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英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血流不畅、心肌缺血缺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的病因。随着基础疾病覆盖面的扩大,冠心病的诱发率逐渐增加,其诱发机制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临床工作中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将采用介入手术疏通动脉,恢复心功能。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由于对疾病的恐惧和强烈的生存欲望,往往会产生负面情绪,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对预后的影响较为严重[1,2]。因此,有必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为了进一步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了分组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本院75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75例。研究组男44例,女31例;年龄43~81 岁,平均年龄(56.45±8.56)岁。参照组男45例,女30例;年龄41~79 岁,平均年龄(56.56±7.5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联合早期康复干预,具体如下。①有氧运动:采用运动跑步机进行有氧运动,对患者进行每周5 次的运动干预。在有氧运动后进行阻力操,阻力操需要进行3 次/d,间隔至少1 d。在进行阻力运动过程中,最小强度应为20% 1RM,最高应为60% 1RM,训练9 组/次肌肉组,单个肌肉组动作应重复10 次左右,共3 组训练,在组内可适当休息[2]。②灵活性训练:柔韧性训练应在有氧运动和阻力运动之后进行,以放松和伸展患者的身体。拉伸时间在10 s 左右,拉伸时间逐渐增加到30 s。伸展应该基于患者身体的舒适性,伸展3~5 次/次,总共训练约8 min。③早期康复训练:早期康复训炼应从患者术后6 h 开始,需要对患者腰部和腿部进行按摩干预,当麻醉效果消失时,患者和身体稍有改善,可使患者屈膝握拳。术后第1 天患者双腿放在床边20 min,训练约4 次/d。手术后第2 天,患者需要在医护人员帮助下缓慢行走,步行距离保持在200 m左右,并逐渐增加步行距离,4 次/d 左右。④出院后运动康复训练:患者出院后需要从步行锻炼开始,步行速度控制在65 m/min 左右,训练35 min/d 左右。散步后可以进行扩胸运动、慢腿抬举运动和伸展运动。手术后2 个月可以用动力车进行康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如果感到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停止训练。⑤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了解患者心理变化和心理特点,对有不良情绪患者进行引导,积极配合康复护理,告知治疗后注意事项,纠正患者戒烟戒酒、按时休息、日常生活规律、保持大小便通畅等错误认知和行为习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使患者改变不正确的生活方式,教患者如何应对压力,如何放松。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度,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 步行距离及抑郁、焦虑情绪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HAMA 评分评定患者的焦虑情况。采用HAMD 评分评定患者的抑郁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满意度为100.00%(75/75),高于参照组的80.00%(6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67,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 步行距离及抑郁、焦虑情绪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 步行距离及HAMA 评分、HAMD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 步行距离及HAMA 评分、HAMD 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 步行距离及抑郁、焦虑情绪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 步行距离及抑郁、焦虑情绪评分比较()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发生1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33%;参照组发生8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67%。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2,P<0.05)。
早期康复干预是随着现代医学理念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这种护理计划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护理策略,以提高患者的疾病意识,增强患者的风险控制意识。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最大限度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这为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供了极大的可能。冠心病病程复杂且反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通过支架介入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质量,但术后往往因缺乏运动,影响肌力,甚至导致血栓形成,使患者反复住院,加重患者痛苦。运动康复干预有利于通过有氧运动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通过阻力运动和柔韧训练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和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功能。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在住院期间可通过被动运动-主动运动-步行运动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运动干预。让患者从自身舒适度和身体承受能力出发,锻炼肌力,提高身体康复速度,出院后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使患者长期坚持康复运动训练,不断改善患者心肌功能,优化临床疗效。但是,受手术和疾病影响,术后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身体正常的内分泌状态,增加心脏负担,形成恶性循环[3,4]。常规干预虽然从环境、饮食、生命体征监测等方面促进患者康复,但这些措施过于简单,早期康复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同时,根据患者术后不同阶段实施针对性干预,逐步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早期康复干预中有氧运动可以持续对心脏施加适当的压力,提高心肌细胞的耐受性,有效促进心泵功能的改善,使左室射血分数的改善比常规干预更为显著。长期运动可以促进心功能对抗负荷压力的增加,从而加速改善左心室短轴缩小[5,6]。强化康复干预可以帮助冠心病患者在短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稳定不良情绪。早期康复干预从活动干预、饮食指导、心理疏导等几个方面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进行调整,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种干预的目的是巩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功能恢复[7-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满意度为100.00%(75/75),高于参照组的80.00%(6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94.51±3.45)分、左心室射血分数(61.45±7.75)%、6 min 步行距离(371.78±43.21)m 及HAMA 评分(10.21±1.71)分、HAMD 评分(10.01±1.73)分均优于参照组的(86.53±3.24) 分、(52.24±5.12)%、(312.12±75.57)、(14.12±1.21)分、(14.34±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干预可改善心功能和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且减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