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读:构建最佳阅读生态

2021-08-27 20:35徐湘怡
新课程·上旬 2021年22期

徐湘怡

摘 要:“三環联动”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自觉阅读,提高教师的阅读能力和指导水平,学生在感知到教师的文化底蕴和饱读诗书的气质之后,自发地进行阅读,而教师也会因为学生阅读的反馈来促进自己的成长,学生也会因为在家庭中的阅读,带动家长的阅读,最终开展亲子阅读的形式,这样就形成了一条完美的家校读书链。

关键词:家校共读;最佳阅读;阅读生态

阅读启迪智慧,书香滋养精神。记得英国的毛姆曾经说过“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在每一个时代,知识和智慧都是藏匿于思考之中,而当今世界的深刻思考,并不会局限于微信文章或者新媒体行业,更不会偷偷隐藏在抖音、快手之中。对于有触感、有重量的书本,如今的学校,似乎缺少了很多渲染的桥梁。

一、理念导航,引领书香路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落实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活动开展以来各中小学虽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当下的中小学生,仍然存在阅读能力低下的问题。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的古老国度,从石刻到竹简,再到布帛和纸张,阅读一直伴随我们。随着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人们对读书热情少了很多,承载着祖国未来的中小学生也难以静心,阅读量明显不够,学习浮躁。面对这样的现状,各学校积极开展活动,采取措施,改革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重新回归阅读,提升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二、家校携手,同行书香路

1.全面建设“图书馆式”学校

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建设“图书馆”,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浸润在充满墨香的环境之中,学生在感受书中文化的同时,也能养成愉悦的读书习惯。学校设计图书馆一定是要以中小学生的身心发育为基础,添置的书本应该是结合其心理发育的经典好书,让师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本,师生之间良好的阅读互动习惯才能建立起来。

比如,学校可以与当地的图书馆进行链接,政府出面搭建平台,帮助学校拥有充足的电子书籍,以方便学生在实体书中找不到相应的书籍而可以拥有其他借阅的方式;同时,对于学校的学生来说,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性格,学校可以开设阅读专栏和阅读角,让爱好同一类型书籍的师生可以相遇和探讨,真正让书籍做到有效利用;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学校的图书馆一定是师生都可以借阅的,而不是为了建立起来应付教育部门检查,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学生丧失对阅读的兴趣。

2.开发有重点的阅读校本教材

对于国内外的文化,存在很多精华的地方,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帮助语文课堂研发相应的校本教材,将国内外名著的经典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之外对课外知识进行拓展,增长学生的见识,展开其对世界的思考。

例如,四年级下册的《小英雄雨来》一课的学习,学生跟随教师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会随着雨来的经历而心情起伏,再到后来雨来还活着,学生会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感觉。在这样的感情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去拓展关于文天祥、屈原等名人的故事,他们与课文中的小雨来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的地方。几位名人对祖国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为了祖国的利益的牺牲是义无反顾的。教师可以通过故事中的心情描写来帮助学生对不同时代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理解。学生在这样的引导和学习过程中,也能加深其家国情怀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同时,这样的思想也能被学生带回家庭之中,家长也能有所收获和感触,进而促进学生对阅读的热情。

3.助推全员阅读活动深入开展

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校园朗读者比赛”“现场作文大赛”等活动为学生创造阅读的平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报名参与活动,学生在备赛阶段做了充分准备,这一环节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与专注力。如对自己朗读的课文进行反复的熟悉和巩固,可恰到好处地把握朗读节奏和情绪;再如,通过不断的学习充电,增加自己的文章储备,使阅读更有针对性、指向性。此外,活动也助推了师生、家校之间的共读。

例如,学校组织“校园朗读者”比赛,获得前三名的学生会获得不同金额的文轩书店书卡,学生参与这样的活动,会在备赛之前进行大量经典作品的筛选,并从中选择出适合自己运用的经典语句或者诗词,教师和家长可以有效地帮助展学生拓展资源,搜集学生感兴趣的资料;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经典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共同揣摩作者的思绪,帮助学生更好地朗读或创作,这样的阅读过程,便是精读的精髓。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书本内容理解的引导过程,学生通过教师教授的方法和大量的阅读来构建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将其转化为自己阅读的内在动力,在自主阅读的同时兼顾课文和考试中的阅读,再通过这样良好的阅读习惯去影响和感化身边的人,而身边的人再通过培养起来的良好阅读习惯去影响更多的人,学生沉浸在这样的书香之中,阅读也就犹如吃饭、睡觉一样,刻在骨子里,如此循环往复,一个健全、完善的阅读生态体系便就此形成。

参考文献:

[1]王予辰,戴红.家校协同,开拓五育融通的体验式家校共育新模式[J].现代教学,2021(Z2):43-46.

[2]王培茹.家校携手,开启阅读航程:统编版教材“和大人一起读”的家校实施策略浅析[J].新教师,2020(09):59-60.

[3]季科平.家校共读:打造儿童生命成长“悦读圈”[J].小学教学设计,2020(Z3):52-5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