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阳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把写字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基于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就要着力从课堂氛围营造、技法悉心传授、兴趣多方培养、活动主动参与等多个层面和维度,引导和启发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兴趣,在学习书法中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 书法 兴趣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34
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的国粹,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语文课程标准》也把写字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基于上述认识,小学语文教师要采取有效策略,加强引导和启发,使小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做法如下:
一、抓住课堂“主阵地”,着力书法课堂的高效
1.氛围上,要做到轻松自然
在书法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轻松优美的乐曲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练字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开始书法的学习和练习。让学生的心情与环境匹配,提高练字效果。
2.语言上,要做到形象生动
在进行书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对相对枯燥的书法知识点,要尽可能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予以呈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评价上,要做到有效互动
不但要做好师生之间的评价,还可以鼓励生生之间进行评价,让学生有更多话语权和参与感。
4.延伸上,要做到有所启发
用古代书法家如王羲之、怀素等练字的故事来进行课堂延伸,给学生更多的启发。
二、抓住技法“传动轴”,着力书法训练的升级
1.从执笔入手
执笔方法正确与否,对写字的效果有极大的影响。教师要注重写字姿势的“狠抓”,教会学生正确执笔方式,养成较好的书写坐姿和书写习惯。
2.从笔画入手
汉字是方块字构造。笔画是汉字的基本构成要素。要抓好漢字笔画、间架结构的教学,让学生充分掌握基本笔画的写法和注意事项,打好书写的基础。
3.从临帖入手
在写好笔画的基础上,渗透一定的间架结构原理,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临帖。要按照观察、临写、查找不足、对比、继续临写提高的顺序进行,要注意选取适合学生的经典法帖。
三、抓住兴趣培养“总开关”,着力书法兴趣的提升
1.以汉字的型美培养书法兴趣
在书法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汉字的形体美、意象美、点线美、空间美的具体外形特点,使学生感受汉字之美,提高了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
2.以汉字的实用培养书法兴趣
通过欣赏春联、请帖或者观看名家书写的视频等方式,来促进学生感受书法的实用性。
四、抓住活动参与“助推器”,着力书法实用的体现
1.班级内部层面
创造为学生进行书法作品评比展览的机会,给学生营造展示自己书法水平的最初“舞台”。
2.社会活动层面
教师关注书法比赛的各种信息,大胆鼓励学生主动参加各级各类的书法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获得学习书法的愉悦,提高主动性;在比赛的结果中,肯定成绩,查找不足,不断促进书法水平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还可以为群众书写对联等,在实用中提高书写能力。
3.投稿竞赛层面
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注意收集各种书法竞赛,鼓励学生参与到竞赛之中,不断提高学习书法的兴趣。
总之,小学书法教学要立足学生的实际,符合汉字的书写标准,强化师生互动,不断促进学生爱上书法、应用书法的乐趣和信心提升,由此提升书法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静笃《兴趣是最好的教师》,《青少年书法》200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