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诚 王春林
当前,借助互联网软件开展班务管理以及家校沟通已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手段。但是,频繁的信息轰炸让家长和教师都叫苦不迭,从而引发出了许多不必要的家校矛盾。特別是由于农村学校的部分家长对家校共育理解不到位,软件操作不熟练,使得家校共育工作更加难以开展。因此,结合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农村学校如何开展家校共育已经成为现代化农村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因地制宜,主动适应家长习惯
辅助教学的应用软件不但数量繁多,且各有特点。我校地处秦岭边远山区,孩子们多数来自周边农村,且大部分由留守在家的爷爷奶奶照顾。他们常常反映软件复杂难懂,操作不便。特别是额外安装软件,家长们还要分神关注,无疑增加了家长的负担。但是,得益于我校“教育扶贫”“三秦教师大家访”等活动的扎实开展,教师和家长相处得和谐融洽,使得家校共育这项工作得到了家长们的普遍支持。
经过学校的调查和了解,家长都在使用微信,而且随着微信的普及,许多辅助教学的微信小程序也纷纷上线。如果我们能让家长明白:一方面,班级群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线上讲座,为破解家庭教育难点提供一些小技巧,那么,家校沟通自然就会顺利许多。所以,我们要有效利用班级微信群+小程序开展家校共育、班级管理。这样既打破了时间、距离的限制,也能使家长在家校沟通中进一步了解教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最终达到“家校携手,共同育人”的目标。
问题:在建群时,我们调查并汇总了家长的顾虑:1.群消息庞大,内容繁杂,容易错过重要消息。2.平时还要分神关注群消息,比较麻烦。
措施:鉴于此,学校专门组织班主任老师、学生家长代表共同制定班级微信群管理公约。1.班级群里不能发广告等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东西。2.重要消息采用微信小程序“班小二”中的通知功能推送给家长,以便家长查看。同时,班主任在后台也可以清楚了解到哪些家长没有查看,以便逐一通知。3.给教师和家长更多的空余时间。不着急的事情,集中在每天放学后的固定时间统一沟通;学生个人问题一律通过电话、微信私聊班主任,不在群里发言,以便保护学生隐私。4.认真落实“减负”要求,让责任归位,分工明确。在家庭教育环节,教师负责扮演好“顾问”的角色。
效果:公约的制定,消除了家长的顾虑,家长代表要带头遵守。班主任在群里推送家庭教育小提示、学校各类活动动态等,这样能引起家长的关注,进而促进家校间的互动。
二、自主管理,调动孩子的参与意识
疫情期间,班主任每天都要收集学生的健康信息。开始,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联系较为通畅,信息也能及时上报。但是时间久了,家长难免会由于各种原因减少对这件事的关注,回复率也大大降低。这样一来,就会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困扰。
问题一:如何及时完成健康监测的信息收集工作?
措施:将学生按照家庭聚集情况进行分组,每组指定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联络员,负责督促本组学生及时上报健康监测信息。
效果:学生联络员上线之后,各自都十分重视这次锻炼的机会,尽心尽责督促成员按时上报,并且纷纷化身疫情防护知识宣传员,主动科普“七步洗手法”“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家长们也特别支持孩子的工作。这样做,既引导孩子为疫情防控做出贡献,又培养了其班级管理能力和集体主义意识。
问题二:能否将微信引入到日常的班务管理中?
措施:首先,将每天的班务记录、班级荣耀榜用小程序“班小二”推送到群里,分享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以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各项事务的积极性。其次,与个别学生、家长开展“一对一”网络家访,寻找学生亮点,解决个性问题。最后,组织家长在群里分享教育心得。这样既为其他家长充了电,又满足了家长被认可的心态。
效果:家长如实了解班级内发生的事情,促进了班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孩子们也有了学习的榜样,表现得更加积极上进了。
三、携手同行,家校协作育人
家长与教师应当共同承担起维护平台秩序的责任。一方面,家长要自觉遵守班级微信群管理公约,不发与教育无关的消息,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另一方面,教师则要注意:1.不要事无巨细@所有人。试问,频繁的打扰家长的日常生活、工作怎能不让人反感?怎能不引发教师与家长的矛盾?2.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孩子各方面的成长,如雨雪天要提醒家长为孩子增添衣物,假期要关注学生在家的情况,同时还要将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学生和家长都知道我们对孩子的重视。3.准确定位,划清家长和教师职责,既不当“甩手掌柜”,也不当全职保姆。
在教育观念方面,农村家长对家校共育不理解、不配合。因此,班主任一方面要抱着“山不向我走来,我便向山走去”的心态,尊重、理解家长,主动做家庭教育的“顾问”,帮助家长了解家庭育人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尽职尽责,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把辅导、批改作业的责任都压在家长身上。
问题一:农村学校个别家长认为:“我把娃送到学校,就是叫老师管的,有啥事情都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于是当起了“甩手掌柜”,在班级微信群经常“潜水”,对教师推送的家庭教育文章、短视频不上心,不关注。
措施:1.集体层次支持——学校专门开设美篇线上家长课堂专栏,将家庭教育故事、先进育人经验、励志故事等家庭教育文章,定期在微信群中发送。时常与家长在群里针对专栏内容开展评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以事例研讨为手段,逐渐唤醒家长的责任心。如为了提供家长需要的育人知识,学校利用“问卷星”收集家长希望获得的具体指导内容。了解了家长需求后,设计家庭教育内容,并制作成短视频推送给家长。2.个案层次支持——家长可以通过微信语音、视频向教师提出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教师要进行一对一帮扶,协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难。
效果:家长们逐渐意识到教育孩子不仅是教师的责任,自己也逐渐适应了家庭教育中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的角色。
问题二:家长主动陪孩子做作业,可是不配合的“神兽”却把家長折腾得够呛。看到别的孩子字迹端正,而自己的孩子错误很多,不可避免的又是一场家庭混战。家长们微信私聊教师寻求帮助,对此,班主任就需要马上开展“熄火”行动。
措施:划清家校共育的边线,理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任务分工。教师与家长各负其责,既不失位,也不缺位。我们学校还专门组织家长召开线上家长会,针对作业问题,主要明确了以下几点:1.在完成作业方面,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孩子认真书写,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则要完成批阅作业的任务,坚绝杜绝家长代劳。2.在监督学习方面,家长应该对孩子的学习进展予以关注,并适当地让孩子展示所学到的知识和内容。3.在养成教育的习惯方面,家长要通过交流谈话、分析具体事例、讲英雄故事等形式,唤醒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培养其勤学善思的良好作风,成为孩子心目中举止文明、积极上进的好榜样。
效果:家长会的召开,帮助家长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并且使家长将教育孩子的重心放在了习惯养成、思想教育等方面,使得孩子们逐渐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
四、加强学法指导,重视线上学习
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课后还需要进行巩固和预习。家长们负责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则应该主动设计有效合理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学习指导。
措施:疫情后,我们通过运用“停课不停学”的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了翻转课堂的“家校翻”模式,帮助学生开展学习活动。1.预习:利用小程序向群里推送预习单,指导学生先自学,再通过“问卷星”将存在的困惑汇总收集,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教学。2.辅导:通过录制讲解视频,将静态PPT用短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再通过绘制解题思路、圈出已知条件,帮助学生理解。3.答疑:借助微信群聊功能开展讨论,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此同时,将提问环节穿插到每一个阶段,学生通过在微信上输入文字或语音与教师进行互动。
效果:学生逐渐习惯了线上学习的模式。利用微信群自学,既解决了农村家长不善于辅导的难题,又扩展了教师指导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得教学效果进一步增强。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5G网络的兴起,全民进入网络时代,家校共育也由此逐渐形成了新的局面。对此,我们只有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开辟家校共育新举措,在互动交流的基础上达成教育共识,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深度有机融合,多方合力,才能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作者单位 西安市蓝田县辋川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