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
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最早开始认识并且饮用茶。作为特殊的饮料之一,茶除了具有解渴、健身、疗疾的效果,还极具助兴、欣赏、情趣等特点。当前国人的饮茶方式还是十分强调泡茶,但是在各种地域文化、丰富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饮茶方式也不尽相同。经过深入研究可知,无论饮茶方式如何更替变化,人们均非常重视茶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但也存在一些饮茶误区,在具体挑选茶叶、实际饮用方式等方面不是很科学,以至于常常适得其反,甚至损害到身体健康。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一些科学健康的饮茶方式。
一、国人饮茶溯源
我国具有很悠久的饮茶历史,平日里人们所饮用的茶历经由药用到食用再到茗饮的过程,最早能够上溯至早前的神农氏时代。根据文献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就是如今所说的茶叶。由此可见,国人最初将茶叶作为药物,后来茗茶的发展由西南至江南再至北方,又由中国传播至全球各国,进而形成一种全球性的饮料。而从古至今的茗茶方法也呈现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最先为“混煮法”,后又出现“点茶法”“煎茶法”,自明初之后发展到如今,主流方式为“泡茶法”,而少数民族的饮茶方式则更加多元化。
现阶段虽然我们饮用茶叶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治病,但是仔细琢磨也极易发现,中间存在很多关联性。例如,一些老人经常会饮用保健茶来养生;部分中年人为了更有效地去脂去油而偏爱饮用红茶,以免应酬过多而使身体出现“三高”问题等;很多年轻人则热衷于饮茶减肥,以维持更健康的身形。
虽然当今社会的整体步调繁忙紧张,但饮茶、品茗依旧是很多人平日生活中的关键内容之一。在闲时泡杯好茶,独饮或者和宾朋一起共享,用以暂缓不良的紧张情绪,给喧嚣的生活注入一剂清新剂,实属人生一大乐事。此外,品茗还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最理想化的社交方式,在广袤的城乡地区,茶馆已然形成一道风景。在早茶、午茶、晚茶时,组织亲朋好友一起交流、洽谈生意业务等。
二、科学健康的饮茶准则
值得注意的是,饮茶时要始终秉持科学健康的基础准则。
1.不饮过浓茶。如果茶过浓,就会使人体过度“兴奋”,进而危及人体的神经、心血管等系统。一不小心饮用浓茶后,有的心血管病患便极易发生心律不齐、心跳过速等情况,从而有可能导致病情反复的后果。
2.不饮隔夜茶。搁置太久的隔夜茶极易被细菌侵扰,而且茶水中所含有的复杂成分也常会变化,一旦饮用隔夜茶,就极易腹泻、拉肚子。
3.睡前不饮茶。初期饮茶者特别应注意,要做到睡前不饮茶。当睡前饮茶后,许多人会很难入睡,甚至还会明显影响到次日的精神状况,尤其是失眠症或神经衰弱患者必须要注意。
4.餐前不饮茶。在进餐之前或进餐过程中,少量饮茶并无大碍,但是如果饮茶过多或过浓,则不利于人体吸收钙、铁、锌等微量元素。
5.酒后不飲茶。如果在酒后饮茶的话,茶中所含的茶碱具有利尿作用,会使还没有分解的乙醛过早地直接进入肾脏内,而乙醛会明显地刺激肾,降低肾功能。因此如果在酒后喝浓茶,就极易诱发肾病。此外,酒中所含的乙醇会明显刺激心血管,茶也会使心脏兴奋,一旦二者结合,就更会强化心脏刺激作用,因此心脏病患者酒后喝茶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6.慎用茶水服药。部分人特别是习惯喝茶者常会通过茶水服药,但实际上茶水中的鞣质能够和药物形成沉淀,降低药性,妨碍吸收,弱化药效,因此还是尽量用白开水服药为好。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药物通过茶水服用会出现不同的效果,甚至可以辅助身体吸收,因此在吃药时要谨遵医嘱,以便充分发挥其药性。
三、科学健康的饮茶方式
饮茶有益于人体健康,但有两个前提,一是要长时间持续品饮,二是要使用健康、科学、正确的饮茶方式。根据年纪、体质、身体情况、生活环境等的不同,人们在茶品的选择上也不尽相同,所以在饮茶时应当正确挑选合适的茶品,并使用健康科学的饮茶方式。
1.因人而异。众所周知,茶不在于有多贵,适合即可。其实不同人的身体情况、体质、生活习性均存在着差别,因此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同款茶品所产生的生理反应、品饮感受也会不一样。部分人喝了茶会难以入睡,而部分人则离开茶就睡不着;部分人喝完茶之后可以令胃部舒服,而部分人则没啥反应。因此,在选择茶叶时便要做到因人而异。从中医学角度上看,不同人的体质存在燥热、虚寒之别,经过加工后的茶叶也会呈现出性凉、性温的分别,所以建议体质燥热者喝凉性茶,虚寒者则建议喝温性茶。需要注意的是,普洱新茶存在偏寒茶性,并不适合体质湿寒、患有胃肠病以及正在服药的人群长时间饮用;而普洱熟茶茶性温和、全发酵,最适合偶尔饮茶或刚开始接触茶品者、老人、体质湿寒者饮用。
2.因时而异。在挑茶品时,还应考虑到气候、季节因素。国内气候主要为季风气候,很多地方夏热、春温、冬寒、秋凉,具有四季分明的特征。每逢春季很多人经常感觉困倦乏力,即“春困”,此时宜多喝花茶、熟茶,用于辅助人体散发聚积的冬季寒邪,生出体内阳气,令人产生神清气爽的感觉,从而消除“春困”。夏季炎热,人体由于消耗过多而难以振奋,此时宜饮白茶、生茶,用于消暑、清热、止渴、化痰、消食,还可加速愈合轻度的口腔或胃溃疡。秋季一般天高云淡,较为干燥,此时宜饮青茶、有一定年份的普洱茶或白茶,以达到润喉、润肤、生津的效果,同时清除内在积热,赋予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冬季往往天寒地冻,人体生理功能也会有所减退,此时宜御寒保暖,故首选普洱熟茶及红茶。
3.控制好饮茶量。喝茶要适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饮茶过量,尤其是过度饮用浓茶会明显影响健康。茶叶中的生物碱常会激活机体中枢神经,使人体处于十分兴奋的状态,并且加快心跳,提升心、肾负担,还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此外,浓度很高的咖啡碱、多酚类成分也会刺激肠胃,阻碍胃液分泌,进而降低人体的消化能力。有关研究表明,成人宜控制饮茶量为5-15g(干茶)、泡茶用水200-800毫升/天。以上仅是对于普通人日用茶量的建议,实际摄入茶水的量还应考虑饮茶者的习惯、年纪、自身健康等,进行适当灵活的调整。
4.控制好饮茶温度。通常而言,饮茶宜热饮或温饮,避免烫饮,因为过高温度的茶水有害健康。其实饮茶类似于日常喝水,水温过高的话,除了会烫伤咽喉、口腔、食管外,长时间的高温刺激还会诱发口腔、食管部位的肿瘤。对于脾胃虚寒者或老年人来说,不宜饮用冷茶,因为茶叶本就性寒,冷饮会给脾胃虚寒者带来不良影响,比如出现伤脾胃、聚痰等情况。故此,建议脾胃虚寒者或老年人日常饮用普洱等温性茶。
综上所述,国人饮茶主要就是为了静心提神、保健养生、款待朋友,茶叶在人们的生活中早已必不可少。然而,部分人却不甚了解茶叶的属性及其功效,甚至采用了并不科学的饮茶方式,从而影响到自身健康。因此在饮茶方式的选择上,要遵循健康科学的基础准则,以充分发挥茶叶功效、弘扬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