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荣
[摘 要] 落实党的基层组织生活制度,不仅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还是实现党对高校治理全面领导的客观需要,从严、从实抓好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将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提升高校基层党建的科學化水平,引领高校治理现代化。
[关 键 词] 现代化治理;基层组织生活;制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2-0008-02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如何在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坚持和落实好党的基层组织生活制度,不断地提升党组织领导高校的治理能力,使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确保党的主张经由制度运行和组织创新,变成推动高校发展的生动实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重大意义
2016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新颁布《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将“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作为重要内容写入其中,足以看出其重要性、必要性。落实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党日、双重组织生活、请示报告等党内基本的组织生活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关键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关乎党的团结统一,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准则》提出“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清楚地阐明了组织生活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作用。让严格的组织生活成为常态,可以达到纠正缺点错误,消除分歧,增进团结,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目的,是解决党内各种问题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之策。
(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准则》明确指出:“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既是义务又是纪律,只有“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让党员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反复锻炼,才能夯实思想根基,筑牢初心使命,将广大师生紧紧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三)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把党的领导落实和体现到各方面、各环节。党组织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力量,能否发挥核心作用,将直接关系到基础治理现代化能否实现。实现党对高校治理的全面领导,关键要看基层组织是否上下贯通、体系严密、运行规范、执行有力。因此,抓好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对建强战斗堡垒,提升党组织领导高校治理能力,全面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大有裨益。
二、现状
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总体上落实是较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开展党的组织生活重视不够,导致“边缘化”
一些高校重教学、轻党建现象依然存在,党的组织生活随意被“挤占”,开展不经常、不严肃、不规范,缺少经费保障和场地支撑,党的组织生活质量不断下滑。
(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到位,出现“表象化”
有些高校组织生活管理不到位,开展“三会一课”走过场、“例行公事”,党日活动时常是“点到为止”,做表面文章。部分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严肃、漫不经心。
(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形成“模式化”
对党的组织生活主要内容、方法及基本流程认识不清,以内容套内容,以格式套格式,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敷衍了事,开展批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四)党的组织生活缺乏有效载体,体现“形式化”
组织生活内容陈旧,方式单调呆板,有的未能与高校中心工作相结合,脱离教育教学实际,存在“两张皮”现象,党员觉得“没意思、没用处、没效果”等,参加的积极性不高。
(五)基层党组织在现代化治理体系中领导力不强,呈现“弱化”
一些高校党务干部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偏低,抓党建责任心不强,履行党建工作职责任务的能力较弱,思想观念陈旧,不能适应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
三、探索与实践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以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为切入点,发展、创新和不断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规范化、标准化,将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提升高校基层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引领高校治理现代化。
(一)加强培训,在强化认识上下工夫
通过线上与线下、集中与自学、外培与内训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专兼职党务干部的政治修为,提高能抓、会抓基层党建的职业化素养,确保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有能力落实。要提升制度的执行力,推动基层党组织生活规范化、常态化开展。要抓好“关键人”,发挥领导的带头示范作用,激发以上率下的整体效应。
(二)拧紧链条,在压实责任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