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菲
宜兴紫砂壶的发展至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兴盛发展于明末时期,在茶文化与文人的推动赏识之下,紫砂壶逐渐从实用的泡茶器演变成了具有艺术性的紫砂工艺品,渐渐地就成为了一种古老的传统技艺与文化,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流传至今,历久弥新。描绘宜兴紫砂壶的诗句非常多,“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也是说明了宜兴山水环绕、物质富饶,自然风景优美,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原创紫砂的灵感与创作,对于紫砂花器的创作一直以来都是怡情于自然,且又寄情于紫砂,今天说的这把紫砂花器“岁寒三友”壶就是结合了大自然与情感感悟的一件优秀的紫砂作品。
《岁寒三友》
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借物抒情,都喜欢用自然界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就比如古代的那些诗人都喜欢借用自然界中的竹子、青松、梅花来写诗,紫砂艺人们亦是如此,也是用紫砂技艺的表现手法将这些自然界中坚毅挺拔的青松、挺拔多姿的翠竹和傲雪报春的梅花来表达自己精神境界的追求与高洁理想的品格。这三种植物虽然不是同一科,但是三种植物都有着相似且出色的高洁品质,这三种植物都生长在严寒之中,从古至今都被人敬仰,也被誉为“岁寒三友”,来表达出忠贞不渝的友谊。这把紫砂花器取名“岁寒三友”,顾名思义就是以松竹梅作为创作主题,以岁寒三友的文化意蕴来表达出对品格崇高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这把紫砂花器“岁寒三友”壶的整体造型与装饰都是用了自然造型形态以写实的手法来装饰其中,细节之处到处充满了感染力与生命力,体现出现代审美的情趣,也不断表达出匠人对岁寒三友高洁品质的敬佩之情。岁寒三友把松树的苍劲、翠竹的清逸、梅花的高洁,这三个植物每一种都有着独自鲜明的特色,把三种植物都安排在一把壶的合理的位置,整器装饰恰到好处,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官享受,在细节方面的描绘更是锦上添花,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力与感染力。这把紫砂花器“岁寒三友”壶整体造型蜿蜒崎岖,制作难度显而易见,非常大,需要精湛的紫砂技艺,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将这把紫砂花器“岁寒三友”壶的各个细节部分塑造得更加具有活力。这把壶把细节之处处理得非常深刻到位,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花器刻画,把松枝、梅花、竹子都作为相应的装饰,把这把壶的活力与自然展现得淋漓尽致,壶嘴是竹节的样式,壶把是梅桩,蜿蜒有力,刚劲的梅桩尾部分支出来的枝枝梅枝与朵朵梅花落到壶身,花开数朵,形态曼妙;壶身的装饰又以梅桩瘿节作为装饰;松段作为壶钮,处处展现出这把壶的刚劲有力。这把壶的壶流把每一处都恰到好处,不拖泥带水,布局合理,各个细节部位都互相呼应,得体自然,刚柔并济,把这把壶的自然活力之感跃然于上。紫砂花器“岁寒三友”壶将松、竹、梅的几个品质与特点进行整合,设计到这把壶上,整壶的布局灵动富有活力,大胆又收敛,设计得与主题完全吻合,体现出整体的效果。
岁寒三友这把壶是雅俗共赏的一把紫砂艺术品,把实用与欣赏这两者都很好地兼备,作者也是在追求着自己内心的品质,把这品质与追求也都一并融入壶中,丝毫不刻意,也不做作,非常符合紫砂壶的艺术性与大众对紫砂审美的眼光,才能把紫砂文化与传统紫砂技艺发展得更加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