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开展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及途径

2021-08-30 02:21赵丹丹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中华民族语文课堂

赵丹丹

摘 要:传统经典是我国五千年来先哲智慧的沉淀与积累,更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根基。它不仅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更是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思想精华。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开展传统经典诵读,无论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与传承,还是对于学生身心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阐述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开展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以及开展途径。

关键词:中学语文 传统经典 诵读 价值 途径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12

一、中学语文开展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

1.学习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经典文学全是在岁月的打磨之中沉淀下来的,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传统经典文学名著内容丰富,几乎在生活中的各方各面都能够将其呈现。而学生们在中学语文课堂的学习中诵读传统经典,就仿佛与历史长河中的圣贤直接对话,不仅能够在传统经典的诵读中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并且能够拓展其视野和心胸。让学生能够在诵读中体会传统经典的魅力,同时也是学生一个内化的过程,在春风化雨般地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2.精神方面:提升学生精神境界

传统经典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古代圣贤丰富精神文明的结晶。在这些传统经典中承载着圣贤的伟大人格信念、价值观念以及道德品质。学生在传统经典的诵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先贤的人格魅力,从而达到涤荡学生心灵、陶冶情操,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念、人格理想。

3.文化方面: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坚持文化自信。在中学语文课堂上进行诵读传统经典,让新一代的青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只有这样传统经典才能够长久不衰,从而传统经典才能在青年学生的诵读中一代又一代地弘扬并传承下去。

二、中学语文开展传统经典诵读的途径

1.养成经典诵读习惯

传统经典诵读是在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传统经典诵读更加侧重于学生精神层面的教育,引领学生走向更加强大的内心;提升学生对文字的领会、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责任等,是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教学的前、后十分钟进行传统经典诵读,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进行简单的讲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其相关视频,之后帮助学生理解经典,使其能够从中感受到作为青年一代自己肩负的时代使命。

2.布置开放式任务

现今的中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巨大压力,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人能够主动去诵读传统经典。因此,需要中学语文教师以布置“任务”的形式,帮助学生展开传统经典诵读。但是,在教师布置任务的时候应该具有开放性。例如,每天放学后让学生积累一篇自己喜欢的传统经典,而不是让学生固定的某一篇。教师强迫学生诵读自己并不感兴趣的经典,这样反而增加了学生对于传统经典诵读的畏难心理。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推进学生传统经典诵读的过程中要兼顧学生想法,在布置任务时尽可能地选择开放式作业,把部分的决定权交还学生。

3.定期展开诵读经典集体活动

传统经典诵读不仅仅需要学生的努力,学校更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传统经典诵读的集体活动。可以是根据某一经典著作展开的辩论赛,可以是阅读传统经典后的读书分享会,也可以是和阅读传统经典相关的演讲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传统经典诵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掀起诵读经典的浪潮,从而推动校园传统经典诵读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传统经典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记忆与精神文明,承载着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与民族信仰。故而,在中学语文课堂中进行传统经典的诵读,对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发展以及传承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陈春霖、李京南《高中语文通过经典诵读活动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及途径初探》,《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年第32期。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中华民族语文课堂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