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承

2021-08-30 20:17汪素兰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古诗词内涵

汪素兰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应重视引导学生传承、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教师非常注重结合文中内容、文中知识和经典文章渗透传统文化,由此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中主动学习传统文化,以此推动学生增强文化底蕴。

关键词:小学 语文 传统文化教育 传承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32

学生对传统文化不了解,难以引导学生深刻认知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对传统文化教育提高重视程度,注重立足于课文内容、经典文章讲解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听课中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和认知水平有所提高,体现出教师引导学生传承、学习传统文化十分重要。

一、结合课文内容渗透传统文化

课文内容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渗透传统文化,从而在讲解文中内容时,教师详细分析知识中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学习中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以此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文化内涵、特色文化和文化的魅力,在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学生更容易理解传统文化,如此一来,学生快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这不仅促使学生积累很多传统文化,还在教师引导下帮助学生奠定自己的文化基础。例如,讲解《草船借箭》一课時,教师告诉学生文中内容选自名著《三国演义》,这本书中蕴含很多故事情节和文化知识,因此,要想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应深入分析文中故事的内涵,深度分析文中的传统文化,以此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文化水平。

二、将古诗词与传统文化整合起来

教材中有很多古诗词,诗词语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引导学生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应将古诗词与传统文化整合起来,从而在讲解《游子吟》时,教师详细讲解诗句中蕴含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且结合诗词内容延伸孝道的内涵,由此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对孝有更透彻的理解,使得学生掌握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学生不仅提高学习传统文化的效率,还结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有效增强学生对文化的感知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表明教师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将古诗词与传统文化融合起来,有利于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传统文化教育中讲解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为了提升教育效果,结合文化知识点讲解一些道理和文化内涵,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懂得很多道理,并且学生从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学到正确的“三观”、高尚的品格和非常多的文化知识。例如,教师引导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书籍,学生在诵读过后,教师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详细讲解书中的传统文化和道理、知识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不仅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还在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程度。

四、结合文中知识讲解传统文化

语文课文中蕴含着传统文化,因此,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可以结合文中的知识讲解传统文化,讲解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文中内容所包含的文化知识,使学生在举手表述中积极说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特色的文化,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例如,讲解《颐和园》时,教师告诉学生,颐和园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并且颐和园包含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精华,以此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积极积累文中的传统文化,使学生积累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实现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能够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调动学生从知识中提取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在不断学习中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使得学生更加积极感受文化魅力、学习文化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讲解知识,还应结合语文知识、文学著作、课文内容讲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和内涵,使学生在学习中明白继承传统文化时,应做到积极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以此学生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学到很多为人处世之道、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尚的品质和非常多的文化知识,从而促使学生提高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孟丹《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承》,《科学咨询》2018年第20期。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古诗词内涵
踏青古诗词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挖掘习题的内涵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