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情感教育渗透在初中语文中的基本技巧

2021-08-30 20:17赵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感情中学生初中语文

赵琳

摘 要:初中教育时期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众情感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尽量努力地结合所学的教育知识,在对语文的学习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而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渗透亦是素质教育的有机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情感教育在我国初中生活各个阶段渗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在初中阶段更好地渗透情感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感渗透 语文教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43

一、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教育主要是指在现实教育中,基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专业知识,在教育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这样的教育活动对教育体制的改革起着重要的作用。情感教育的渗透是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将自己对课文的情感理解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以统一,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因为语文本身就是一种情感丰富的物质,有很强的艺术性。学生关心课文中所包含的丰富感情,让人感受到感情教育的实际作用。用这个方法进行语文教育,对学生理解知识、学习语文知识均有积极作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有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热情,从而形成情感共识。教师队伍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驱动因素,是推进课堂教学的重要引路人。

二、加强语文情感教学的重要性

中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要求是在意境教育中令人满意的。感情教育和中学生的人格、心理和社会发展的变化有机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挖掘了教材中包含的各种感情影响因素。初中生的思想和情操得到了启发和陶冶,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身心和精神发展的需要也得到了满足。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中学生的思维运用和表现技术,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品德。引导和帮助初中生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情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兴趣。

三、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方法

1.实施情感熏陶,寓情于礼

所谓寓情于礼,就是利用作品的意境感染学生,启发学生。教师们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审美的评价观和审美的态度。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帮助在情绪和意识方面之间产生共鸣,可以达到更好地教育效果。在实践教育中,要正确掌握一些关键词,认真斟酌,反复推敲,理解文章的具体含义。因此,例如关于紫藤瀑布的文章,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充分表现自然植物之美的方法。作者使用拟人化的手段来表现自己的喜悦和感情。为何作家一旦面对动植物,就会产生这么多的感情,他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怎样的感悟呢?作者其实借助了一些情感,利用这些真正的东西,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借用了一种东西,用了抒情的手段。通过连接作者的人生和时代背景,学生们也能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命运。

2.以情育情,开展情感教育

情绪具有一种可以被人们感染或者说是有着一种可以直接传递给他人的,这样才能使得他人体验到同样的情绪。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思维技能、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他们融入积极的情感,利用正确的言语方式来向学生传达情感,注意暂时的停顿、语速、语调以及使用的语言等等,这样既可以有效地体现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引起学生注意到自己的肢体姿态、手势、眼神和脸部等等,这样既可以更加形象地表达一些概念和实际现象。运用气势磅磺和具有情感激烈的诠释语言,可以很好地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进而运用这些优秀语句为学生提供了美好的视觉享受,进而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精神魅力。

情感教育在语文知识和认知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只有讓学生真正感受到血肉知识的内容,才能真正把这些东西融入自己的思想和精神世界。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意境教育的特点和优点,吸收学生在语言作品中的好内涵,净化学生的思想和灵魂,充分调动学生对国语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 沈小莉《渗透情感教育,让初中语文课堂绽放光芒》,《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年第1期。

[2] 孟彦龙《论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中学语文》2020年第33期。

猜你喜欢
感情中学生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