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国防精神培育探析

2021-08-27 04:29曾龙凯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4期
关键词:国防培育民族

曾龙凯

[摘           要]  当代大学生作为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大学生进行国防精神培育,有助于大学生在民族自强精神、团结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爱军习武精神以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引导下,不断将自己未来的发展与祖国的命运相联系,从而为维护国家安全、实现民族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此,各高校应积极探索大学生国防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加强对大学生国防精神的培育。

[关    键   词]  大学生;国防精神培育;探析

[中圖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4-0050-02

新时期,各高校加强了对大学生精神价值理念的培育。培育大学生国防精神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战略意识、忧患意识、奋斗意识以及责任意识,还能使其在民族自强精神、团结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爱军习武精神以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引导下,自觉规范行为意识,并能主动关心国家的未来发展,从而身体力行地对国家安全以及民族尊严进行维护,同时树立坚定的民族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国防精神的价值内涵

国防精神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在抵御外侮、反抗侵略以及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方面的群体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国防精神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体现,核心是对国家利益的维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同国家在政治、文化、科技以及经济方面的竞争愈演愈烈。随着社会的变迁,虽然国家间的竞争已经不再使用战争的形式进行角逐,但国家的根本利益能否得到有效维护,则成为展现自身国际地位的重要体现。国防精神从古至今,一直都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随着我国社会进程的不断更替,由于人们在不同阶段参与社会生活时的认知和需求有较大差异,所以国防精神的价值内涵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革新。

新时代要求人们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历史任务与责任使命。那么当前的国防精神,就需要在爱国主义作为精髓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向心力。这样不仅可以使我们在经济上获得更好的生产力,同时又能在军事上逐渐形成更加与现代化相协调的战斗力,从而为促进国家的兴盛与长远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高校通过对大学生国防精神的培育,不仅可以充分使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民族意识价值内涵得以丰富,同时也可以在民族自强精神、团结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爱军习武精神以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引导下,不断将自己未来的发展与祖国的命运相联系,从而为维护国家安全、实现民族复兴做出贡献。

二、培养大学生国防精神的积极意义

(一)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国防精神的精髓,能够使学生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坚定对国家领土主权以及尊严进行维护。大学生作为推进社会更好发展的优秀人才,不仅直接关乎民族复兴的实现速度,同时也是建设祖国现代化事业的中坚力量。国防教育的开展,能够引导学生始终在爱国精神的引导下,自觉将维护国家统一与尊严作为首要奋斗目标,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可以对周边贸易挑战以及土地矛盾有清醒的认知,并在理想信念的坚定下,可以始终使自身的言行、价值理念与党保持一致[1]。因此,国防精神的积极培育,不仅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也能够在乐于奉献、勤于奋斗以及拥护祖国的过程中,始终成为推进国家更好发展的坚定拥护者。

(二)培育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素质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要求高等院校将教育重点放在培育学生综合素养与综合能力中。因此很多学校通过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学生国防精神进行培育,希望可以从科学文化知识视角出发,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储备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激起发习自信心,并能够在国防精神的引导下,养成更好的心理素质,从而在努力提升自身价值理念、思想道德水平过程中,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所以,国防精神培育工作也与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学息息相关,虽然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相同的人才培育目标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忧患意识、爱国意识、责任意识,并在明确个人与祖国关系的同时,可以不断提升综合素养,进而能够成长为优秀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三)储备国防人才

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在军事方面不断发生新的变化。科学技术作为不同国家开展军事较量的重要方式,未来的国际间角逐不再单纯以战争决胜负,而是在高端科技的帮助下,逐渐演变为没有硝烟的信息化战争。所以军事竞争也逐渐成为人才的较量。高等院校作为我国重要的高精尖人才培养基地,需要通过国防教育的积极开展,鼓励学生能够在国防精神的引导下,可以意识到自身作为国家军事储备人才的重要职责,并通过知识的学习以及国防精神的树立,可以主动肩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因此,国防精神与民族复兴、现代化进程以及国家安定有着紧密联系,更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处于不败地位的有力支柱。因此,通过对学生国防精神的培育,必将为国家富强、社会繁荣打下坚定的基础。

三、高等院校有效培养学生国防精神的具体途径

(一)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以及国际形势的愈加复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前重要的理论成果,不仅展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色优势,同时也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学校在对学生国防精神进行培育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入,不仅能够使整体的教育工作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同时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努力。因此,学校需要意识到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内涵的挖掘,可以对国防教育的培育工作进行指引,使整体的教学活动不仅更加符合大学生的思维意识与价值理念,同时也能够以维护国家利益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成为坚定社会主义拥护者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正确发挥国防精神的教育价值,进而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践行者的过程中成长为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栋梁之材。

(二)积极丰富国防教学内容

高等院校当前对学生进行国防精神的培养,主要以课堂教学工作为教育重点。为了更好地保证教育工作发挥实效性,需要教师能够意识到将教育向社会化进行转变的重要性,能够通过社会法则的引入,帮助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意识、价值理念以及生活态度进行转变[2]。因此,在整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则更需要符合大学生的思想价值以及认识水平,并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丰富来确保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以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国防精神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集大量的时事新闻,并通过视频、图文、资料的形式,鼓励学生能够通过思维意识的调动,对当前国际局势进行了解,并探究不同局势下对国家的影响以及需要作出的应对策略。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使国防教育发挥出实际的价值,同时也能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过程中使其可以坚定立场、把握学习方向的同时,更能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在提升学生政治素养的过程中,真正使国防精神的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发挥民族精神的价值内涵

中华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思维方式、文化思想、价值观念以及民族性格的不同。其中所传承下来的精髓,成为中华儿女需要共同發扬的民族精神。中国自古以来以勤劳勇敢、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爱好和平为准则,中华儿女也通过爱国主义理念的践行,始终在为推进民族的更好发展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因此,民族精神作为指引人们更好奋斗与发展的精神支柱,高等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工作时,通过民族精神价值内涵的引入,不仅可以更好地使学生发挥国防精神的教育价值,主动肩负起振兴民族的历史使命,同时也在树立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为我国国防建设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学校需要在进行教育工作时,能够通过实际案例、生活实践、理论研究等形式的开展,积极将民族精神融入国防教育中。这样不仅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升国防精神,也能够在形成强大精神力量的过程中,成为保证国防事业更好发展的稳固基石。

(四)重视社会生活的引导作用

想要使国防精神能够帮助学生走出课本,真正为国家进行服务,就需要通过现实生活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与国防精神相联系,从而在身体力行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过程中,增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由于学生的价值理念与思想观念很大程度会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3],学校可以利用学生会等各个部门,对学生的思想理念、兴趣特点进行了解,从多种角度出发利用军训、举办活动、欢庆传统节日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将国防精神教育融入社会生活实践中。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校内的广播、张贴条幅、科普宣传栏等方式,对国防知识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发挥社会生活的引导作用,也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与国防教育的紧密联系。多种教育方式的开展,不仅可以有效保证培育工作获得更好的效果,也能够引导学生在良好的风气中积极发挥国防精神,进而成长为自觉维护国家尊严与统一的践行者。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作为肩负民族振兴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的培育目标不能单纯地集中在知识教育方面,还需要通过国防教育的开展,使学生能够在国防精神的引导下,成为忠于祖国、乐于奉献、艰苦奋斗、热爱国家的优秀人才。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同时也能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不断通过国防精神的发扬,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与尊严,从而在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中,可以真正为国家长远发展以及民族振兴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振中,黄倩倩.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对策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9(2).

[2]杨冠英.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高校国防教育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1).

[3]陈润华,陈少平.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6).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国防培育民族
MINORITY REPORT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巴基斯坦国防日
传承 民族 文化
中国国防预算增速下降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