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晶铭,杨一帆
(北京建筑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044)
太原是有着承东启西作用的重要中部工业城市,还是历史遗存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各时期诸多因素作用下,太原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布局,城市景观风貌均呈显著的演变特征。现今对太原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研究多着眼于某一特定时期,或处某一专项视角的片段性研究,对解放至今城市建设演变的整体性研究仍待推进。本文对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太原城市建设实际情况进行梳理,比对各时期的历史图集,归纳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布局,城市景观风貌建设的演变特征,探讨太原现代城市建设的演变规律及演变的主要动因。
1.城市建成区空间扩展速度
1949—1965年间,我国展开恢复性的城市建设活动,太原市城市空间迅速扩张,建成区面积由解放时的30km²,扩大到《太原市城市建设现状资料》(1965年)中的146km²,年平均扩展面积约9.7km²。1965—1990年间城市发展缓慢,建成区面积增至168km²,年扩展面积仅为0.88km²。至2000年建成区面积为177km²,平均年扩展0.9km²,城市建设仍几乎未有推进。2000年至今,太原再次掀起城市建设热潮,至2020年建成区面积高速增长至340km²,年平均增长约8.2km²。
2.城市空间扩展形态
新中国成立初城市建设以汾河为南北轴线,围绕其向外发展,初步奠定了以汾河为轴带拓展的方向。1954—1981年间,城市空间主要沿汾河东岸向南北延伸,1981—1998年汾河两岸均进行轴向、圈层扩展,而东面有山体制约,扩张受限,此阶段以西部扩展为主。1998—2010年南部建飞地式卫星城,城市空间向旧城外缘及南部郊区圈层扩展,2010年至今飞地与城区之间空地不断填充,城市空间主要沿汾河向南、北沿线式扩展。
从时间纵轴观察,太原现代城市空间扩展速度整体呈现出“快—缓—快”的演进特征,具有显著突变性。从空间上可得,城市空间扩展形态呈“轴向+圈层拓展—圈层+飞地式拓展—沿线式拓展”演变特征,汾河中心作用显著,中部空间圈层式填充扩大且用地逐渐紧凑,自然环境对其起到一定的引导和约束作用,城市跨越式扩张较缺乏,整体形态呈绵亘状。
在“一五”期间的1954年太原编制了首个城市总体规划,奠定其城市发展基本骨架,后又经历多次城市规划调整,本文分别选取1954年、1983年、2010年及2020年的太原地图进行对比,分析其各类建设用地布局的演变特征。
1.空间结构
“一五”期间“156项”在旧城外围选址,构成典型的“中间居住,外围工矿组团”的单中心圈层结构,虽20世纪80—90年代间提出“一主两副”和“一主三副”空间结构,但对产业和公共设施疏散作用不明显,实施效果不理想,仍未改变单中心格局相反却使之强化;如今太原已构建了“双城”的多中心空间结构。
图154 年五片工业区分布及工业用地布局演变图
2.工业用地布局
“一五”计划期间,太原随“156项”的选址规划了五个工业区,整体呈分片集中布局;20世纪80—90年代期间调整工业布局方针,二产向中心城区边缘外迁、新扩建,三产往中心城区发展,工业呈遍地开花景象;步入21世纪以来,不断进一步调整工业区空间布局,置换市中心工业用地,工业用地主要向城市边缘南部新区迁移。(图1)
3.居住用地布局
“一五”时期为配合工业建设,居住用地就近厂区安排,分片集中,如北郊迎新街地区、河西北部晋机厂地区等;之间经过一段城市发展停滞期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又掀起建设热潮,沿汾河两侧兴建住宅小区,中心城区聚集填充,虽有向旧城外围拓展趋势,但外围居住用地仍比重较低;21世纪,是太原又一大发展时期,居住用地布局重心显著朝新城及南部郊区发展。(图2)
图2 居住用地布局演变图
4.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
新中国成立初期公服用地未成体系地集聚于旧城区内,布局混乱;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将公服用地按小区级、居住区级和市级进行设置,向四周扩大了其用地范围,并不断充实旧城区内容,进入21世纪后公服用地全城大面积扩展并朝旧城边缘及新区扩张。(图3)
图3 公服用地布局演变图
空间结构呈“单中心—多中心”的特征。建国初的初次规划奠定了太原单中心空间结构,后期不断尝试向多核格局转变,随着对太原城市职能的认识愈加全面,在贯彻“多中心分散组团式”的布局原则下,现今转变为“双城”空间结构。
工业用地布局呈“城市外围分片集聚—全市域遍地分散—整合外迁”的特征。“156项”选址使太原形成“工业围城”的工业布局。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及太原的产业转型、结构升级,工业遍布全城,直至向新区建设,由“工业围城”逐步转变到“工业入园”的崭新时代。
居住用地布局呈“分片集中—集聚填充—郊区扩散”的特征。“一五”期间居住用地多随工业片区配套建设,改革开放后,居民生活质量需求提高,住宅市场掀起热潮,人口涌向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居住用地集聚填充,日趋饱和,之后居住用地渐向旧城区外围发展,向郊区扩散。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呈“旧城区集聚—全城散点分布—全市域均衡分布”的特征。太原公服用地从老城块状集聚的杂乱布局,逐步发展至遍地开花,最终渐成体系,新旧城区内外联动,展现出全市域相对均衡分布的特征。
1.自然生态景观风貌
新中国成立后太原在其山水格局基础上,不断完善自然生态景观风貌的构建,建立东西向城市生态廊道,打通东西山与汾河的生态联系,增设各级公共园林绿化节点。至今太原已初步形成“一轴、双区、三楔、多廊、多园”的生态体系。
2.城市汾河景观风貌
新中国成立初期初步确立以汾河为轴进行绿化的体系。后逐步规划了汾河带状公园,强化和完善汾河两岸的园林绿化,形成城市绿化走廊。1998年对汾河城区段进行综合治理,至2000年其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现汾河两岸渐构成一脉串六段、四心连四轴、五廊五节点的综合性景观走廊。
3.城市肌理风貌
20世纪50—60年代太原城市建设采用苏联街坊形式——行列式、周边式和双周边式,以双周边式为主要形式,路网为囲字型棋盘式。70—80年代太原对全市进行组团划分,兴建住宅小区,多呈行列式布局,路网走向综合化,密度增加。90年代至今建筑呈点、线、块状混合分布,组合形式多变,路网密度进一步增大。
4.城市工业景观风貌
20世纪50—60年代太原规划了五个工业区,功能分区明确,工业布置规整集中,厂区总平布局为西方古典主义构图形式,并产生了一批质量较高且具有时代特色的工业建筑,此工业景观持续多年,至2016年开始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具备规模效应和乘数效应的新型现代工业园区,形成城市工业景观新貌。
5.历史文化名城景观风貌
太原历史文化景观资源丰富,大量建筑风格多样的文物、历史建筑、传统建筑等留存至今,但新中国成立初期未得到关注。1991年太原被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但本时期太原以现代化建设为主,分散且为数较少的文物古迹与各种现代风格建筑混杂分布或被其埋没。2011年太原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始重视构建历史文化名城景观风貌,划定历史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但传统风貌仍屈居一隅。
太原城市规划运用其“一水、三山”的地理优势,对自然生态景观进行“点—线—面”的建设整治,汾河景观呈“城市绿轴—绿化走廊—综合性景观走廊”的发展特征,逐步构建山水格局、宜居城区的太原城。
解放后太原在苏联影响建设下,城市肌理规整且具有苏联古典主义特色,后随城市现代化建设逐渐变丰富,形成多元并存的城市肌理风貌,有着显著的文化及历史发展脉络。作为工业城市,从苏联援建时期的古典主义布局到现今成体系、成规模的工业格局均有体现,工业遗存丰富且原貌保存较好,形成新旧工业风貌并存的和谐景象。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历史区域辐射作用较弱,历史文化风貌特征延续欠佳且被现代风貌掩盖。
1.城市建设用地演变规律
太原城市扩展速度随国家发展及经济情况呈正比波动,扩展形态以沿汾河南北轴向连续拓展为主,东西受山体阻碍,扩张力度较小,向着“南移西进,北展东扩”、东西一体化及太榆一体化趋势发展。总之,城市用地扩展基本遵循外延连续式扩展规律。
太原作为我国重点中心城市,在首次总规下形成的太原发展骨架基础上,城市用地布局不断优化调整,由“单中心”转变为“多中心”空间结构,“工业围城”过渡为“工业入园”,居住用地及公服用地渐自成体系。基于国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加上旧城区用地的不断饱和,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如今居住、工业及公服用地向南、向新区外迁发展。整体看来太原城市定位转变较缓慢,城市发展较滞后,用地布局长时期处于内整阶段,外延调整较晚,现今不断巩固和发展“多中心分散组团式”布局,朝着功能融合、内外联动、宜居城区推进。
2.城市景观风貌建设演变规律
太原城市景观的演变始终以自身自然地理条件作基底,人工化地将山水环境置入城市格局中,再探索实践构成一套完整体系。城市景观格局始终保持着山水轮廓有机延续、城山相依相容的演进规律。
太原是拥有丰厚历史背景的文化古都,城市风貌朝着塑造城市形态特色同时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方面发展。但太原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关注较晚,历史文化风貌规划深度不够,且规划和保护实施的衔接有着滞后脱节现象,在现代化建设中其历史文化风貌与现代风貌混杂以致埋没。综上,其景观风貌在各类因素作用下呈现出延续、协调、适应、更新的规律,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而言,传统风貌与现代风貌产生矛盾,城市风貌展现的仍只是时至今日现代之景。
1.地理条件因素
太原自然地理条件优越,东、西、北三面峰峦叠嶂,汾河一水中分纵贯南北,汾河成为城市发展轴线,山体的约束是太原“南移西进”发展趋势的影响因素之一。且自然资源富饶,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有利资源条件,是太原发展为重工业城市的物质基础。
太原处于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结合部,有着承东启西、辐射南北的作用,其区位优势是推动其空间扩展、城市用地功能布局优化调整的重要因素。
2.经济影响因素
新中国成立初国家为恢复经济展开了以重工业建设为主导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城市扩展迅速,后国家政治动荡,经济发展受阻,城市扩展出现休眠现象,改革开放后,经济日渐回暖,城市建设也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人口规模的激增,城市扩展形态呈现内整外延的趋势。可见,经济因素是城市用地扩展速度和形态演变的根本动力。
3.国家政策方针影响因素
新中国成立初在“一边倒”地“以苏为师”外交政策下,我国仿苏联编制“一五”计划,太原被定为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城市,城市建设以工业为主导。太原被批准为内陆开放城市后,城市性质对省会职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城市综合性加强,居住用地在住宅制度改革下形成组团式布局,公服用地渐成体系,工业用地在“退二进三”方针下呈外迁趋势。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后,太原城市性质着重强调对区域的辐射作用,城市规划首次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单中心变为多中心结构。产业政策进行调整,工业采取“退城入园”等发展战略,摆脱工业围城格局,太原城市建设朝新区快速发展。
4.规划建设理念影响因素
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太原编制了第一版以苏联规划为蓝本的总规(54版),深受苏联古典形式主义、“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功能主义、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规划思想影响,构成特殊时代的城市肌理风貌、工业景观风貌及历史文化风貌。1979年中美建交,规划开始受欧美思潮影响,81版和98版总规中城市建设考虑居民现代生活多种需求,在关注“生产”基础上增加了“生活”,建筑建设朝“全球化”发展,城市风貌焕然一新。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太原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以新区域观为主导思想完成了第四版总规,适应当前太原社会经济发展和吻合城市发展新趋势,为太原长远合理发展创造条件。
5.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因素
太原是一座有着2500年的建城史且文化发达的古城。在20世纪50—90年代均对太原历史文化保护和其价值认识不足,直至21世纪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才受到关注,展现历史文化记忆的景观风貌规划建设受到重视,公布保护多处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将保护和延续太原历史文化提到了新的高度,但实施效果差强人意。
太原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经历多阶段的城市建设发展,逐步优化了城市空间布局,完善了城市功能,构建了特色城市景观风貌,形成了今天的锦绣太原城。随各时期的不同规划建设任务及目标,城市建设具有显著演变特征。本文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状况,归纳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布局,城市景观风貌的演变特征,对太原现代城市建设演变的规律、促进城市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太原每个历史时期城市建设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还具有多重价值,希望通过对太原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研究,对城市保护的再认识,为城市的保护提供新的切入点,开启能够延续历史且开拓创新的城市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