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兰,任文娟
(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28)
根据我国近年来提出的现代经济绿色化、可持续性发展的指导思想,内蒙古打造了以“草原文化、北疆发展”为主题的旅游活动。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传统旅游产业升级缓慢、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限制着内蒙古旅游产业进一步的发展。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旅游产业为主的服务性产业遭受了冲击,传统旅游产业的问题更加凸显。为了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实现后疫情时期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内蒙古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刻不容缓。2020 年4 月7 日发布的《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中也明确地指出,要创新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推进旅游与文化等多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对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国内学者观点如下。吴玮昱(2017)认为,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旅游产品特色缺乏等问题。[1]刘敏等(2018)认为,山西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程度低,还存在创新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竞争力等问题。[2]刘治彦等(2019)认为,国内旅游正向智能化旅游靠拢,虽有成效但还存在问题。[3]徐海等(2020)认为,在旅游消费领域,各省不均衡发展的问题更加突出,甚至以后会影响我国旅游业的均衡发展。[4]
对大数据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国内学者观点如下。姚刚(2018)认为,互联网技术可以加快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5]田志奇(2019)认为,大数据有助于增加文旅产业的市场附加值,延展旅游产业链。[6]王克岭(2019)主张在数字经济和大众旅游背景下,要发展多样化和差异化的旅游产业。[7]安敏(2020)认为,“互联网+”背景下潍坊旅游业对大数据的应用不够,缺少智能化旅游产品。[8]
后疫情时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研究主要观点如下。宋瑞(2020)认为,旅游业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既可以对冲疫情所带来的影响,也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9]严伟和严思平(2020)认为,旅游产业所受的损失会影响到我国宏观经济、社会的各层面。[10]杨劲松(2020)认为,旅游产业的发展韧性很强,疫情之后可以提振经济,所以要以融合发展的视野对旅游产业进行革新。[11]
从内蒙古自治区接待的国内外游客数量,就可以看出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近十年,到内蒙古旅游的国内游客、国外游客分别从4 477.6 万人、142.8万人增加到19 316.7 万人、195.8 万人。虽然旅游人数在不断增加,但还是以国内游客为主,国外游客占内蒙古自治区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的比重较小。虽然,内蒙古旅游产业的整体态势发展良好,但产业结构失衡问题也比较严重。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还体现在旅游收入对全区经济的贡献值。根据表1 可以直观的看出,2010-2019 年全区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旅游收入对经济的贡献都是逐年递增的,旅游收入对经济的贡献值更是从2010 年的6.29%增加到2019 年的27.02%,这说明旅游产业对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有力抓手。
表1 2010-2019 年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收入对全区经济贡献值一览表 单位:亿元
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内蒙古自治区的旅游产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官网数据可知,2020 年1 月与2 月份,内蒙古自治区接待国内外游客833.1 万人次,同比下降了47.51%。旅游业综合收入122.76 亿元,同比下降了61.9%。截至2020 年2 月份,内蒙古自治区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达237.11 万人次。同比下降73.07%。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综合收入24.38 亿元,同比下降86.36%。
1.旅游产业科技水平落后。首先,蒙古族民俗文化资源保存完好的地方多集中于牧区,但牧区旅游产业科技含量低,牧民文化水平不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弱。其次,随着疫情的爆发,游客对旅游产业的安全性和卫生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从门票预订到无接触式旅游越来越被需要,但高科技元素在内蒙古旅游产业中应用较少,很难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草原无接触式旅游。最后,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线旅游会逐渐成为主流,但内蒙古一时难以形成大规模、系统性的云旅游产品。
2.旅游产品缺乏创新,结构单一。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内蒙古自治区的民俗文化独具特色,但就目前来看,内蒙古全区的文化旅游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程度浅显,游客的互动性和参与度极低。而且,旅游产品创新程度低、产业链延伸不充分的问题导致了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很难体验到具有特色的精细化、差异化旅游,旅游体验不佳,故会减少到内蒙古的旅游次数。
3.旅游产业结构失衡。内蒙古自治区国际项目缺失和城市基础设施差致使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的发展不同步,产业结构失衡。由于国际航班和国际项目的缺失,导致很多境外游客不知道内蒙古,这对境外游客走进内蒙古旅游形成了障碍,使得内蒙古的入境旅游难以发展。另外,对于入境游客来说,内蒙古地理位置偏远,且交通不便,进入其中耗时多且成本高。再加上风景区空间分布不集中,距离中心地带远,无法满足游客各方面的需求,这在客观上直接降低了旅游者进入其中了解内蒙古民俗文化的意愿。
4.旅游产业区域关联性不强。首先,现在内蒙古旅游产业的发展还未形成统一的整体,旅游业区域关联性不强,未形成“以点带面”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其次,虽然近几年内蒙古旅游产业的规模在增加,但是质量却未提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各盟市在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设、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都大同小异,同质化严重。最后,因为缺乏差异化的区域旅游精品,各盟市之间不仅没形成区域经济合作,甚至还开始恶性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产业和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模型变量选择上,因为入境旅游收入只占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收入的2%,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现直接用全区的国内旅游收入(亿元)来指代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除此之外,考虑到经济还受技术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选取了专利申请授权数和外商直接投资额来分别衡量以上两种变量。
计量经济模型要求具备一定的样本点,现采用2002-2019 年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见表2)。在统计年鉴上,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单位为亿美元,根据各年汇率水平对其进行处理,将单位统一成亿元。
表2 2002-2019 年内蒙古自治区相关指标
为了减小误差和变量异方差对参数估计有效性的影响,现将对所有的变量作对数变换,这样各个自变量和控制变量的估计系数就是弹性系数,可以直接反映其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利用Spss Statistics 22.0 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对数转换处理后,得到的结果如表3 所示。
在建立模型之前,先根据表3 的数据制作矩阵散点图来分析四个变量的相关性,如图1 所示。可以发现三个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有关系,但同时这三个自变量也高度相关,这不满足线性回归自变量之间相互独立的假设条件,所以现构建非线性回归模型来进行分析,非线性回归方程的具体形式如下。
表3 2002-2019 年内蒙古自治区相关指标
图1 矩阵散点图
其中,LnGdpt为 t 年的实际 GDP,LnDtdt为 t 年的国内旅游收入,LnTect为t 年的专利申请授权数,LnFdit为 t 年的外商直接投资额,β0为常数项,β1、β2、β3、β4、β5、β6为偏相关系数,μ 为随机扰动项。
为了方便输入,在这里令Y、X1、X2、X3分别表示LnGdpt、LnDtdt、LnTect和LnFdit,此时回归方程的表示如下。
现将表3 的数据用Spss Statistics 22.0 软件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一是旅游产业科技水平落后。从表4 可以看出,最终经过33 次迭代后,数值达到稳定,导数将进行数值计算。表5 稳定后,β1、β2的估计值反映了国内旅游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与经济是同向变动的。但是从表6 中可以发现,β1、β2和β4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63、-0.852 和0.405,说明当国内旅游发展水平与技术水平相结合时,其对GDP 的影响是高度相关,这反映了当下内蒙古科技水平落后和旅游产业科技含量低的问题。
表4 迭代历史记录b
表5 参数估计值
表6 参数估计值相关性
二是旅游产品创新程度低且结构单一。虽然自变量间互相影响,但是单独自变量的相关系数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表8 可知,国内旅游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063,代表国内旅游发展水平单独对GDP 的影响是负向的,虽然负相关系数很小,但也反映了现在的旅游产业创新程度低且结构单一,跟不上经济的发展步伐。
三是旅游产业结构失衡。从表7 中可以看出,稳定后β3的估计值为0.701,代表对外开放程度与全区经济是同向变动的,但对全区经济的贡献权重较小,反映了当前内蒙古自治区对外开放程度低和入境旅游发展落后的问题。表8 中β3和β5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01 和-0.258,也证明了内蒙古对外开放程度低和入境旅游发展落后的事实,得出内蒙古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发展不均衡,旅游产业结构失衡的结论。
表7 ANOVAa
四是旅游产业区域关联性不强。通过构建非计量经济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了以上三个结论,而以上这些问题又导致了内蒙古旅游产业区域关联性不强的问题,反映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旅游产业还未形成统一的整体,亟须进行转型升级。
从ANOVA 分析表中可以看出,回归系数较高,残差只有0.012,回归却能够解释282.415。最终得出R2 的值为0.995,说明通过这个模型能够解释的程度达到99.5%,可信度较高。
政府不仅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还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的加入。在转型升级初期,首先,政府应该提升牧民的文化水平,改善牧区环境,增强牧区旅游吸引力。其次,加快研发智能旅游产品,注入AI、VR 科技元素,实现草原无接触式观光旅游。再次,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中,打造智能旅游模式,试点推出“云游内蒙古”等智能旅游产品,为大规模发展在线旅游做准备。最后,加强与周边高等学府的产学研合,培养、引进专业人才。
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打造“旅游+”模式。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规范知识产权市场,培养产业创新的意识。同时,出台促进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创新型旅游产品的研发。其次,要深入挖掘内蒙古的文化内涵,延伸产业链,提高文化旅游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最后,要降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壁垒,建立专门的文化与旅游协调发展的部门与机制来管理。
首先,应加快景区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把现代化城市发展与草原文化相结合。其次,培养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来规范旅游市场,优化产业结构。再次,在现有基础上集中力量开拓入境旅游市场,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入境旅游项目的建设。最后,多参与各国的文化交流、旅游展览活动,定期举办内蒙古的旅游宣传会,推广内蒙古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先要以满洲里、呼和浩特市、阿拉善盟分别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东、中、西部的旅游中心,以黄河旅游发展带和京津、京冀沿线旅游发展带为轴线,以草原文化特色旅游景区为延伸面,形成“点—轴—圈”协同推进的区域合作发展新格局。另外,要构建旅游聚集区,打造文化与旅游产业集群,即根据12 个盟市的地缘关系和经济关联性,在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设、产品设计、联合营销等方面加强协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