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恒
近年来,重庆围绕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大力推进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呈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但基层社会治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道德约束和社会信用重塑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新问题、新挑战。社区社会化、家庭小型化成为社会和家庭结构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等不断增多,家庭教化功能容易被弱化。
群众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要求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新问题、新挑战。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不再满足于大批量、“排浪式”的大众消费,而是更青睐于多样化、个性化、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比如,群众会更加重视与健康有关的食品安全和医疗安全领域,更加追求“呼吸清新的空气、饮用清洁的水、看见湛蓝的天”,这些需求在无形中也为基层社会治理带来新挑战。
网络的广泛应用为基层社会治理带来新问题、新挑战。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人们步入了实时交互、快捷高频的“微时代”。自主开放的自媒体话语权,隐蔽性的信息源,交互快速的传播方式,碎片化、泛娱乐化、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使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高度互动。网络社会治理成为考验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要大力补齐短板、强化薄弱环节,努力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着力强化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组织体系。完善以党建为引领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格局。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立高效的信息处理机制,厚植融合共享“智慧树”,有效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信息不足、信息滞后、信息堵塞、信息空转等问题。建立跨部门的协作机制和跨层级的衔接机制,加强资源整合,形成多方联动的“共治圈”,加强力量聚合,切实缓解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分散的问题。建立多主体的参与机制,全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探索建立“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参与机制,有效激发社会主体的参与积极性。
深入推动“三治”融合。发挥德治教化作用,以德治教化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三德”教育,深化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法治保障作用,以法治保障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实践活动,大力推行全民法律素养提升行动,营造良好的普法环境。发挥自治的强基作用,以自治强基激发基层社会治理的活力。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结合机制,发挥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创新基层民主自治的方式方法,改进行政管理方式,提升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多种主体参与。
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注重提升制度执行力,各级领导干部應进一步增强制度意识,善于在制度轨道上开展治理工作。注重提升政策把握能力,要加强政策的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善于运用政策手段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注重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积极培养新媒体的品牌创新能力、话题设置能力、“引关圈粉”能力。依托“智慧名城”建设,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基层社会治理数据资源的挖掘、分析和利用,做到对各类风险自动识别、敏锐感知、及时预警,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作者系重庆市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