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慈
[评 改]
总领全文,交代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引用林徽因的文字,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表现景色的美好动人。
外貌描写,凸显孩子们的纯真、质朴。
写小男孩的害羞与紧张,为叔叔和同学们给他掌声作铺垫,与下文他良好的表现形成对比。
几次写男孩的脸“通红”,刻画出他羞涩、不自信的性格特点。
三次掌声,推动小男孩由紧张到战胜自己的过程。此处表现掌声的作用,突出文章主题。
点明主旨,对于孩子来说,他人的鼓励和认可对成长至关重要。
升华主旨,是叔叔的爱和耐心,帮助小男孩战胜自我,提升了文章的思想层次。
八月来了,带着浓浓的热情与绚烂。我和爸妈收拾好行囊,去青海看望在那里支教的叔叔。
青海就是青海,虽然正值我们家乡最热的八月,可这里的天气却异乎寻常的凉爽。风是一阵一阵的,带着牧草的香气;天空是瓦蓝瓦蓝的,偶尔有几朵云飘过,广阔无垠。诚如林徽因在《忆》中所写到的那样:“那天的天澄清的透蓝,太阳带点暖,斜照在每棵树梢头,像凤凰”。
我很快被动人的景色吸引,忘却了缺氧带来的不适。几次转车,终于来到了叔叔支教的小学。
刚一走进校园,就听到孩子们银铃般的笑闹声——他们正在做游戏。我好奇地打量着他们:一个个小“红领巾”,皮肤黑红,眼睛透亮,纯真的笑容绽放在他们脸上,天真的样子,让人羡慕。
来到叔叔所在的班级,他还在上课。我们搬了把小板凳,在教室后排坐下。孩子们正大声朗读着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声音清脆响亮,稚嫩又不失坚定。叔叔问:“哪位小朋友能给我们朗诵一下这首诗啊?”无人应答,孩子们都在左右张望,有些不好意思。叔叔点了一个孩子的名字。我在他们中搜寻起来,这时,我身边一个小男孩扭扭捏捏地站了起来。我注意到,他左侧袖子里空荡荡的,我意识到了什么。或许是被突然点到名字的缘故,他的脸一红,头一直低着,右手狠狠地抠着衣角。大家也都看着他,他的脸越发红了,头也更低了。
这时候,叔叔说:“我们大家一起鼓鼓掌,鼓励他一下,好不好?”
“好!”
孩子们清亮的应答声和整齐的掌声响了起来。男孩似乎有了些动力,向讲台走去,却依然还是低着头。孩子们一直在鼓掌,直到男孩站上了讲台。
男孩抬起头,抿了抿嘴唇,开口道:“青……青海长云……暗……雪山……”他刚一开口就背得不利索。叔叔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他说:“別紧张,放松点。”
掌声又一次响起,我为叔叔的耐心暗暗叫好。男孩的脸一直通红,但眼神里却透出异乎寻常的认真。他一字一句念得虽吃力却非常准确。他的额头间满是密密的汗珠,抓着衣角的手暗暗使劲儿。我在心里也为他捏把汗,比自己演讲还紧张。终于,男孩朗诵完了。教室里安静了几秒钟,随后爆发出掌声,恰似惊雷。孩子们都鼓起了掌,直到手心通红。我们几个也站了起来,热烈地鼓掌,为男孩叫好,更为叔叔叫好。男孩笑了,我知道这笑容来自于自信。掌声持续着,环绕在男孩身边。孩子们笑了,叔叔笑了,我也笑了。
我想,这掌声有如动力剂,又有如勇敢的旗帜,为男孩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使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这掌声,对我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带给小男孩的鼓励是真诚的,也是久远的……
后来,我们离开青海,回到家乡,当再次回想起那掌声时,我突然明白,那掌声,又何止是给那个小男孩的,不也是给叔叔的吗!
【总 评】 作者从自己的视角,写自己和他人给一位小男孩的掌声。文章内容新颖,行文流畅。引用林徽因的诗句,为文章增添了文学气息,也契合情景,不难看出作者平时有一定的积累。在作者笔下,掌声不仅仅是对小男孩的鼓励,更是对叔叔的肯定与赞扬。
(讲评教师 崔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