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深处,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效率。在阅读中要结合知人论世的思想厘清人物关系,结合故事情节学习布局技巧,探究其中的诗词作品,感悟审美价值,在探究作品主题的基础上提升思维能力。
一、厘清人物关系,尝试知人论世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所以厘清人物关系是提高阅读效率的第一步。我引导学生先通过绘制图表的方式厘清人物间的关系,标注出主要人物,接着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上继续添加人物,然后让学生自主制作红楼人物卡,进一步熟悉红楼人物。
另外,我还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式分析《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向学生推荐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资料,使学生认识到当时绝大多数人都受到了封建伦理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影响,红楼人物也不例外。譬如,林黛玉和贾宝玉偷看《西厢记》,这是违背封建伦理道德的事情,反映了宝黛两人身上具有反抗封建社会制度的意识。薛宝钗则不同,她在得知这件事情后规劝林黛玉读一些正经的书,还劝贾宝玉考取功名,这说明薛宝钗是符合封建标准的人。掌握了这些知识,学生就能明白贾府为何希望贾宝玉和薛宝钗成亲,而没有选择林黛玉。此外,我再引导学生分析对比其他人物形象,结合特定的时代了解他们的异同点,并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如此,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效果会有所提升。
二、梳理故事情节,学习布局技巧
在研读《红楼梦》的过程中要梳理好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并学习相关的布局技巧,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更好。我引导学生关注每一章回的标题名称,并写出情节梗概和主要人物,有助于他们梳理关键人物和核心情节,整体了解作品内容。
在梳理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尝试探究作品的布局技巧。学生发现小说的叙事视角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发生细微变化。如第一回的内容是以甄士隐的视角来写的,第二回却从贾雨村和冷子兴的视角来写,第三回出现林黛玉之后,又以林黛玉的视角来写。学生发现这种视角是随着人物的变化而变化的,具有一定的引导性。我同时抛出问题:如此布局能否给人不同的阅读感受?学生认为这样的结构能让人觉得自己像是在探秘一般,越读越有味道,如此饶有兴致的阅读,可使学生对贾府的了解更加深刻。最后,我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布局具有怎样的优点和缺点,在自主创作小说的时候自己要如何有效选择,才能让文章的结构变得更合理。这样,有利于学生丰富认识,提升写作能力。
三、研读名著诗词,感悟审美价值
《红楼梦》中有不少古典诗词,我引导学生开展专题读写活动,让他们以红楼诗词为切入点,提升审美感悟能力。我引导学生先列出表格,写出各种不同的诗词作者是谁,在何种情境下创作,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能否分析出不同作者的创作风格。这样,学生能够找到探究主题,提升赏读能力。
譬如读到第七十回《柳絮词》时,我引导学生自主赏析。首先寻找《红楼梦》中描写柳絮有关内容的诗词,并说说它们的作者是谁,表现了怎样的情感,然后分析《红楼梦》中有哪些人物具有柳絮的特點,并说说理由。此外,我还组织学生拓展延伸,搜索古代名家以“柳絮”为主题创作的诗词作品,并分析《柳絮词》和其他名家的作品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不同。学生认识到曹雪芹写《柳絮词》是为了表达作品中人物内心的情感,而不是作者本人对柳絮的看法,如此,学生的赏析审美能力可谓“更上一层楼”。
四、探究作品主题,强化思维能力
《红楼梦》意蕴深刻,所以探究作品的主题也是整本书阅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引导学生从“女性形象”这个独特的切入点入手展开分析,尝试探究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继而提升思维能力。
我引导学生探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厘清其结局,并分析造成此结局的原因。然后指导学生围绕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人物填写表格,全面了解她们的命运。如林黛玉追求与贾宝玉的自由恋爱,但是遭到了封建家庭的反对,最终导致了悲剧。在学生填完并梳理了表格后,我引导他们探究林黛玉们的共性,发现她们都有着共同的悲剧命运。此后提出问题:“小说中有不少地方都暗示着人物的悲剧命运,很多人物都是封建家庭婚姻的牺牲者,那么作者为何要倾尽自己的心血来描写女性的血和泪呢?”促使学生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有的学生认为作者的目的是展现特定社会中人们普遍具有的悲剧命运,实际上作品的主题是批判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迫,而女性则是处在社会底层、遭受最大压迫的人,所以作者特别关怀她们,自然倾尽心血来描写。
此外,我还引导学生自主寻找其他切入点,如社会背景、悲剧命运等,学生可以自己探究,并撰写论文,阐述自己的探究所得,体现阅读收获。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在广泛交流中掌握读书方法,提升文学素养。
责任编辑 黄铭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