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颖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1620)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plan put forward at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It provides an effective guiding ideology for China,a big agricultural country,to solve the“three rural”problems and provides a direction for the people to work and share the fruits of development together.At present,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is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and the urban-rural development is unbalanced,especially in Shanghai,a super-large city with population import type,the urban-rural population structural problem is more prominent.Therefore,they are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in rural communities,determin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rural communities,study how to optimize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rural communities,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rural communities,rationally plan and utilize land space and attract young people to invest in new rural construction.
自乡村振兴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学界已经有大量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成果。一是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乡村内部的体制机制问题的研究,主要旨在分析如何通过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构建乡村建设的内生力量[1]。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才振兴,人口凋零是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因素,城镇的快速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崛起促使乡村地区劳动力持续向城镇转移,就业非农化,分散了乡村地区的人口和规模,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导致乡村产业难以转型发展,加大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乡村劳动力人口不断向城镇输出和转移。乡村人口结构呈现老年人群体居住比例高,年龄结构老龄化,老年人成为乡村社区常住人口的主体,老年化的人口结构不但抑制了乡村经济发展,而且同样给乡村的治理带来困境。经济因素是影响乡村人口结构失衡的重要因素,城乡经济水平差距是人口结构失衡,人口老龄化空心化问题的主要因素。必须加强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改善农村就业环境,吸引鼓励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回乡就业创业,通过培训或再教育方式加强对传统农民的技能培训,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促进新农村建设。二是注重乡村振兴外部产业的振兴,主要从外部体制的视角聚焦乡村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以及乡村生态环境的建设,比如发展乡村体育旅游、乡村文化旅游等。
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人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人才尤其是具有专业技能的农业人才对于农村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乡村内生力量的激活以及外部资源的供给,只有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才能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实践中,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乡村治理,人力资源是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的文献研究逐渐增长,尤其是围绕培育新型农民、乡村社区人居环境建设以及乡村产业发展等,但缺乏针对人口结构的探讨,社区作为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开展研究的基本点。目前中国农村人口普遍出现年龄上老龄化、性别上女多男少、高学历人才少、人口空心化的现象。要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要如何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只有建立人才资源体系,实现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构建乡村发展新机制,才能服务乡村振兴,激发乡村经济可持续[1]。增强新型农民职业培训是提升乡村发展能力最为有效的方式[2]。
上海作为人口密集的超大型、人口导入型城市,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形态呈现出中心城区、半乡村化和乡村的三元城市结构[3],城市成熟的产业经济不断吸引着乡村劳动力向市中心聚集,总体呈现出一种“大城市,小乡村”的城市空间格局,城市经济越发达,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越大[4]。除此之外,城镇化发展不断挤压着农村发展的空间,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制约着农村产业的转型发展[5]。
目前上海乡村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空心化的特征。至2017 年上海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上海城镇常住人口2 120.88 万人,乡村常住人口仅297.45万人。从人口素质结构分布来看,人口素质分布呈现地域分布不均匀,产业结构密集的核心区和近郊区对于高素质专业人才吸纳能力强,而乡村地区高层次专业人才相对分散或者几乎没有,尤其是现代农业经营人才十分匮乏。从常住人口年龄结构来看,少儿和老龄人口偏低,劳动力人口较多。劳动力人口年龄组占人口结构比例较多的原因在于外来劳动力的引入,但是只观察上海户籍的年龄结构,劳动力偏向35~59 岁年龄组,劳动力人口趋向老龄化,上海户籍人口的年龄结构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少子化老龄化趋势,郊区老龄人口的增长已经远远超过中心城区。从人口密度分布,面积越小的区域人口密度越高,外来人口多分布于市郊结合、发展较快的区域。由于自然人口增长率逐渐减少,户籍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本地户籍人口难以支撑城市建设发展,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刚性需求,需要引入大量的外来劳动力助力城市发展。
综上所述,上海城市和乡村人口无论是在人口分布、人口素质、年龄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程度,乡村地区都远远落后于城镇。为了更实际地了解上海乡村社区的人口结构情况对上海C 区B 村的人口年龄结构、人口素质等情况抽样做了一个调研问卷分析,回收有效问卷200 份。B 村紧靠通往市区和江苏的陈海公路,现有本村人口2 734 人,外来人口283 人。
本次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200 份。调研通过对受访者的年龄、性别和学历的统计数据对该调研地区的居住人口的年龄、受教育情况做初步了解。从上数调研数据来看,随机受访者中女性比例略高,随机受访者年龄组大多介于18~50 岁之间,受访者为中年人群的更多,通过走访调研发现18~30岁年龄组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更高,从受访者学历来看高中以及初中和初中以下学历占比较大,且多数集中于中老年受访者,所占比例超过了50%。居住社区中老年人口较多,家中青年劳动力都选择在城区工作就业或者迁移至近郊生活居住,在家庭人口构成中,老年人口比例很高,以户为单位一个家庭至少拥有一位65 岁以上老人。从该地区的整体调研情况来看,村庄常住人口多为中老年人,青年劳动力人口流失严重,对外来人口的吸纳能力比较有限,村庄人口结构老龄化,乡村的建设和经济振兴的人才队伍和资源比较缺乏。
表1 上海C 区B 村人口调查分类数据
从目前的人口结构问题来看,实现乡村振兴缺乏足够的人才支撑。上海的户籍以及外来老龄人口逐步扩大,根据官方预测到2030 年上海常住人口老龄化率可达到19.2%。由此推测,大量人口外流的乡村地区老龄化程度会更高。乡村社区人口老龄化导致乡村振兴的人才匮乏,缺乏推进现代化农村经营人才,现代化农村的建设以及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量人才的聚集,由于农业本身可获利益相对较低,人才和投资不会主动进入,导致乡村人力资本的缺口巨大。乡村振兴需要依靠产业振兴,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多数就业者的首选,这进一步导致农业人才的缺乏,乡村社区人口结构老龄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了更大的阻力。同时,老龄化的加快会导致城乡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产业振兴、农村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径[6]。但是乡村地区资源相对有限并且较为分散,乡村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基础服务设施落后,相比二、三产业农业收益较低与劳动者就业期望不匹配,吸引不了外来人才和资本的导入,本地青年人才有大量外出寻找工作机会,产业结构优化缺乏足够的人才力量支撑,造成了产业结构的发展受到制约,地区就业结构失衡。
乡村社区劳动力结构素质整体不高,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本地人多为中老年人,数量不多,大量农用土地转包,所以外来劳动力逐渐成为农业从业者的主要人群,外来劳动力的流入支撑了许多经济产业的发展,缓解了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缺失问题,但多数外来从业者学历同样相对较低,低技能的劳动者群体无法满足市场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利于实施乡村产业结构融合,不利于土地资源的集中利用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建设现代化农村以及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产生阻碍。
单一的产业经济不足以完全支撑乡村产业的复苏,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也日益多元,乡村经济也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衍生出一些新兴的产业经济,比如乡村旅游、电商经济等,这些新兴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专业人才的规划和发展建设,以及需要引导农民也参与进来,这样产业经济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产业经济是吸引人才的主要方式,想要长久地留住人才需要依靠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政策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上海乡村的产业结构在逐步调整,乡村地区开始承接越来越多的城市资源[7],很多的中心人口也逐渐在向郊区迁移,但是由于郊区产业发展长期与城市建设脱节,人口规划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协调并进,仍然按照惯有的按人口总量配置周边基础设施,没有根据现在的居民的空间分布、年龄结构及时调整,社区周边基础设施的缺乏,包括学校、医院、养老院、交通、购物娱乐等,产业结构分布不均、缺少就业机会,难以满足居住在郊区人群的日常生活需求,导致产业规划和人口布局不相匹配,郊区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交通、就医和生活不够便利。上海大部分郊区和市区之间缺乏轨道交通,其他公共交通也十分紧张。由于路上的拥挤、耽搁的时间、消耗的精力、增加的交通费用,医疗和生活之不便利,员工生活的压力和风险增大等等原因使人户分离的现象日益加剧。
良好的乡村治理秩序是公共服务供给的支撑。除了人户分离现象之外,人口结构的失衡给乡村治理也带来了诸多困境,乡村干部队伍老龄化,对于乡村的公共服务供给和乡村建设规划模式比较固化,难以引入乡村社区外部社会资源,激活乡村社区内部资源,提升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性和精准化。公共服务的提升一方面通过扩大内需拉动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8],另一方面提升社区吸纳外来人口的吸引力,特别是在交通、医疗、教育、养老等与个人或家庭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
要完善青年人才培育体系,努力提高乡村建设队伍的素质水平。人才的最主要来源是高校,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可以通过村社区和高校联合培育的模式向乡村输送精英人才。第一,可以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培养青年农民的职业技能素养;第二,通过高校的教育激发更多大学生投入乡村建设,包括参与乡村社区基层管理、利用自身知识技能推广现代科技农业技术等;第三,高校联合培养模式更加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精准化,按需求培养。通过乡村社区和高校联合培养可以最大程度地为乡村社区输送优质的人才,缓解人力资源流失问题,解决乡村人力资源缺失问题。作为政府要加大乡村教育资金的投入,引导更好的教育资源向乡村聚集,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学校、师资队伍等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从根本上提升乡村地区人口素质。
要改善乡村社区的人口结构状况,首先最重要的是要留住本地人才,对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员在政策上能够提供保障支持,除了基本保障之外给予农民适当的补助,对于困难农民进行帮扶,补短板,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注重培育现代化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开发乡村旅游等绿色经济产业,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宜居环境,也为在推进城镇化中被征收土地的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乡村精英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整合更多的就业平台,建立专业培训机制,对于部分农民进行免费的专业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助力现代化、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建设。除了采用人才引进落户政策之外,还应该拓宽人才引入范围,根据不同区域乡村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引入与该区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专业人才。融合外来劳动力,促使其成为新型农民。一方面通过培训培育和挖掘人才,另一方面要提高乡村现有技术人员的薪资待遇,留住人才。除了对于农民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之外,还要鼓励大学生进乡村就业创业。国家制定这些政策不能作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过渡性政策,而应当把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为乡村留住人才。完善创业相关措施,提供各种创业优惠。扶持一批农村青年企业家起示范带头作用,带领农民投身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除了采用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回流,政府还应该给人才搭建发展平台,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激励其积极投入建设现代化农村。
城市产业的合理分布能够有效地缓解中心城区人口聚集问题,引导人口向近郊和远郊乡村分流,要鼓励新型企业向郊区转移,出台优惠政策,构建郊区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大力发展具有乡村特色的产业经济,缩小城乡差距,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强乡村社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能力。虽然乡村正在逐步承接城市的资源,但是乡村资源相对碎片化,特别是土地资源有限。一是要鼓励乡村青年回乡创业就业;二是依据乡村社区文化特色着力发展乡村第三产业,比如开发乡村旅游、建立各种农业合作社、电商经济等,可以提供更多的多元化的就业岗位,形成多元化的乡村经济,同时促使农业产品生产流通与服务相匹配,使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化农业等来优化乡村产业结构。
居住环境是提高乡村社区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相比乡村中心城区的基础设施更加发达更容易吸引人才入驻。首先,通过加强乡村社区人居环境,给青年人才提供更好的生活居住环境,才能留住青年。其次,乡村社区老龄化日益严重,养老问题也是乡村社区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除了从体制上完善乡村养老制度之外,养老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打造宜居社区的重要环节。第一,要加强乡村社区周边医院、养老服务设施和学校的建设,通过和市区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相互对接,改善乡村教育和医疗设施落后的状况,提高服务质量,尤其是要加强社区医疗卫生建设,解决乡村社区居民看病难的问题。第二,要加快社区周边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目前在市郊公共交通系统远不如市区发达,公共汽车每辆间隔至少二十分钟以上,地铁站的距离更远,去往市中心的路程时间都很长,给社区居民出行带来不便。要促使人才向郊区乡村扩散,必须在乡村建立起完整的交通体系。第三,要推进农业现代化,美化乡村环境的重要基础资源。注重居住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塑造环境优美、特色浓郁、富有时代感的郊区新城镇。要依据乡村社区特点对其改造建设,既美观又能丰富村民生活,比如建设绿色花园长廊、生态公园等,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第四,要注重乡村精神文化建设,激发乡村社区活力。虽然各个社区村落都有各种文化活动,但种类单一,居民参与度不高,通过村党委、村委会牵头,加强社区服务,满足居民各种文化需求。在推进现代化乡村社区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保留乡村特色,提升乡村文化建设,繁荣乡村文化,有利于村民文化素质的提升。建成管理民主、生活富裕的新型乡村社区,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强乡村社区吸引力。最后,要继续推进乡村社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乡村人口流失造成部分乡村社区人口空心化问题突出,这极大地降低了乡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激发乡村活力。
地域经济发展状况差异大,城乡人口差距悬殊,尤其是乡村地区收入低、产业分布与当代劳动者就业意愿不相适应,大量劳动力人口从居住地流出,对外来劳动力吸引力弱,单向人力资本流出使得乡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远高于中心城区,出现了人口素质低、就业结构失衡等问题,乡村社区发展动力不足,缺乏吸引人才居住能力,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支撑产业发展,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难以推广,农业人才匮乏对于产业结构融合发展产生阻碍,缺乏专业的乡村基层干部队伍,乡村社区管理和服务无法与现状相适应。这些问题延缓了现代化农村建设的进程。
乡村振兴的核心就是人,人是第一资源,留住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这需要各方的共同参与,政府主导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健全体制机制,鼓励人才投入乡村建设,通过合作的方式开发培养相关人才,对地区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发展现代可持续农业,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时也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优化社区居住环境。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继续推进,城乡收入不均、教育资源缺乏使得乡村劳动力流失,导致乡村社区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如何建设以及谁来建设,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农民才是建设新农村的主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的青年人才。因此,必须重视城乡人口不均衡问题,通过政府相关政策扶持,采用乡村社区与高校联合培养的方式为乡村建设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基层人才,鼓励大学生在乡村就业创业。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建设更良好的社区居住环境。建立农民专业培训体系,提升职业素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缩小城乡收入水平差距,为乡村社区的发展注入更多新的活力,缓解中心城区人口过于集中,促使城市持续稳定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