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锐
(云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昆明 650500)
云南民间有在自家屋顶或门头正中摆放瓦猫的风俗,用以驱邪避祸、求财纳福、扶正风水等。瓦猫在云南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大多以传统的陶泥工艺雕琢,制作的泥胚经由土窑(或砖瓦窑)高温烧制而成,广泛分布于云南省的大理、丽江、剑川、曲靖、鹤庆等地区及昆明周边,即主要分布于汉族和彝族、白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地区。
瓦猫的形象源自于农耕时代的人们在图腾崇拜时对大自然中猛兽的尊崇,人们把老虎当作是一种来自于自然但又超越自然的神灵,是一种强而有力的象征。作为虎图腾的瓦猫蕴含了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人们将瓦猫置于屋脊上用来驱鬼除怪,或安置在门头上用以保护自己的家园;由于其蹲于屋脊上形似家猫,又因猫和虎在民间传说中的特殊关系,加之,猫的形象跟老虎的形态相比,在人们的心目中更有亲和力,所以在大多数地方,人们把这个镇宅驱邪的灵物统称为“瓦猫”。
人们普遍认为,瓦猫要想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达到期望的效果,放置瓦猫前须由通灵的专门人士举行神秘的开光仪式,巫师或道士通过宴请神灵、滴鸡血的开光仪式让瓦猫复活,只有开光后的瓦猫才拥有驱邪佑吉的神奇能力。瓦猫的开光仪式是民间自发的宗教活动,其实质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巫术仪式,巫师将虎猫的图腾形象赋予大自然的神秘力量,施以法术,从而达到将瓦猫作为偶像进行神化的目的,祈求给民间百姓驱邪免灾、求得安康,保佑民间百姓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在安放习俗上主要是与传统的建筑或风水学相结合。瓦猫有寓于虎的特点,大多通过屋脊兽这一方式广泛分布于民间传统建筑的屋顶、屋脊等之上,一般被安放在屋脊的正中央,取虎的王者至中、中正无邪的文化传统,具有辟邪镇宅、求吉纳福的功能。《荀子·大略》中说:“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礼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可见非常符合中礼辟邪的中国民间辟邪文化原理和文化传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辟邪”:“避免或驱除邪祟。一般用做迷信语,表示降伏妖魔鬼怪使不侵扰人的意思”;“辟”被解释为“排除”,同“避”;“邪”,指“不正当,不正常,……迷信的人指鬼神带来的灾祸”。云南民间确信瓦猫有辟邪功能,倘若某家大门敞开,面朝着田野,为了防止游魂野鬼窜入家中,房头上必会安置瓦猫;假如某家屋内连续失火达两次以上,必定认为是没有宴请安放瓦猫所致,所以必须及时补放瓦猫。瓦猫不仅作为屋脊兽有驱邪的功能,如果被安置在门头同样也能驱邪捉鬼,这其实是继承了自唐代以来民间在大门上张贴秦琼和尉迟恭年画的传统,即通过替代门神或财神的方式矗立于各家各户;只有少量的瓦猫作为小型的家具装饰物存在于民舍屋内。
瓦猫的形象与建筑学造型和风水学说相结合,在云南民间被放置在传统建筑上或屋内,作为民间宗教中的偶像崇拜物,被视为人们和神明沟通的桥梁,人们期望通过敬拜瓦猫这一人们自创的偶像达成驱邪、祈福、招财的目的。
蹲于屋脊上的瓦猫,矗立前肢、头首上仰、耳朵直立、怒目圆睁、张开血盆大嘴,仿佛要威慑一切邪恶的势力不敢来犯。这样夸张狰狞的形态特点,几乎为所有民俗地区瓦猫造型的共同特征。
但是,因为各个民族拥有不同的民俗,确切地讲,因为各民族对瓦猫功能的需求不同,造成了现实当中瓦猫的繁多形态。最常见的瓦猫形态是大理鹤庆的瓦猫(图1),制作精细、生动活泼,一张极为夸张的血盆大嘴是其整体造型的突出特征;剑川的瓦猫像留胡子的巫师;曲靖的瓦猫手扶八卦图傻傻地立在那里;而楚雄彝族的瓦猫头上刻有“王”字,身上涂有鱼鳞纹,背部有龙尾一样的突起;昆明汉族地区的瓦猫一般体态丰满、憨态可掬;有些汉族地区出现了单纯用瓦猫的头垒起来的瓦猫塔;有的给瓦猫加做了天使一样的翅膀,其灵感来源大概是模仿了西方宗教文化中的某些造型。(图2)
图1 大理鹤庆县屋顶上的瓦猫
图2 造型颜色各异的瓦猫
瓦猫的颜色受烧窑前的土质和温度的影响比较大,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在于烧制瓦猫时所选择的是土窑还是砖窑。土窑曾是烧制瓦猫的主要方式,由于云南属于红土高原,土质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在土窑中经过700℃~800℃或更高的温度烧制,使得瓦猫呈现出象牙黄、土红、紫色甚至橙色等多姿多彩的颜色。如今,由于土窑数量大大减少,当没有专门的土窑来烧制瓦猫的时候,人们会把泥塑的瓦猫安置在砖瓦窑中随瓦片一同烧制,这就使得大量出窑的瓦猫呈现出与瓦片一样的青灰色或者淡青灰色。因为用如此方式烧制的瓦猫数量庞大,使得后来青灰色被认为是瓦猫最正宗的颜色。
瓦猫因为名称含义源于虎,所以在入窑烧制以前,在虎头上刻上“王”字,身体上划上虎一般的条纹就显得很普遍,成为纹饰方面常见的特征。另外,所添加的纹饰大多由本民族所强调的民俗特点所决定。例如,汉族的瓦猫怀里抱着道家的八卦图案;纳西族的瓦猫被烧成土红或紫色之后呈现出来的是浓重的色彩和简练的星月般的线条;彝族的瓦猫仿佛被附上了本族的传说一样,成品瓦猫身上居然被刻上了精细的鱼鳞纹;有的宗教化的瓦猫,居然被插上了天使的翅膀,身上被刻印了鸟儿羽毛一般的纹饰。
所以,瓦猫艺术特征的每一方面都能反映云南民族地区民俗文化多样性的特点;但是不管其造型如何多样化,色彩如何丰富,纹饰如何繁复,都脱离不了民间赋予瓦猫“祈福、驱邪、纳财”的价值本质和文化内涵。
瓦猫作为一种驱邪纳福的民间艺术符号,成为民间祈福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云南农村牢牢地扎根了。但是,随着农耕文明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取代,瓦猫原有的民艺概念正被信息社会和多元文化分解着,变得原义模糊,形态混杂。
一方面,瓦猫就名称而言,本应根植于猫和虎本身的图腾形态含义。因其在各民族之间有广泛的分布,所以对瓦猫的说法和流传的故事各不一样,让它本身的名称含义受到曲解、甚至产生歧义。比如说,有的民族把瓦猫称为“四不像”,因为“四不像”和“狮不像”谐音;但是不像狮子的说法并没有强调瓦猫的猫性或者是虎威。第二种说法是,瓦猫是似虎非虎、似猫非猫、似狮非狮、似狗又与狗不同的“四不像”,使得瓦猫在人们心目中的核心形象变得更加模糊不清。另一方面,为满足民族地区人们心灵上的不同需求,瓦猫形态变得多种多样,已曲解了原来图腾形态中猫和虎的形象,从而使得瓦猫的形象在当今信息社会当中完全依附于人们的主观意向,原有的形象和概念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怪异,原有的艺术形象和视觉美感大大降低。在民间,瓦猫手工艺人们常模糊瓦猫的核心形象,各自创作的瓦猫在造型、颜色、风格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特征,用以满足人们各种心理需求。有位瓦猫民艺专家提出:“瓦猫只适合在民间以草根的方式存在,不能离开云南农村这个特殊的民俗环境”。这无疑限制了瓦猫固有的祈福概念的深化及核心价值的拓展,忽略了瓦猫形象用于家居装饰、旅游纪念品等产品开发的可能。
近年来,以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为首的一些科研院所,曾提议对瓦猫这一民俗符号进行形象设计,提出了一些明确的思路和对策,一方面指出要通过保护瓦猫窑现场或瓦猫民艺传承人等方式保护瓦猫原生态的民艺形式,培养和延续其传统手工艺的精髓;另一方面,对传统瓦猫的形象进行了艺术领域中各类形式的探索,以及挖掘瓦猫个性的再设计。
当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瓦猫形象的设计当中,本身所包含的祈福驱邪的核心文化内涵、传统形象特点并没有得到深化提升,设计的形象缺乏深度和广度,加之缺乏正确有效的传播推广方式,留给人们的印象并不鲜明深刻,在大众当中的知晓率、认可度、美誉度并不高,推广销售呈现贫弱的态势。可以说,瓦猫的这些创新设计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的、彻底的突破,总体来说瓦猫的形象设计目前还处于一种探索阶段。(图3、图4)
图3 云南师范大学设计系教师作品 作者:孙锐
图4 云南艺术学院学生作品
如何在保留瓦猫根本的文化内涵、艺术特征的基础上,经过成功有效的形象再设计,创作出具有品牌效应、叫得响名号的瓦猫作品,使其应用范围得到拓展,以瓦猫为核心元素的产品得到推广和市场消费者的接纳认可,使其在当今时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从而真正以开发式保护的方法使其艺术生命得到传承、延续并发扬广大,本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要对当下人们的心理和消费需求进行深层次的分析,重新认识市场对于瓦猫产品的可能需求,深入思考和挖掘当下人们在喧嚣、快节奏的商品物质世界中,内心对“平安”和“幸福”等永恒话题的需求,从而拓展瓦猫的市场空间,扩大使用人群范围。例如,瓦猫作为具有辟邪祈福招财的民间艺术品,除了可以用于建筑上,也可以运用在家居装饰品上。就如北京的兔爷一样,不仅样子可爱美观,而且请到家里,也被认为有吉祥如意的寓意在里面。
2.在瓦猫的再设计中,需要充分掌握艺术设计理论和技巧,在保留和提取民间瓦猫传统的精神内涵、文化价值、造型特点的基础上,对瓦猫的核心概念和文化内涵进行科学、合理、精准的定位。
3.深度拓展和延伸瓦猫文化核心概念,对瓦猫形象进行再设计,创作出瓦猫经典作品和产品,并打造瓦猫艺术作品和产品的品牌。在保留瓦猫“驱邪、平安、祈福、招财”的价值内涵、核心效用、造型特征的基础上,对瓦猫的核心形象进行再设计,动用有效的市场运作,打造“新瓦猫”,使得瓦猫形象更多地被人们所认可和消费,最大程度被当今的人们接受,成为时代性的经典文化符号和美誉度较高的时尚“宠物”。
下面以一款经典而成功的平台玩具的设计推广为例,来探讨瓦猫艺术形象可能的发展思路。图5是以潮流品牌LEVVV合作的一个名为v仔的平台玩具,他完全是在以“Valuable价值+Victory生命力+Vitality精神=V仔(V BODY)”为核心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设计。V仔的形象,象征了一种顽强的精神,一种即使身处困境,依然奋勇直前的生命力!其创新成功的卖点是:把当下时尚、前卫、年轻人需要尊崇的核心价值观念,集中地投放在一个玩具化的产品模型上,并成功打造了“V仔”这个形象。
图5 ”V仔”的形象设计
以上案例,完全围绕自己所包含的核心价值,蕴涵了时代的精神,是玩具和卡通物创新设计的成功典范。同样,瓦猫也可以在保留“驱邪、平安、祈福”价值内涵和造型艺术特点的基础上,采取在全社会进行征集设计的方式,进行创新再设计并取得成功。
笔者认为,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应该使瓦猫的运用不再局限于建筑这一载体、祈福驱邪这一功能和民间这一土壤,而应该精确提炼瓦猫艺术形象的核心概念和价值,在此基础上对瓦猫形象进行再设计,拓展其应用范围,让其能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更多人群中得以运用。如,在使用的载体方面,除了建筑,也可用于日常生活用品、家居装饰品、旅游纪念品等方面;在功能上,除了祈福驱邪,也可用于纯粹的艺术审美或实用功能。从而使其内涵和外延都能得到延伸,其形象和倡导的价值观能被更多人认同,实现与时俱进。
图片来源:
图1、2、3、4、5 来源于自己原创设计或者拍摄制作;(其中图3为笔者在自己论文的理论基础上,“原创”设计的瓦猫作品,并获得省美协举办设计竞赛的优异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