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劼
摘要:作者提出,在理论知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设计教学环节,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使课程的设计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利用现代各种学习资源进行思考、分析、探究、发现,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把信息技术作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手段,积极自主地适应现代信息社会。
关键词:信息科技;理论知识;课程标准;逆向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10-0106-03
美国课程与教学领域专家格兰特·威金斯与杰伊·麦克泰提出了逆向的教学设计方式,即先确定学习的预期结果,再明确预期结果达到的证据,最后设计教学活动以发现证据的教学设计模式。达到教学目标的证据也就是各种学习任务单,这种设计思路正是当前培养积极自主地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国际型现代人才所提倡的,是基于目标的逆向教学。与传统的课程设计相比较,这种课程设计方式旨在避免知识技能的灌输,使课程的设计过程成为促进学生自发学习、思考、理解、探究的过程。
下面,笔者以“信息安全和道德规范”教学设计为例进行探索。本案例依据《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从生活真实情境入手,从感性到抽象,从实践到理论,从处理生活实际信息安全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当中,归纳出生活中常见的信息安全问题和防范措施,从而深化理解信息安全,切实提高学生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情境引入,逐层递进
很多信息科技的概念直接从实际问题中产生,如二进制、网络、病毒……要理解这些概念就必须学会从本源考虑,强化信息科技概念源自实际生活的认识,而现代化科技的运用能使学生身临其境。
在网络安全课例中,课前,笔者制作微课,运用近期发生的黑客事件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出黑客概念和危害,并就其展开教学。枯燥乏味的概念变得贴近社会,贴近自己的日常生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自觉投入到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中去。
学生掌握概念是一个自主构建的心理过程,即结合他们已有知识,运用较多的感性材料,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得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正确概念。因而,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由浅显逐层深入、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适时搭建学生学习所需的“支架”,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
在网络安全课例中,笔者根据《课标》把知识目标细化分解为三个层次的小目标,设计了三份逐层递进的自主学习任务单:第一层次是学生自学微课后,了解黑客的概念、基本特征和主要危害,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第二层次是学生当堂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单中的“课始检测”,巩固黑客基本知识,内化对概念内涵的理解;第三层次是课堂学习任务单中的“进阶作业”,加深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知道黑客常用的入侵手段和常用的信息安全防护方法,从而完成本课知识目标的学习。
联系实际生活背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课堂练习,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深入思考。每一层次的练习教师都通过教学软件进行现场统计,并分析正确率较低的试题,及时解决主要问题,然后进入后一层次的学习。
基于课标,逆向教学
信息科技课是时代感较强、贴近实际生活的学科,教师在设置目标任务时,应当结合《课标》和时代的要求,把比较整体性的目标细化分解为学生可操作、易操作的若干小目标,再配以符合当下社会和学生年龄的形象、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情境中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学科知识处理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标》要求“在了解信息安全的特征及威胁信息安全主要途径的基础上,分析自身在保护信息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或疏漏,学习相应的防范措施,养成保护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的良好习惯”。采用逆向教学法进行教学,首先应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当下社会常见信息安全问题,将《课标》要求分解细化为:①慎重点击链接或二维码;②慎重选择WI-FI热点,不要随意操作和自己重要信息相关的网银软件;③设置密码注意复杂性;④在网络或社交中尽量不要填写详细的个人资料;⑤访问官方网站,谨防钓鱼网站;⑥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打补丁;⑦更新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病毒库;⑧下载文件时要查杀病毒;⑨异地备份。根据细化教学目标,确定目标达成的证据,即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单,最后根据目标与证据设计教学过程。通过近期发生的和初中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鲜活案例,如“比特币勒索病毒席卷全球”“免费无线WI-FI泄露个人信息”等,组织学生思考、分析、解決这些案例中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探究当下社会常见信息安全问题,学会相应的防范措施,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挑战任务,协作探究
笔者在网上搜索多个案例,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并把这些材料组织成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资源,根据细化教学目标每个案例配有相应问题。笔者引导学生思考答疑,发现学生自主学习后依然存在问题和不足,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协作探究一:
市民潘先生7月26日收到一条短信:“潘××家长您好,贵子女在校期间的品行评定表扫描下方二维码,请各位家长监督。”潘先生一看,以为是学校发来的小儿子的品行评定表,便扫描了二维码。而后,这条短信突然就没了,再后来他也没再接到过任何短信。
7月28日,手机收到农行发来的一条短信,提示余额仅有77290.57元,潘先生惊呆了,卡里的30万去哪儿了?怎么之前一点提示都没有?请分析可能的原因,你认为潘先生现在应该怎么做,才能将损失降到最小?
协作探究二:
观看视频“免费无线WI-FI泄露个人信息”,到处有免费WI-FI,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个人信息泄露、财产损失?
协作探究三:
小强接到电话,对方称他的快递没有及时领取,请联系×××电话,小强拨打该电话提供自己的私人信息后,对方告知小强并没有快递。过了一个月之后,小强的多个账号都无法登录。在这个事件中,请问小强最有可能遇到了什么情况?在网络或社交中需要输入个人基本资料信息时应该怎么处理?
协作探究四:
观看视频“银行钓鱼网站”,仔细观看素材文件夹中真假工商银行网站图片,学会辨别信息的真假。朋友或同事或银行突然发来一条短信或微信或QQ信息,内容是关于中奖或者有趣小游戏,并提供一个链接让你打开,此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平时上网选择网站应该注意什么?
协作探究五:
观看视频“比特币勒索病毒席卷全球”,勒索病毒是通过什么途径攻击计算机的?我们应如何防范?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手段,积极自主地适应现代信息社会。
螺旋上升,互动总结
依据《课标》要求“学习相应的防范措施,养成保护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的良好习惯”,采用逆向教学法将《课标》要求分解细化为:①总结生活中可能遭遇的信息安全问题和相应的防范措施;②通过亲身经历进一步提高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和能力;③养成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的良好习惯。笔者精心设计了螺旋上升的三个层次的互动总结活动:第一层次是根据学生递交的学习任务单和讨论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点评学生的学习任务单,将发现的问题进行细致讲解,最后,让学生总结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的信息安全问题和相应的防范措施,使学生在深化理解信息安全的同时提升知识迁移能力,并完成整个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构建。第二层次是请学生运用5W展示法(When、Where、What、Why、How)介绍其亲身经历的信息安全实例,并讨论实例中的安全问题和防范措施,切实提高学生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和能力。第三层次是各小组制订一份家庭电子产品使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教师在检测学生阶段性知识,培养学生养成保护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的良好习惯的同时,也培育了他们规整知识、构建知识的综合表述能力。
在逐层递进的互动总结活动中,学生通过互动交流、比较、分析、总结等,在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深化理解了信息安全知识的掌握应用,又实现了对阶段性知识的脉络梳理和知识重构,有利于培育抓住线索构建知识的综合表达能力。
多种策略,开放课堂
构建开放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探究、体验的活動中获得真正的思维能力。教师在理论知识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设计教学环节,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综合信息素养和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为促进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以及终身持续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上海市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基本要求[M].上海:中华地图学社,2017.
[2]威金斯,麦克泰.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叶海龙.逆向教学设计简论[J].当代教育科学,2011(04):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