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
摘 要: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一些学生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影响了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就要尝试进行氛围营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而提升个人素养。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课堂氛围的方法,并通过相关案例展开说明。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氛围 营造方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30
对于小学教育而言,语文一直都是重点科目,对于学生的基础能力和价值引导都有着诸多帮助。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尝试创设氛围,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在愉快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一、加强感情投入
1.基本概念分析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一直扮演着引导者角色,自身情感的投入,将会直接影响学生们的感官。因此,教师就要在收了款过程中,尽可能投入更多情感,并对学生予以调动,让其也能被带动,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
2.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教师就可以针对文中的诸葛亮展开分析,让学生们感受其聪明才智,在面对如此难题时,仍然能够从容不迫,有效应对。为了加强感情投入,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故事,自己曾经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处理的。之后,再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让其一同分享。如此一来,课堂教学的氛围就会得到改善,学生们的情感也会被教师所影响,进而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二、引导学生交流
1.基本概念分析
尽管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很重要,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若教师一直独自讲解,不给学生留出空间,学生们只能被动聆听,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因此,教师就要鼓励学生们积极交流,彼此阐述观点,以此加深知识印象。
2.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在学习《开国大典》后,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大家虽然没有见过开国大典时的场景,但是在2019年时,我们大家都在电视上看了建国70周年的典礼仪式,当时大家有怎样的想法呢?”此时,学生们就能通过小组的方式,共同探讨,彼此传递想法,交换思想。各个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不一样,提供的意见自然五花八门。之后,每一组学生再派一名代表上台,对本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总,并予以阐述。通过这一方式,教学氛围自然会变得十分轻松,同时学生们的知识印象也会加深。
三、应用多媒体设备
1.基本概念分析
早期一些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基本上都是自己一个人讲解。显然,这种模式对于小学生毫无吸引力。为此,教师就可以基于课文本身,在网络中下载相关视频,并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呈现在学生们眼前。
2.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在学习《盘古开天地》时,教师就可以播放相关动画视频,以此使得学生们的多重感官得到刺激。动画本身就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媒体形式,自然大家会有着良好的热情。在完成观看之后,教师就能让学生们基于动画内容本身,投入到课文学习之中。如此一来,教学质量自然会得到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氛围营造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基于文章本身,调整教学方案,尽可能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如此就会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促使其學习能力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 李超《浅谈如何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气氛》,《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1期。
[2] 杨欢、李金兰、黄少玉《浅谈如何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气氛》,《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年第8期。
[3] 胡永红《“亲其师,信其道”——浅谈如何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2014年全国教师教育探索与实践经验交流会》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