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琪 路由
摘 要: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全国各地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活动迎来热潮,乡村旅游成为我国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挤的城市环境和快速运转的高压工作促使一部分城镇人民需要一份原生态的宁静。在此大环境之下,乡村旅游的价值被重新定义和发现,而近郊乡村旅游的发展更能满足城市工作人群短期周末游的需求。在乡村建设的热潮中,为了提高庐山花溪谷空间环境品质,打造优质的乡村旅游产品,结合初步规划方案,从庐山花溪谷的功能、空间与文化体验三个方面进行问题分析和品质提升策略研究,以促进庐山花溪谷空间环境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空间;环境;品质提升;花溪谷
在乡村旅游建设中,游客体验需求是一切旅游产品的基点,其中包括对旅游产品的功能需求、空间场所感受、创意文化体验需求三个方面。首先,功能需求体现在多元化游憩空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品质配套服务项目;而创意文化体验需求体现在游憩空间中的文化渗透、乡村标识元素的凸显和地域特色产品设计。从乡村建设本位来看,应避免千村一面、流水线产品的出现,在以人为本的设计前提下,深度挖掘地域元素,形成地域符号,塑造地域形象,融合乡村产业,促进消费,拉动地区经济。本文聚焦庐山花溪谷,对花溪谷沿线的游憩空间做现状概述与问题分析,并从功能体验,空间场所体验和文化体验三方面提出环境品质提升策略。
一、庐山花溪谷基础资料概况
庐山花溪谷位于中国美丽乡村花果毛桥,背倚庐山,拥有壮丽秀美的景观资源。产业特色突出,花果产业丰富,庐山花溪谷毗邻花果毛桥蓝莓种植采摘园、猕猴桃种植采摘园、美国黄橘种植园、石榴种植园和七彩荷花园等;交通便利,庐山花溪谷北接九江高铁新区,距离在建赣北最大高铁站仅6公里,只需10分钟车程。
由于现实用地等条件的限制,庐山花溪谷的方案无法完全按照规划方案(如图1)实施,园区现状与规划出入较大,且在后期实施和试营业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在后期建设中对方案进行及时调整。本文仅对园区的空间环境现状,从空间环境优化的角度,对庐山花溪谷空间环境品质提出优化策略。
二、庐山花溪谷景观问题分析
(一)功能体验
通过实地调研,庐山花溪谷景区主要有两大功能区:一是婚庆主题区,主要结合户外婚庆场所而打造,为婚纱摄影及婚礼举办提供场所;二是亲子游乐区,主要是以彩虹滑草、网红桥、蹦蹦云等游乐设施为要素。
在实地体验过程中,发现各主体功能区联系较弱,主要原因是园区内部还保留着许多原生态农田,各功能区块的割裂,景观连接不紧凑,使得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存在较多分散的空白区域,削弱游玩兴致。应考虑结合户外研学项目,拓展师生群体,并预留出足够的停留空间,纳入农业知识科普学习和农事体验项目。
(二)空间体验
园区空间形态主要可以分为以河流及园路为主体的线性游览空间和沿河流呈树枝状向两侧延伸出大小景观点空间,以及花海景观面。
在线性游览空间中,主要关注道路的衔接与游览线路的合理性,而在实际体验过程中发现多处线性道路出现断头路和回头路,路面宽度均匀但偏窄,未突出重要节点的空间承载性,在游客量大的节日难以满足大量游客集聚,在道路的衔接与线路的规划上还有待优化。
从各个景观空间主体来看,各景观节点缺少开放与私密性质的划分,存在多个空间的互相干扰,难以保证承办婚礼庆典等活动品质的问题。同时在空间转换过程中缺少趣味感与神秘感。
从景观面空间上来看,植物配置的层次感弱,缺少高矮疏密的对比,造成视觉上过于通透,一览无余,形成垂直视觉景观上的平淡乏味。同时缺少高大植物对外部不规整景观的遮挡,影响了游客的观景感受。
(三)文化体验
庐山花溪谷通过对爱情、婚姻、亲子三大环节的活动和场地设计,使游客向往从爱的宣言到白首之约的美满婚姻和家庭。园区中主要是对婚礼纪念日如皮婚、木婚、铜婚到钻石婚进行知识科普传播,主要是以灌输式方式为主,通过婚姻文化的文字石刻和雕塑来达到立意鲜明。但存在文化传播方式单一的问题,缺少主动型、互动式获取文化体验的感受。
三、毛桥花溪谷空间环境提升策略
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现状分析可以确立三个优化方向:功能区优化,对园区内过渡区域因地制宜,做出合理充分的运用,使得各功能区紧密联系;空间优化,主要从线性道路、节点空间、景观面三个方面来进行优化提升,并从平、立面上通过空间划分、植物配置丰富空间趣味感;文化凸显,纳入互动式的知识传播方式。
(一)功能区优化
对原有规划而未能在现实中落实的功能进行提取,主要提取靠河流两侧的景观空白区域和园区东侧的民宿区与花卉种植区域三个区域,对有条件提升整改的区域进行空间品质的提升(如图2)。1号景观空白区无法按照原规划进行花卉种植,则保留原有的农田景观,发展产学研项目,融入农耕文化,吸引师生群体和家庭出游群体;2号景观空白区为6号功能区的置换用地,以补充河流沿线的空白景观,作为食用玫瑰的种植区域,同时引入手工香水、玫瑰精油等相关衍生品的艺术作坊,既丰富河流沿线景观,又加入了互动项目,对空间产生积极效应;3号空白景观区则设置互动游乐设施,例如对七彩滑道进行保留提升;4号空白景观区的功能则置换为5号的民宿功能,利用此处的高地势设置民宿,利于民宿區域对东侧庐山秀丽风景的观赏,同时可以俯瞰整个花溪谷,提升民宿区的观景体验;6号区域由于地形地势影响无法实施,机动调整到2号区域,补充2号用地的项目空白,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空间优化
空间优化策略主要从线性道路、节点空间、景观面三个方面来进行优化提升(如图3)。
线性空间优化,主要是完善园区内部的道路系统以及节点位置布局,同时考虑道路沿线的最佳观景区域观景场所布置和路程较长段的休憩空间。在园区功能优化的基础之上,对园路系统进行完善,通过园路等级划分,路面材质变化,丰富线性空间的趣味感(如图4)。
优化方案增加了道路分级,分别为一级园路、二级园路、游步道、汀步路、生态绿道。一级园路是连接园区内外的主要道路,设有多处人行、车行出入口;二级道路主要功能是连接一级道路与主要景观节点,保证各节点到园区主路上的通达性;游步道主要是服务于各景点内部,为游人观景的主要道路;汀步路主要功能是连接各节点的林荫小道,丰富游线的选择;生态绿道则主要为休闲草坪,在道路系统中也承担着一部分的交通功能,并且能够丰富道路系统的层次和景观。
节点空间优化,主要是提高园区空间的丰富程度,创造多种功能,符合多种心理需求的空间,主要从空间的开放度方面进行优化(如图5)。将园区从北至南划分开放空间与三段半开放空间区域,布置相应的休憩场所,使游客可以在此驻足停留,优化方案主要增设了入口紫藤架沿线的一处休息场所,让流动的人流在此停留,提升空间人气;在研学区域设置景观亭及手工作坊等;并在东侧和南侧设置半开放式休闲草坪,以植物围合,为游客提供露营野餐等休闲安静的场所;西侧民宿区域也是具有一定私密性的场所,优化方案则是优化植物种植,适当围合空间,迎合私密居住的需求。
景观面的优化主要针对垂直方向的视觉空间优化(如图6、7),对于园区内部的开放与半开放空间用一些高大的乔木做视线阻挡,分离两个区域,减少两个区域内活动的干扰;对于园区外部缺少修整的景观,可以在园区的外围种植高大植物进行适当遮挡,提升景观品质。
经过对原有规划的功能重新整合与庐山花溪谷现状空间的优化,最终形成本文对于庐山花溪谷的空间品质提升方案(如图8)。
(三)文化凸显
在园区中处处都能感受到玫瑰带来的浪漫气息,但是仅对婚姻文化、婚姻知识进行被动式输入,文化主题及方式过于单一,使得游客感到疲惫。应该加入互动式的传播方式,融入多种与爱情婚姻相关的衍生活动:一是在功能分区中加入玫瑰精油的萃取,来达到关于爱情和婚姻文化知识的普及;二是利用园区内种植的各色月季,通过手工香水的制作,使游客了解不同颜色月季的花语,制作出不同意义的香水,以此来达到花卉知识的传播;三是通过研学体验项目,鼓励游客为爱人种下花卉或植物,在活动过程中又可进行农识文化的传播;四是增设插花园艺课程,在园艺活动进行中增进到此恋人之间的情感,增加美好的记忆,渲染整个园区的浪漫氛围。
四、结语
本文聚焦庐山脚下花溪谷浪漫花海,首先对花溪谷实际体验的三个方面进行现状描述和问题分析,分别为功能体验、空间体验和文化体验;其次对原有的方案进行功能优化调整,力图使园区功能紧凑,减少空白区域;再对庐山花溪谷空间方面现状的线空间、节点空间问题提出优化策略及示意;最后提出文化凸显的方向建议。在乡村振兴热潮下,做好高品质的乡村旅游产品是一个动态过程,必然包含前期规划、用地协调、群众工作、施工建设、后期管理建设等多方面策划,应动态看待,对现实中的条件約束及时做出反应,才能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精品乡村旅游产品。
作者简介:陈琪,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景观设计、环境更新保护。
通讯作者:路由,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计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品创新设计、交互设计、用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