黑白中的迷茫徘徊,是本剧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摇滚浮士德》和电影《头脑特工队》颇为相似,光明和黑暗两位主角、所有的群演、歌曲、灯光等都是为浮士德的内心境遇具象化而服务的。时而阴森如鬼蜮,时而圣洁如天堂的灯光,加上异域风、唱诗班、安魂曲、摇滚等各类风格的音乐,还有《空中花园谋杀案》般钢筋建筑风的舞美,实验先锋戏的感觉就出来了—韩国原版确实是中型剧场版本。

《摇滚浮士德》在诸多汉化的韩国音乐剧中独树一帜,一扫我脑海中认为韩国音乐剧剧情俗套、固定且无聊,音乐也是偏工业化中规中矩的流行的刻板印象。中文版制作显然不准备全盘照搬韩国版本,从剧组选择任用执导过音乐剧《蝶》《金沙》、话剧《战马》《裁·缝》,在话剧音乐剧、大小剧场中穿梭且游刃有余的导演王婷婷作为导演便可得知。从导演采访中可以看到,团队在原剧“摇滚演唱会气质音乐剧”的风格上,根据大剧场做了调整,增加了不少舞蹈,舞美构成和视觉呈现方式也采用了全新样式—总而言之,更大型演唱会、更意识流。

然而,包含艺术和商业属性的音乐剧注定要求剧组在尽情创作之外,需考虑到票房和口碑—也就是观众的感受。《摇滚浮士德》在制作和演出的过程中,暴露了不少汉化音乐剧同样存在的问题:1.汉化音乐剧是否事先做好了全方位的落地评估?不少汉化音乐剧会因为题材原因水土不服,在中国的演出遇冷。《摇滚浮士德》相反,可以说本剧是获取到了《莫扎特!》《摇滚莫扎特》的红利,德国思辨式题材外加摇滚音乐剧的形式,让《摇滚浮士德》赢得了诸多期待的目光,未演先火。但《摇滚浮士德》在演出期间最大问题是,歌曲对中国演员来说难度极大,以至于最后呈现的效果是,观众认为“歌很难听”。这也许不是歌曲的错,作曲家原先是根据韩国音乐剧演员能力来制作。如韩国音乐剧演员杨准模所言,每个国家的Theater Voice是不同的,韩文的发音位置比较高。另外,韩国对声乐的研究、在美声歌剧领域也遥遥领先。韩国音乐剧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培养出来的演员大都实力不俗。我国音乐剧行业尚未成熟,对演员声乐要求极高的《摇滚浮士德》此时制作中文版,也许确实不是最好的时机。同时,汉化音乐剧也绝不是中国音乐剧的长远之计,未来最适合中国演员、能在中国演出经久不衰的必是有中国特色的原创音乐剧。从目前一系列的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来看,现在的新生代音乐剧创作者们,已在逐渐掌握原创音乐剧的独特叙事语言。

2.是否有必要把中小剧场的戏改成大剧场?这是近两年来许多观众迫切想要知道的答案。出于各地巡演场地、档期、成本、票房等多方考量,有越来越多的戏剧从中小剧场走向了大剧场,包括音乐剧《近乎正常》《空中花园谋杀案》,话剧《枕头人》等。和《摇滚浮士德》一样,小剧场多为先锋实验性强、可以和观众近距离互动沟通、特别能用细节和情感打动人的剧作,像彼得·布鲁克说的那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在最小的舞台凝视人的心灵生活”。即便是增多群演、多媒体,做成一个大型摇滚演唱会,大剧场版的《摇滚浮士德》也注定会减少演员传达给观众的有效信息,影响观众最后的观感和评判。这样灵魂式嘶吼、掙扎,情绪大起大落的音乐剧,在小剧场,才能更具震撼效果。

3.是否应该预留更多时间排练和预演?《摇滚浮士德》之所以在第二场演出结束后实现了口碑的惊天大逆转,完全是因为首场演出无字幕观众听不清、灯光太亮观众无法适应、演员之间没有磨合好等问题。剧组用来技术合成和彩排的时间太少。而字幕和灯光问题,又暴露了剧组没有充分考虑观众的现场体验。这些问题,全都能通过预演机制去规避。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以来,预演已是百老汇、西区等诸多演出音乐剧、话剧剧院的常态。预演可以测试观众的反应、进行替补、测试视觉效果、剧本、歌曲、走位、编舞,也方便团队做技术调整。但在国内,除了长期驻场的如《美女与野兽》中文版,采用预演机制的剧组寥寥无几。预演应该是剧组对剧本有信心及对观众负责任的体现。有实力的剧组不妨像1968年西区第一个举行预演的《The Real Inspector Hound》一样,先预演两场试试,让预演成为未来中国音乐剧的常态。

4.宣传是否应该提前告知观众一些注意事项?制作一部音乐剧属于创意行业,但宣传营销甚至演出一部音乐剧则是服务行业,需要考虑到诸多细节。正是这些细节,会影响观众的最后打分。就像涉及到暴力、惊悚场面的电影会做观前提醒一样,《摇滚浮士德》演出前其实也应该对观众提前做出一些不涉及剧情但事关观众观感体验的重要提示,如:灯光可能会有些刺眼;本剧更像一场大型摇滚演唱会(剧情不是本剧呈现的重点,不要期望太高)。事实上这也是国内整个演出行业都比较忽视的一个环节。很多时候剧场在设计时就没有完全考虑到演出的实际情况,导致声音回传太慢、楼上座位视野频频受遮挡、货物运输无法直达演职人员入口……很少有剧场会像赖声川设计上剧场一样,会坐到剧场的每个座位亲自测评观众观看的视角会不会被遮挡。设身处地多为观众着想,有时候只需要一句善意的“冷气足,请注意保暖,剧场提供毯子”就能让观众的演出体验完全不一样。

5.是否拥有人气演员就能保持票房佳绩?都在说“内卷”,那么音乐剧圈的内卷,大概就是争抢热门演员,尤其是在大型综艺、影视节目中出现的自带流量的演员了。目前看来马太效应已略有雏形:红的越红,闲的越闲。新生代演员,还在缓慢爬坡中。可以理解制作公司出于票房和巡演的考量优先选择热门或者流量演员,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常理来说,应该是“剧捧人”,而不是“人捧剧”。如果一味追逐热度,而不是从声音、形象和角色匹配度等各方面综合考量择取演员的话,是无法实现音乐剧剧本的最大效果化的。从其他国家的经验看,音乐剧是非常成熟的工业化产物,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各个环节都需要完整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良性循环。重演员而轻幕后,其实又是走了几年前影视公司们的歪路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摇滚浮士德》瑕不掩瑜,不少瑕疵可以通过时间来逐步减小。而正是这一部有强烈的自己风格、优缺点异常明显的音乐剧,让我们有机会集中去探讨汉化音乐剧,乃至目前中国市场上所有音乐剧都存在的一些不足。其实核心还是在音乐剧艺术性和商业性的两个属性上:创作可以天马行空随心所欲,但执行就要多方考量且关注用户体验。有些音乐剧失败常常是因为跑到反方向去的缘故:题材剧本媚俗,对观众却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本末倒置了。

猜你喜欢
预演浮士德音乐剧
李斯特,音乐界的浮士德
《来自远方》电影版9月上线Apple TV+
2020CES“预演”未来电子消费趋势
East Side Story
谁来扮演“花木兰”
论浮士德博士的性格缺陷与相对应的五宗罪
让孩子在“预演”中自我觉醒
看音乐剧
2015上半年中国音乐剧演出情况
浮士德魅惑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