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芳
无论学什么,掌握规律非常重要。笔者归纳了一下,学练太极拳的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中正安舒,八面支撑;二是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三是运劲要有折叠,进退要有转换。进步必跟,退步必撤;四是腰为旗杆,手为旗帜。虚实分明,封转必沉;五是其根在脚,主宰于腰(实际是胯),形于手指。在讲解学习中,笔者要求学员根据规律掌握太极拳习练的基本要领,包括立身中正、上下相随、连绵不断等要点。只有将道理讲清楚,学员们学习起来才会记忆深刻。
关于太极拳习练的要点,笔者认为重点在于四个字,即“正、圆、活、松”。“正”是根基;“圆”“活”是要领;“松”既是一种状态,又是意念,是练好太极拳的始终追求。具体要求如下:
1.“正”即立身中正。“太极十要”中的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收腹敛臀等要领都含有这方面的意思。
2.“圆”即一举手一投足,其动作轨迹须走圆弧形,不可直来直去。所以有人说太极拳是圆的运动。有时看到一些老拳家发拳出脚,其线路似乎不太圆。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他们走的是旋劲。在扎实熟练的基础上,这个“圆”越走越小。这里有一个由生疏到熟练、由外圆到内旋的长期锻炼修养过程,非一日之功,初练者一定要老老实实走圆。
3.“活”即指动作要灵活,不可僵硬。头项要虚灵,腰胯得松灵,手足要灵动。有一处僵硬则影响全身。
4.“松”即要求全身放松,这种松是在意识控制下的,绝不是松懈软弱。松,既是初学者应注意的要点,又是习练太极拳的极高境界。很多太极拳名家已经将拳修炼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仍不忘时常求松。
笔者在每节课前都带领学员们进行基本功训练,站桩放松,强化太极拳的内功,突出劲力,强调内外兼修。正确的身形身姿是练好太极拳的首要条件,而运动离不开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活动,动作的协调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来统一指挥的。太极拳包含了“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畅通经络的锻炼方法,缠绕圆转,全身各部位的协调动作极为细致,因此,其锻炼内容更为丰富而有趣。
太极拳对身体各部分姿势的要求,是历代太极拳家根据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些“外形合内动”的要求。太极拳虽然有“不在形式,在气势;不在外面,在内中”和“重意不重形”的说法,但这是对于功夫较深者而言的,因为他们动作定型巩固了,不需分心在姿势和动作上面,只需从“始而意动,继而劲动”的内动来带动外形,从而内外相合后,仅从神气上专一锻炼即可。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应该先重形、后重意,必须力求姿势正确,并在连贯、复杂的动作中处处保持正确的姿势,先求“形似”,然后向“神似”方面下功夫。正如练书法一样,应该先从正楷上下功夫,横竖撇捺,笔笔不苟,长短阔狭,间架端庄,方可避免歪斜倒塌之病。外形端正了,然后讲究运笔的逆入平出,收笔藏锋,凝散收剑,收骨出神,内有雄劲之气,外有端丽之姿;在此基础上,再学行书和草书,用功日久,方能随意挥洒,自成法度。练拳如习书,是有一定规矩的。初学者要注意守规矩,看似进度不快,实际基础筑得坚固,有利于逐步提高。正如上述所言,姿势经过不断的检查和纠正,在整体动作中形成了动力定型,并符合内动的要求之后,外之所形,莫非内之所发,能够“明规矩而守规矩”,再向“神似”方面发展,这样才能够“脱规矩而合规矩”,达到所谓“神明”的境界。
太极拳这项强身健体的运动深受广大中老年人喜爱,为了更加科学地练习,大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练习太极拳要有专业人士指导,包括极为重要的帮助调整桩功,纠正动作,指导体悟内在感觉。这是因为如果无人指教,在练习的时候动作不规范,不仅会影响发挥,还会影响身体的内在感觉。
2.饥饿时或饱饭后不宜打太极拳。饭后一小时练拳较为适宜。
3.练完拳不要马上蹲坐休息,否则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加深机体疲劳。
4.锻炼后不要喝冷水,尤其是夏季。因为锻炼后人体毛孔扩张,大量出汗,这时需要让热量自然散发出来,如果立即喝冷水,会引起肠胃及内脏痉挛,诱发肠道疾病。
5.年老体弱及慢性疾病的习练者,要遵医嘱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练习,过度的运动量会导致体力不支,动作变形。此外,不可一次性练太久,最好控制在20~30分钟为宜。
6.打太极要衣着宽松,穿舒适平底防滑的鞋子,选择好锻炼的场所。春、夏、秋三个季节最好在庭院、公园、广场等较安静的户外练习,且要避开风口;大雾、大风、空气不好时不要在户外锻炼。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只要认真备课、教学,因人施教,把握重点,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一定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了太极拳后,很多学员体质变好了,心态平静了,他们由衷地说:“会练拳,练好拳,是一种幸福。”希望更多的老年人在老年大学里习练太极拳,身心健康,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