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

2021-08-30 15:06许洁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古诗词核心

许洁

摘 要: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古诗词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仅要求教师从核心素养角度进行教学设计,还要求教师涵养学生的诗心,滋润学生的诗情,让学生真正爱上古诗词,在诗意地栖居。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古诗词 教学策略 教师涵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54

一、借助古诗词教学培育学生的语言能力

古诗词的语言简洁精练、含蓄隽永、抑扬顿挫,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的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使学生在体会古人的襟怀抱负的同时,直观地感受汉语言文字运用之妙,进而发展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二、借助古诗词教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古人在创作诗歌时往往会将自己体会到的情感以及感悟到的哲理写入其中,因此,许多诗歌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具有思辨色彩。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诗词的思想内涵,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借助古诗词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1.解读诗人,掌握古诗词创作背景及作者经历

诗歌作为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诗人情感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文体,更容易受到诗人所处时代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应鼓励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经历,以此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隐藏在诗词中的深层情感及作者情怀,从而教会学生领悟古诗词的文学价值,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掌握方法,欣赏古诗词的画面美

学生只有掌握了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才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美,从中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进而达到培育自身核心素养的目的。

3.品味情感,体会古诗词的思想美

古人在创作诗词时往往会采用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的手法,这使得古诗词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作者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古诗词的情感主要是凭借精妙的语言及浑然的意境呈现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挖掘蕴含在古诗词中的情感,可以从词语、意境入手,更为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思想美。

四、借助古诗词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1.挖掘传统文化,引导文化传承

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应有意识地挖掘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生出爱惜之心,生出作为中华儿女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心,生出让珍贵的传统文化再次焕发绚丽光彩的进取心。

2.借助探究活动,提高理解能力

文化理解能力是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赏析言简意赅、意蕴丰富的古诗词作品,让学生在品读过程中提升文化理解能力。

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让他们通过参与自主探究活动提升文化理解能力。如就“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句,让学生思考作者在面对“春月”“秋花”这样的美好景致时,为什么会迫切地希望其快点消失呢?学生探究后认为,下文的“故国”“不堪回首”“应犹在”等词语就回答了这个问题。随后,教师还可以引入《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两首词的表达角度和表现手法,训练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古诗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不仅要从知识传授的角度进行讲解,还要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 蒋开明《提高古诗词教学效能的新策略》,《语文教学通讯·D刊》2021年第2期。

[2] 袁雯《语境对接:高中古诗词教学新探究》,《上海教育科研》2020年第3期。

[3] 朱偉纲《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析》,《试题与研究》2021年第6期。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古诗词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古诗词中的新年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