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检验实验教学改革与探讨

2021-08-27 05:17蓝柳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2期
关键词:寄生虫实验课标本

蓝柳萍

[摘           要]  寄生虫检验实验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随着医学检验发展和临床检验工作的不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以《粪便检验》一课为例,针对目前实验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学生思想、实验环境条件、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并以此为基点,努力促进本校寄生虫检验实验的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医学检验发展需要。

[关    键   词]  寄生虫检验;实验教学;粪便检验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2-0186-02

寄生虫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之一,它既是一门形态科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学生不仅要了解人体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机制、实验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更重要的是要熟练掌握常见寄生虫病的检验技术,不断提高实验诊断水平,为临床诊断、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提供可靠的依据[1]。实验课是寄生虫检验课程中重要的教学环节,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加深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常用寄生虫检验的基本技能[2],这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举措。在实验教学中,粪便检验是寄生虫检验实验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下面以《粪便检验》一课为例,探讨人体寄生虫实验教学改革。

一、粪便检验实验课的现状分析

(一)学习态度不端正,态度不积极,重视度不够

寄生虫检验是本校检验专业的考查课,学生普遍不够重视,认为今后与临床检验工作关系不大[3],对于粪便检验这一综合性实验课,我们一直以来要求学生通过粪便检验,调查学生感染肠道寄生虫的现状。本人从事寄生虫检验教学多年,发现学生对本实验有很大的抵触心理,认为做粪便检验是一项又脏又累的实验,而且标本取自于本班同学,态度意识较差,不愿意采集标本,更不愿意参加实验。

(二)粪便检验虫卵检出率较低

万孝玲[4]等在2014—2015年对广西17个县(市)共11938人的寄生虫感染现状进行调查,共检出钩虫、蛔虫、鞭虫、蛲虫、华支睾吸虫5种蠕虫感染,其中小学生蛔虫、钩虫的感染率最高,而华支睾吸虫是广西现阶段感染最严重的肠道蠕虫,尤其是横县、武鸣和龙胜等地,这与当地居民喜食生鱼的习惯有密切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传统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逐渐减少。但在新时代,寄生虫病并不罕见,而且逐步呈现出新的特点,比如“南病北移”,对外交流增多导致输入性寄生虫病,宠物导致的人畜共患病等[5]。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增高,例如福建省、云南省及北京市等地均发生过多次因食用螺肉而集体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公共卫生事件[6]。黎团[7]等对贵港市港北、港南、覃塘三区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感染发生率为15.40%,蛲虫感染率最高,钩虫感染率最低。以上研究说明虽然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下降,但学龄前儿童感染率偏高。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增高,主要集中在成人群体。但我们的实验粪便标本取自同班学生,属于青少年群体,群体范围单一,实验标本少,粪便检出率低。

(三)实验完成率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较差

因为粪便标本数量少,学生动手机会也较少,实验完成率较低,按照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教师先讲授本次实验的目的和内容,并讲解操作步骤,然后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完成实验,最后上交实验报告。粪便检验是一个综合性实验,需要学生有比较扎实的检验技术功底,如显微镜的使用、常见肠道寄生虫卵形态的鉴别等。而这个实验课安排在整个实验教学的第3次课,学生刚接触到寄生虫实验,对实验操作不是十分熟悉,对虫卵的鉴别能力还不足,所以导致部分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比较混乱,思路不清晰,实验报告完成也比较差,学生没有真正学会这一实验操作,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改进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寄生虫检验实验教学

在开始寄生虫检验实验课之前,对学生进行课程宣教,对寄生虫检验课程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让学生明白实验课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能为今后进入临床医疗和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8],尤其是对于中职的检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是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同时,让学生到附属医院检验科体液室见习,使其对粪便检验有直观的认识,也对今后的工作有初步的了解。通过课程解读和检验科见习,让学生在实验课前对课程有理性和感性的认识,从而建立检验专业认同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才会在实验操作中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为顺利开展实验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扩大标本收集范围,改善实验环境条件

寄生虫病的感染与人们的行为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所以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到现实生活中去认识、了解寄生虫和寄生虫病,在社会实践中开阔视野、历练技能[9]。因此,为了提高粪便检验的检出率,我们扩大标本的收集范围,在收集原来本班学生标本的基础上,与学校附属医院检验科联系,留取一些阳性的粪便标本,并指导学生利用阳性标本制作玻片,丰富标本库。通过医学检验系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选派学生参加其组织的幼儿园寄生虫病流行学调查和其他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到幼儿园收集幼儿的粪便标本,这样一来,标本来源多了,学生的实验任务加重了,也会激发学生的实验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从材料准备、标本采集和运送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了解决粪便检验实验的环境条件,我们在实验室安装了生物安全柜,按照检验科体液室的布局设计,从标本的签收、检验、处理、消毒等一系列的流程完全按临床实验室的要求来进行,大大改善了粪便检验时实验室又脏又臭的環境,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与临床结合,尽快体验并适应临床检验工作者的角色,以增强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

(三)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往的粪便检验这一实验教学内容的教学计划安排在第3次实验,整个寄生虫检验是7次实验,每次3学时,鉴于本次实验是一次综合性较强的实验,所以,我们把这一实验内容调整到第6次实验,学生已经学习了绝大部分寄生虫理论知识,也做了不少实验操作,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再进行综合性实验操作就比较容易,不会显得无从下手。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在传统教学方法上增加了微课内容,姜鹏[10]等人提出在将微课和寄生虫学结合时,不妨将重要的知识点提炼出来,针对这些重要知识点来制作微课,跳出传统教学模式,而围绕知识点的应用恰恰是微课的精髓所在。廖园美[11]等人制作课前、课中、课后3个微课视频,每个微课视频约3~8分钟,根据寄生虫授课内容,将课前微课共享至QQ群,上课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并引入课中微课视频。课后,任课教师将微课发给学生。结合这些研究,我们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两个微课应用于本次实验课,一个是显微镜低倍镜的使用,另一个是粪便检验查虫卵。随着医院检验科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全自动粪便分析仪在临床工作中得到普遍使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检验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但有时检验人员会依赖自动化仪器,对寄生虫形态学的辨识能力却出现下降的趋势[12]。中职生就业的方向主要是基层医院,检验科的条件相对不足,自动化程度不高,所以我们要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锻炼。显微镜低倍镜的使用是寄生虫检验实验的必备技能,很常用但又容易发生细节错误,比如在检查钩虫卵时,因为其卵壳是无色透明的,所以要把显微镜的光调暗一些,但是很多学生往往习惯性地把光调到最亮,影响对钩虫卵的观察。在另一个微课中,我们介绍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这两种常用的虫卵检查法,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制备生理盐水和饱和盐水这些基本技能,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对于中职生而言,都要反复讲解反复操作才会加深记忆,所以我们把这些知识点和操作制作成微课,通过微课,学生可以对一些常用而又容易出错的实验操作有更深的印象,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等不同的场景中反复学习并巩固知识点,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理解和记忆,提高了教学效果[13]。

三、结语

粪便检验是寄生虫检验实验中重要的一课,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对本次实验课不够重视,态度不积极,并且标本来源少,检出率低,教学方式落后单一,实验教学效果差,针对这些不足,我们首先对学生进行课程宣教并参观附属医院等实习基地,让学生在思想态度上对课程引起足够重视,接着通过拓展第二课堂,与医院和疾控中心联系,参与临床见习和社会实践,扩大标本收集范围,并建立良好的实验环境条件,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增加微课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当然,要上好这一实验课,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和时间安排,掌控好整个实验动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这样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另外,要做好整个寄生虫检验实验教学的改革,可以以这一实验课为例,进行深入探讨和创新改革,不断提高整个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杜宇,苏建荣,于保荣,等.人体寄生虫检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12):1154-1156.

[2]张淑莉,曹励民.临床寄生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新西部(理论版),2016(18):132-133.

[3]张伟琴,郭艳梅,李薇,等.提高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效果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11):956-958.

[4]万孝玲,张伟尉,蒋智华,等.广西2015年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19,19(1):19-22,30.

[5]王建成.关于《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0):1441-1443.

[6]刘明远,刘全,方维焕,等.我国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学报,2014,34(7):1205-1224.

[7]黎团,侯俊,李秋兰.贵港市三区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8):154-155.

[8]冯桂香,黄琳彬,王娅.浅析镜下形态辨认在人体寄生虫学中的重要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9):123.

[9]陈瑞玲,朱凤林,许郑林,等.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寄生虫检验技术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0):88-89.

[10]姜鹏,刘若丹,张玺,等.微课在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6,11(4):387-389.

[11]廖园美,廖苑妃,张婧,等.LBL联合微课模式在中职寄生虫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以虫卵鉴别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6):70-71.

[12]黄冬悦,胡正强,竺婷婷,等.人体寄生虫学实习教学的问题与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9):1146-1147,1152.

[13]陈利红.微课在高职高专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应用思考[J].黔南民族醫专学报,2017,30(4):296-297.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寄生虫实验课标本
留在现场的血型标本
东京寄生虫博物馆
东京寄生虫博物馆,让人汗毛直立
有趣的实验
魔术师的考验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导学案在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趣闻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