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祯 黄新红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663)
从1980年初建立职业大学到现今,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上确定了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由此也拉开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序幕。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倡导,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指示,“要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战略地位,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面向人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要改革办学体制机制,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诚然,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减速增质的新常态,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成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1]。
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不但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也是其社会责任。高职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不仅要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还要依托自身的师资、技术等资源优势为区域内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产品工艺改善、职工技能培训等服务,助力企业生产提速增效,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以满足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2]。高职院校应坚持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切实转变忽略社会服务的理念,鼓励师生积极投身于行业产业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加强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不但是其办学成果的对外输出与转化,也是办学水平提升的显著标志[3]。结合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目标,在体育管理体制全面改革创新,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大众健身如火如荼开展的时代背景下,体育高职院校如何增强办学活力,突破机制壁垒,通过资源整合、行企联动,对内激发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对外激活所在区域、产业市场乃至国际社会的参与性,以实现办学体制机制的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
协同一词来自古希腊语,或曰协和、同步、和谐、协调、协作、合作,属于协同学(Synergetics)的基本范畴。《说文》提到“协,众之同和也。同,合会也”。所谓协同,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而所有有助于协同的软件都可以称作是协同软件。协同,按照康德关于范畴表中关于关系范畴的论述,协同乃主动与受动之间的交互作用[4]。在此基础上,协同创新即可理解为各个创新主体要素内实现创新互惠、知识的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高水平的系统匹配。
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以协同主体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从大学与社会互动过程中涉及的诸多主体来看,可以归为“协同创新”理论,它可以指政府、产业、大学、研究人员与用户之间的系统合作的一种理论[5]。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协同创新的主要特点有两点,其一是整体性,创新生态系统是各种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其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其二是动态性,创新生态系统是不断动态变化的。因此,协同创新的内涵本质是企业、政府、知识、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6]。协同创新是资源和要素有效汇集,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来实现深度合作。综上,可以将协同创新理解为一种管理创新。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天然使命与核心功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在“发展任务”中明确提出高校应积极树立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推进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为行业企业与区域提供继续教育与新技术、新技能培训服务。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不断提升公众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先进文化[7]。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宏伟战略实施中,国家提出了201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5万亿的总目标,体育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与此相对应的体育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服务供给也将成为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体育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优势,克服自身局限性,以机制创新为引擎,整合办学资源,释放办学活力,以内部办学为依托,以对外服务为动力,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
提升协同服务能力,首先要认清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之间的相互交叉与协同关系,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要明确社会服务定位,确立好社会服务的理念与目标,对社会服务的领域、形式、范围、层次、对象等进行明确定位[8]。体育高职社会服务职能应立足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通过社会服务工作,使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对外服务工作中立足行业,认识专业。其次,体育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要迎合产业转型,服务体育行业、体育市场发展。在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大环境和新机遇下,拓宽社会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意识与能力,优化社会服务效益。同时,应注重提升体育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反哺能力,内外互动,实现体育高职院校办学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东体职院)是广东省教育厅下属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培训部是社会服务工作的统筹部门,目前集“五大培训基地”“两站”“两室”“一个审批机构”等10项社会服务职能于一身,包括“体育行业特有职业国家级培训试点单位”“广东省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基地”“广东省中、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基地”“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基地”“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武汉体育学院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函授站”“运动员职业指导工作室”“职业技能鉴定研究室”“广东省二级裁判员培训及审批机构”。从2005年以来,为广东省体育行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成人学历教育、各类考证服务逾20万人次,为广东省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技能提升和人才供给保障。2012年,广东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体育行业唯一的“示范职业技能鉴定站”;2013—2016年间,连续两次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并连续多年被广东省体育局评为“广东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先进单位”。
广东体职院社会服务工作整体思路为“重研发、搭平台、统资源、建机制、供服务”。以服务模块研发、行业标准研制等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搭建社会服务协同创新平台为载体,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紧紧围绕服务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这一核心任务,对内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盘活内部资源,推动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对外大力推进院内资源与行业、社区、企业及各类社会组织深度融合,内外互动,全面提升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最终实现学院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2.1.1 构建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
一方面,通过社会服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结合各专业建设团队进行社会服务业务模块研制,对培育成熟的业务模块进行市场推广与输出,结合市场反馈信息优化日常教学,改进提升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站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研制,以体育行业标准引领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形成以日常教学涵盖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学生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提升的工作机制。
2.1.2 建立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的协同机制
通过社会服务资源的整合及各项业务的开展、培训模块研发、行业标准研制、社会服务科研项目、赛事活动服务项目的开展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与服务能力;鼓励教师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量的基础上增加社会服务工作量指标,逐步形成以培训模块研发、服务项目营销、对外培训授课等,构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工作机制。
2.1.3 建立服务于学生就业的协同机制
一是将日常教学与职业技能提升相结合,以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增强学生就业技能,提升学生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为其一次性就业增添砝码;二是逐步实现学院各类培训基地、实践教学基地资源共享,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三是通过各层次职业技能大赛充分展示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四是通过多渠道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以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服务资源网络增补学生就业机会,提升学生就业率。
2.2.1 建立服务于群众体育的协同机制
在职业技能鉴定及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逐步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输出合格社会体育指导人员进入体育行业从业,保障人民群众健身权益;借助学院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加强对外开放,释放学院场馆资源,在此基础上推动青少年培训,服务于行业内外青少年体质提升;在广东省体育行业人力资源终身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开设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提升科技助力,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满足人民群众日常健身服务需求。
2.2.2 建立服务于竞技体育的协同机制
借助学院广东省体育行业唯一的继续教学培训基地和广东省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基地(包括省内唯一的运动员职业指导工作室)等社会服务功能,构建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体系,助力推进退役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和再就业工作,以运动员职业指导工作室渗透推动在役运动员职业规划与职业能力提升;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及岗位培训提升专业队教练员、科医人员、业余体校教练员等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岗位能力,助力竞技体育智力保障。
图1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服务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图
2.2.3 建立服务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协同机制
一是在学院现有社会服务职能的基础上,特别以高危职业从业人员岗位培训为重点,加大体育场所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体育场所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二是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站社会服务职能,借助省体育局产业管理资源,参与体育产业领域标准化建设,以牵头成立省级体育行业标准委员会带动体育行业标准研制工作,占领行业引领的高地,以标准引领市场、规范市场,结合学院就业服务工作推动体育市场管理与服务工作。
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内外资源的协同融合并举,打破多年来学院社会服务工作开展的传统模式,形成以平台为载体,以教师为主体,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新模式,将学院社会服务平台打造成集“模块研发、标准研制、职业培训、健身服务、技能鉴定、学历教育、就业服务、创业帮扶”为一体的多功能广东省体育行业社会服务协同创新平台。
建立平台资源共享、双向互动的协同机制。在国家体育总局和省体育局的指导下,在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学院办学为中心,通过社会服务中心枢纽,实现以内部教学、科研为基础,以教师、学生为主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活动促进办学水平提升;外部整合行业、社会资源,畅通信息反馈途径,反哺教学活动;形成内外互动、相互促进的协同创新机制。
健全的组织结构与完善的机制,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组织保障。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机制大多为外源式机制,服务动力主要来自外部。作为高职院校职能之一,社会服务应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一样,在院校层面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应有较为健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保障体系[9]。
2.4.1 完善内部激励机制
健全社会服务协同创新平台组织架构,完善协同创新平台岗位设置及人事管理制度,建立涵盖全体教职工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突出奖励机制(应涵盖教师工作量计算及奖励性绩效体现),从而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积极性。
2.4.2 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科研工作是社会服务工作的“供给侧”,需结合学院各系部专业建设,明确定位,彰显特色,建立学院社会服务开发及培训模块营销激励机制,鼓励各教学单位通过中部枢纽自主对外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2.4.3 完善社会服务任务制度
社会服务工作应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相结合,以教学系部为主体,将社会服务工作量纳入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内容;制定学院教师参加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师和考评员培训资质认证的有关推荐制度,对外开展或承接各项培训鉴定工作,优先启用学院教师。
2.4.4 完善学院毕业生“双证书”制度
在校生遵循学历证书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原则,明确各专业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类别,疏通证书获得路径。社会服务统筹职能部门积极拓展证书种类,满足在校生多样化的考证需求。
2.4.5 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和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
积极协调上级行政管理部门,同省体育局竞技体育处、青少年体育处、人保处联合建立广东省教练员等专业技术人员准入机制,完善年度教练员轮训制度和岗位能力提升计划。
2.4.6 建立完善的广东省运动员保障制度
构建完善的运动员职业辅导体系,将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重心前移,贯穿于运动员在役职业生涯,逐步形成运动员在役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提升与退役后的职业技能转换、再就业促进一以贯之的广东省运动员就业服务体系。
2.4.7 完善体育产业法规支撑
积极参与广东省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服务标准制定,倡议修订《广东省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管理规定》《广东省体育市场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政策文件,建立体育行业从业人员的准入机制。
综上所述,社会服务工作是高职院校开门办学的窗口,体育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具有现代高职教育特色的社会服务职能,需深入理解、融会贯通协同创新的理念,通过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实现内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同时,在上述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地立足于学院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要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统筹制订社会服务建设计划;要找准制约学院发展的突出问题,有选择地发展,以重点领域的有效突破带动学院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教育领域与社会之间“协同合作与发展”的平衡,无论是服务体育事业、服务体育产业,还是服务社区与体育组织,要努力使“职业教育办学机构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要深入行业企业、融入社会社区,了解、研究和分析行业和区域发展的新动向、新需求,掌握最新的行业信息、资源现状和技术开发趋势,通过专家团队、“双师”师资、技术设备资源,为体育事业各领域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化服务。高职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深入实施将促使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有利于体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升院校的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