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枫
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1886年)。
李斯特一生共谱写两首交响曲,都是从文学著作得来的灵感。这两首交响曲,与他的人生联系也非常紧密,特别是浮士德这个人物,在很多方面都与李斯特极其相似。我们介绍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曲》,就要说到他兼有的“浮士德”和“梅菲斯特”特性。李斯特灿烂的演奏家生涯与复杂的恋爱故事,构成一个多元的人格,让他生前就有“魔鬼”之称。
1830年,李斯特通过柏辽兹介绍,阅读了歌德的诗剧《浮士德》法文版,他和柏辽兹一样,被这部伟大的作品深深吸引,并被激发起音乐创作的欲望。他起先是想写一部歌剧,后来又谱写《梅菲斯特圆舞曲》两首及歌曲《图勒国王之歌》等。真正激发李斯特创作激情的是柏辽兹的“音乐传奇”《浮士德的天谴》在魏玛的公演,他决定另辟蹊径,谱写一部关于浮士德的交响曲。
在强大的创作灵感推动下,李斯特仅用两个月就完成了这部篇幅巨大的交响曲,并把首演日定在1857年9月5日——魏玛剧院广场的歌德和席勒并肩立像落成典礼举办日。首演当日,李斯特为交响曲加上《浮士德》第二部最后的“神秘合唱”作为尾声。
《浮士德交响曲》有一个副标题——三幅音乐肖像,全曲分3个乐章:第一乐章“浮士德”,第二乐章“葛丽馨”和第三乐章“梅菲斯特”。
第一乐章“浮士德”是一个带引子的快板乐章。李斯特设计了5个主题展现浮士德的个性特点,对应原著中浮士德人生经历的5个维度:知识、爱情、政治生活、艺术和事业。
第一主题呈现之前有一个引子,由大提琴和中提琴从低音区缓缓奏出,好像浮士德这位中世纪悲剧人物从历史深处向我们走来。随着双簧管、小提琴、单簧管和大管依次加入,带有神秘而阴郁色彩的主题开始完整地呈现出来,一个深居书斋思考世间万物奥秘的老学究形象也随之一点点浮现。
经过一番挣扎之后,徐徐上升的小提琴声部旋律,迎来由双簧管奏出的、有点凄厉呼喊的第二主题雏形,在飘忽的音调中表现浮士德爱的激情与孤独感。木管乐器明亮而滑动的音型与大提琴、低音提琴在低音区展开呼应,慢慢形成由整个乐队奏出的完整主题。
随着定音鼓强烈的滚奏震响,大管的沉吟最后闪现出浮士德忧郁的身影,但是马上被急驰而来的第三主题群淹没。小提琴快速地飞动,唤醒了郁闷无望的浮士德。他在沸腾的乐队音响中昂首站起,雄心勃勃地要向世界挑战。音乐以一泻千里之势,显示浮士德强烈的斗争精神,雄壮有力,气宇轩昂。这个主题在此后音乐的展开中多次出现。它的蓬勃生机,形象地表达出浮士德对爱情、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第四主题的出现也非常震撼。管弦乐队强有力的和弦,引出弦乐更加不安的颤音和铜管乐粗暴的撞击,仿佛浮士德已经振奋起来的精神,又变成怀疑一切,又开始自怨自艾,在向前的途中,他又处于犹豫彷徨的状态。好在还有艺术,还有梦想,浮士德茫然前行。叮咚的流水在他耳边响起,明亮的月光下,夜静如水,浮士德步入梦幻仙境。
突然,如号角召唤一般,轻轻奏出的铜管乐把梦幻中的浮士德唤醒。美的梦境,爱的仙女,慢慢烟消云散。对事业的追求,严酷斗争的现实,使浮士德重新振作起来。管弦乐队一齐奏响进军号角。仍然是飞驰的弦乐,在浮士德心中激起层层波澜。浮士德悲壮英武地高歌:“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这就是第五主题,最终浮士德性格中热情的进取精神占了上风。
第二乐章“葛丽馨”是一个“爱情乐章”,美得令人心醉、心伤、心碎。李斯特选取葛丽馨性格中最美好、纯真的维度,重点表现了葛丽馨与浮士德甜蜜销魂的爱情场面。
乐章在长笛和单簧管构成的引子中拉开帷幕。这段引子像水彩画一样,清新宁静,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入世外桃源,其实就是葛丽馨纯洁无邪、天真质朴的心灵。甜美的双簧管吟唱出一支优美委婉的旋律,为这支优美旋律伴奏的只有一把中提琴流動的十六分音符,它虽然孤零零的,却为这段音乐编织着单纯而美丽的花纹作为装饰,心中激荡不安的浮士德不由地惊叹道:“天哪,我看到了什么啊!你这样漂亮,真是一位天使!”
《浮士德》插画中的梅菲斯特(右)。
第二主题有一种女孩子特有的娇羞与俏皮,李斯特在乐谱上作了“充满爱情的甜美”的标注。
第三乐章“梅菲斯特”中魔鬼梅菲斯特的行为,实际是在描绘“另一个”浮士德。弦乐器在低音部快速擦弦与拨奏,卷起阵阵阴风,木管乐器尖锐犀利的呼啸,乐队以戏谑的手法描绘梅菲斯特怪诞的音乐形象,以否定一切的狂虐气焰扭曲了浮士德主题,使它变得凌乱怪异。
突然,弦乐的震音遮盖了梅菲斯特的狂乱。飘浮的彩云送来了葛丽馨美丽的情歌。随着弦乐组温和柔美地奏出葛丽馨的主题,音乐暂时舒缓下来。不久,梅菲斯特又刮起了旋风,让音乐再次陷于混乱。浮士德其他几个主题此时也都改变面貌,纷纷登场,最高潮的时候,乐队一个强有力收束,片刻的休止……寂静。
天外传来钟声——长号庄严地吹奏新的主题,管风琴的持续音和弦乐的震音。在同一音上起落的、宽广的旋律,具有肃穆的宗教气氛。这就是“神秘合唱”。男声合唱队缓缓吟唱出歌德《浮士德》第二部结尾的那段诗句:
世间无常事,
无非一譬喻;
…………
不可描摹者,
已在此完成;
永恒的女性,
引导我们上升。
在男声合唱衬托下,独唱男高音唱出葛丽馨主题,音乐最后以浮士德的第二主题为基调,从低声部逐渐向上攀升高涨,直到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