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辉
[摘 要] 基于对中职建筑专业学生良好职业素质培养的探讨,首先从职业素质及教育内容概述入手,然后与中职学校建筑专业教学中的主要问题相结合,对培养中职建筑专业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策略展开分析。得出中职学校需促进教学内容的及时优化、推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充分发挥工学结合模式的重要作用以及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四点对策,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帮助。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建筑专业;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2-0058-02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建筑专业而言,在其本身特殊性的影响下,良好的职业素质更是学生未来在职业道路上发展的基础。基于此,为使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得到双重保障,及時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措施已是势在必行,教师需要将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作为基点,在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
一、职业素质及教育内容概述
(一)职业素质的定义
一般情况下,职业指个体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工作,而素质则指个体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与此同时,职业素质作为一类综合品质,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实践及经验总结中逐渐积累,是个体对社会职业的适应能力与了解程度。站在中职学生的角度上来看,职业素质则以岗位为主要反映,并以生活中个人素质与道德修养为主要表现。职业素质也是人们在工作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通常由职业素养与技能这两部分构成,这是中职学生向专业人才转化的必经之路,也是中职生职业生涯不可忽视的重中之重。
(二)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职业素质不仅是企业衡量人才的关键标准,还是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岗位的有力举措,具体来讲,构成职业素质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1)道德品质。用人单位在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时,一般会重点考察其人品,随后才会重点考察专业技能。(2)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专业课、业余兴趣培养、校内实训及基地实践等,都要得到学校与教师的足够重视,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3)敬业精神。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教会学生热爱工作、遵守行业规章。(4)职业技能。课程优化、师资力量强化、培养方式改进、实验模式更新等缺一不可,才能帮助学生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
二、中职学校建筑专业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教师未能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受到应试教育思维理念的限制,绝大部分教师都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加重视,中职学校自然也不例外,而实际上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远不能满足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其不仅会在建筑专业课堂教学中限制学生思维,还会使学生对此门课程产生厌烦、抵触的心理,对其良好职业素质的培养非常不利。新课改理念对中职学校教师的要求之一,即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但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依然局限在考试成绩上,学生的整体情况实际上并未真实地反映出来[1]。
(二)教学内容与实践所需不符
就中职学校建筑专业的具体状态来看,很多情况下与现代化企业中的实际需求并不相符,这与中职建筑教材更新较慢间的联系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现如今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若在课堂中学到过时的知识,都会提升其在工作中出现错误的概率,进而对其职业生涯产生影响。因此,建筑专业教师若想保证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固有的知识教学之外,也要帮助其拓宽视野,使学生能够通过对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运用解决问题。另外,还有部分教师对学生实践的重视程度不足,这也是导致其职业素质缺失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未有效更新自身理念的情况下,极易忽略学生的综合素养,进一步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没有足够的竞争力与优势[2]。
(三)学习习惯不好,积极性不高
由于中职学校特殊性比较强,生源质量与普通学校相比较也存在一定差距,所以中职学校建筑专业学生基础与学习习惯可能较差,此时再加上建筑专业的部分知识较为复杂,学生在难以理解教师所讲知识,或者是课堂内容过于枯燥、无聊的情况下,学习积极性也必然会有所降低。另外,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强烈的年龄阶段,其更喜欢一些新奇、有趣的学习方法,但现如今部分教师依然未能及时更新教学方法与模式,甚至很多知识点已经过于陈旧,不符合如今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若课堂内容再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只能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培养中职建筑专业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策略
(一)促进教学内容的及时优化
在实际展开建筑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中职教师应及时突破传统教学思维所带来的桎梏,将教材内容作为基点,将原本纯粹知识教学的模式逐渐向“职业化”的方向转变。换句话讲,中职教师必须将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作为目的,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有效优化,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对模块教学法的运用,将课堂知识合理分成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岗位能力等各个模块,并将其落实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训练中,及时摒弃以往传统教学中枯燥无用的知识,添入实时的行业信息或典型的问题案例等,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3]。
(二)推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
作为中职建筑专业学生形成良好职业素质的关键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必须得到足够重视,教师需与实际教学情况相结合,有效推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使学生能够在所掌握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提高实践的效率与质量,同时还需学会用实践来理解理论,在将二者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的基础上,促进自身综合实力的真正提升。在构建實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首先是特色性原则。这是中职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根据,由此可见,在将素质教育作为基点的同时,教师还应将注意力放在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上,确保学生能够在问题出现后,通过自身的应变能力有效处理。除此之外,践、学、研三因素的结合,也是中职学校教学的主要原则。
其次是实用型原则。教师需最大限度确保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完善性,并在此基础上将建筑岗位的实际要求充分体现出来,保证实践教学体系具备显著的层次性,分工的明确性也要有所保障。例如,中职学校可以将实验与实训教学平台划分成基础训练、专业岗位技能训练以及实践平台,满足学生不同时期对自身能力锻炼的不同需求。
最后是混合型原则。通常情况下,这种原则以理论与实践教学等为主,一方面能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教学界限的淡化,另一方面能优化中职学校实验室应用的整体布局。教师需要及时对实践教学设施展开合理整合,促进混合实践教学模式的真正实现[4]。
另外,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中,为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目的,建筑专业教师本身的引导作用也必须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合理、有效的引导,使学生能自主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一方面能使空理论的问题得以规避,另一方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不断促进实践环节丰富化的同时,为学生创造与实际岗位类似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提前适应。
(三)充分发挥工学结合模式的重要作用
工学结合作为新时期下的新型教学理念,对中职学校建筑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来讲意义非凡,校方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在企业或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机会,如此不仅能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起到促进作用,还能让学生在实习中明确自身不足,进而在后期的学习中实现有针对性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从课堂知识讲解向企业岗位延伸,尽可能使学生与生产一线相贴近,推动其掌握更多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方法,与此同时,还应帮助学生树立团队意识,这也是良好职业素质的重要构成[5]。
(四)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现如今的建筑专业教学中,若想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不仅应将学生放在课堂主体位置上,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还应尽可能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确保学生能以愉快、放松的状态进行思考与探究。实践证明,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使其问题发现与处理的能力从根本上获得提升,进而为职业素质的良好培养提供助力。其次,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忽略自身的组织和指导作用,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和学生良好的信息与情感交流,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的启发,进一步创造性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为其专业技术掌握及职业素质增强奠定牢固的理论基础。在进行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应结合课堂的具体需求,改变以往传统教学中单一、枯燥的方法、模式,在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展开创新的同时,帮助学生在有趣、直观的情境中产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从而在自主对建筑专业技术知识进行深入探究的情况下,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综合水平。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运行、市场与企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中职学校来讲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们需以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实现学生专业水平与职业素质的共同提升。站在建筑专业教学的角度上来看,职业素质也是学生综合能力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注重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在为其未来发展奠定牢固基础的同时,促进中职学校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志军.培养中职建筑专业学生良好职业素质之我见[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4):85-86.
[2]杨芮.中职建筑施工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J].学园,2014(30):180.
[3]张志军.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的途径[J]. 科技资讯,2019,17(5):185-186.
[4]虞超.浅谈如何实现中职建筑专业高效教学[J].现代职业教育,2016(8):134.
[5]康秀明.中职学校建筑专业课程模拟教学法应用探析[J].好家长,2015(42).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