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伟娟
吉祥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普遍产生的现象,表现了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求。拥有悠久历史并在新时代仍较为人所关注的紫砂壶艺术也将吉祥文化当作创作内核之一,在保持雅致的古典美基础上流露出贴近人心灵的温情感。“提福纳瑞”这件作品可以说是相当形象,创作巧妙地运用作品的造型结构将福瑞之意融合进去,更能显示出中国吉祥文化之丰富和紫砂壶工艺的多样。作品的整体设计又是极为简约和大方的,呼应了紫砂壶艺术始终坚持的清雅与脱俗之美,既使人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出紫砂壶造型、工艺等特点,又凭借带有吉祥色彩的主题令人倍感温暖与喜悦,这恰好印证了紫砂壶艺术对于人们情感自始不变的关怀,深刻说明了紫砂壶艺术能够流传百年而不衰的原因。
这件作品从整体上看便一目了然,没有过多华丽的装饰,较为简约和朴素,尤其是其所运用的泥料,极为低调和古雅,更带给人安定踏实之感。壶通体为较深的棕红色,较低的明度使泥料色彩看上去尤为醇厚,有一种来源于大地和古代的博大与悠久。泥料细腻无瑕,温润非常,保证了壶表面的干净顺滑,达到了紫砂壶最基本的泥料要求,也能从触觉上使人感受到紫砂壶的美感。中国人常说“平安是福,平淡是真”,此壶泥料谈不上有多么华丽,但却能给人以真诚、安心之感,这便是一种福瑞了。
壶的造型结构设计以圆形为主,一方面这是紫砂壶及其他中国传统陶瓷茶壶创作最常用的造型,其稳定性与实用性早已得到检验,运用这一造型具有继承感;另一方面,圆形是中国文化中的吉祥图腾之一,通常象征圆满、团圆等意,是一个明显的吉祥符号,运用这一造型就能比较直接地表达作品的主题与内涵。壶身略扁,直径较大,看起来像一个扁陶罐。上部的宽度要明显大于下部,以顶部最宽,向下则渐渐变窄,形成底部的圆形平底。筒身平整略带弧度,壶肩部最为圆润,有开阔之气度,又具端庄优雅之美。
圆形壶盖厚度适中,其与壶身造型相比是更为平面的圆形。壶盖的直径与壶身直径构成了一定比例,这样整体看上去作品才能有分明的层次和统一感。壶钮也为扁圆形,镶嵌在壶盖中央,精致又实用。传统的一弯嘴镶嵌在壶身一侧,短小精悍,微微突出的底部可对出水进行缓冲。创作在壶身、壶盖与壶钮上均用纹线加以装饰,使作品呈现出节奏美,空间效果与层次效果亦有所增强。壶肩部下方有一条立体圆线环绕壶身,壶底部同样运用了这种圆线,实现上下呼应。壶盖山的纹线则更虚,保证壶盖顶部的平整。壶钮中央的纹线也具有立体效果,这样上下之间的虚实结合就使作品的个性得到了强化。
壶的造型及装饰设计表达的是“处处有圆”,代表壶中包含了各种美好的祝福,配合古雅的泥料,这种祝福就很显真诚,展现了“纳瑞”之美。
提梁是紫砂壶创作中常用的设计之一,相传由大文豪苏东坡所开创,所以这一设计具有文人趣味。此壶中的提梁设计是比较独特的,对于提梁自身的造型,创作运用的是传统的圆线,整体呈方形,两侧连接在壶肩部。提梁的独特之处是柔软灵活的曲线,壶嘴一侧的竖梁蜿蜒向上,对侧竖梁的弧度则较大,至顶部自然转向连接另一侧,线条微微延伸出一些,好似线条还在继续前行,这也是对作品整体空间的一种延伸。提梁首先展示了紫砂壶中的曲线美,高耸的提梁打造起来本就具有一定难度,再打造出弧度就更考验了创作对线条的控制,提升了作品的工艺水准。
提梁将这一壶满满的福气“提”了起来,当人们运用此壶时便会有“提福”之感,从而获得作品的美好祝愿,心生喜爱与欢乐。到此为止,创作对“提福纳瑞”的表现已经相当具体了,在此基础上,创作还对紫砂壶的高雅性进行了强调。在壶肩部,创作运用陶刻技法刻出了几个清晰的文字,使作品更具高雅文化的意境,满足人们陶冶情操和提升格调的需要,展示了紫砂壶装饰工艺的丰富性,融合紫砂壶艺术之“本性”与吉祥追求,用这纳瑞一壶为人们送去满满的福气。
“提福纳瑞”这件作品传统、精致又饱含真情,继承并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吉祥文化,看似简单的造型体现了紫砂壶高超的工艺技法和匠心精神。本文从“纳瑞”与“提福”两个方面说明了作品的艺术特征,揭示了其中的吉祥追求。在紫砂壶艺术的带动下,中国传统的吉祥之美也将再度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