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建康
摘 要:什么叫作体育新课程?所谓新课程就是不同于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体育课堂更符合新课程的改革。体育新课程的提出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体育新课程教学是必然的,传统的以教学生基础的体育知识为目标的体育课堂已经被淘汰,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和体育核心素养更为关键。在此,分析和探讨了体育新课程下的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策略。
关键词:体育新课程;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策略
小学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相对容易。体育作为一门延展性的课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受到了多方的重视,利用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是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应该关注的,要强化学生对各种体育技能的认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体育技能教学中的特性
1.体育技能教学的整体性
体育技能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单凭一节课或者几节课的训练难以达成这一目标。体育新课程的提出要求教师更加重视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提升,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铺垫基础。体育技能不是单一存在的,每一种体育技能都有对应的功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体育技能教学的整体性,实现各体育技能教学的融合。比如,球类的体育技能教学和跑步体育技能教学实现的教学意义是不一样的,而将球类教学与跑步教学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整体技能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不能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损害另外的价值,如不能为了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而强迫学生参与训练,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2.体育技能教学的差异性
在传统体育教學中,竞技运动的运用最为广泛,教师也是以这一内容为主要目标对学生进行技能的训练,完全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体育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掌握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理解学生在具体运动中呈现出来的差异,特别是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体育新课程理念下的运动技能教学应坚持这样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将体育技能教学中的差异性重视起来,如教师在开展短跑教学的时候,要尊重男女生之间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一直保持热情。
二、体育新课程下的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策略
1.模式多样化,激发兴趣
小学生喜欢新鲜的事物,教师要尊重小学生的发展特点,运用多样化的体育技能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体育新课程的背景下,更需要教师创新教学,强化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趣味性,唤起学生参与运动的意识和积极性。比如,在“足球”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让整个班级的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就地坐下,教师手拿足球站在中间,引导学生说出足球运动的一些技能和注意方式,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并邀请学生走到中间进行示范。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各小组进行足球的传球接力,看哪个小组的用时最短。在这个小组比赛中,学生练习了踢腿屈膝的运球方法,在运球过程中掌握了力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
2.教学目标的细化,促进时效
小学体育运动技能的教学应是循序渐进的,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好课程,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比如,在“快速跑”教学中,教师要细化教学的目标,引导学生掌握跑步的技能。首先教师要将基础的内容呈现出来,第一步是开展辅助的练习:原地摆臂练习、原地摆臂小跑步、原地摆臂高抬腿等,利用这些细化的目标让学生对之后的学习目标充满期待。第二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原地小跑步,循序渐进地拉长跑步的距离,引导并运用第一步的技能和技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每一步的目标都很明确,大大缩短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时间,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跑步技能的提升。
3.恰当的讲解和示范
体育教师是整个课堂的核心,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有效开展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有紧密的联系。要想在体育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教师要多做带头示范,恰当的讲解和示范会让学生更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比如,有的体育课理论知识点比较多,教师就可以收集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知识点,用多媒体的方式将知识点呈现出来,结合动图让运动技能的理论知识点更明确。然后教师再进行亲身示范,将各个动作更准确地呈现出来。比如,篮球教学主要是锻炼学生跑、跳、投等基本运动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篮球场将这一系列的动作连贯地示范出来,在呈现篮球运动技能的同时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有助于学生篮球运动技能的掌握。
三、结语
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技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体育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要着重训练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给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形成系统的体育运动技能教学,实现学生的多维度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松,侍崇艳,王萍.对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理性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6):96-97,109.
[2]邵建华.融合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0(6):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