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探析

2021-08-27 02:32杨洋
科技风 2021年23期
关键词:融入职业素养教育

杨洋

摘  要:學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革新注入新的动力。发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育的成效,助力学生综合性发展,从而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教育质量。借此,立足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分析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的价值,提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职业素养;教育;融入

学前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需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性素养,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地合理设置,关系到能否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地发展提供优秀的幼儿教师。2018年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指导职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职学生不仅应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能力,更需要具有学前教育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入不可或缺,如何推进两者高效融合,助力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进而使学生全面性发展,凸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与质量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
  • 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力度不强

职业素质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整个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发挥着自身独有的育人成效。而以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为导向开展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使学生不仅具有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知识,也具有岗位幼儿教师应具有的职业素养,以此使学生未来更好的进行幼儿服务。但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施现状来看,虽然职业素养教育是其重要分支,但专业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度并不强,甚至部分教师重视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能的传递,缺乏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以及职业素养培养,使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力度不强,影响到学生未来发展趋势。

  • 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式单一

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现状来看,凸显职业素养培养方式较为单一问题。首先,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大多立足于课堂教学平台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使学生获取职业素养教育信息能力不足,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良好培养。其次,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校企合作的实践与实施,助力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但从当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来看,校企合作力度不强,使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式模式较为单一,影响到学生综合性发展。

  •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价值
  • 优化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

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其中,起到优化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之功效。首先,高职院校能立足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施现状,进一步明晰职业素养教育在其中融入与渗透的价值,并推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素质教育的良好融合,能实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方式、理念、模式的革新,重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以此凸显职业素养教育在其中的教育实施价值,助力于学生职业素养的良好培养。其次,以职业素质教育培养为导向,开展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在达到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优化的同时,教师能立足于自身不足问题,重视职业素质教育的融入,发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功能,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良好培养,实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施的良好模式。

  • 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一名称职的幼儿教师,不仅应具有超高的专业教学能力,也应具有广博的学识、高尚的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较高的社交能力等,唯有如此,方能根据3~6岁的幼儿身心发展需要,为幼儿传递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从而增强学前教育实施成效。在此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实施,重视职业素质教育的融入,能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化与专业化共发展,不断的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让学生更适应岗位工作发展模式,使学生未来进行良好的就业,成为一名优秀出色的幼儿教师,以此为学前教育发展注入能力。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职业素质教育融入是关键性,从而促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之价值。

  • 提升我国学前教育办学质量

我国学前教育的服务对象为3~6岁的学龄前儿童,其教育的根本实施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幼儿今后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从心理视角分析,处于3~6岁的儿童,其心理脆弱、过于情绪化,但幼儿模仿能力较强,具有旺盛的精力,并对外界事物好奇心过强。基于此,幼儿教师通过对课程知识的广泛学习与知晓,明确3~6岁儿童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引领幼儿,帮助幼儿改变自身发展不足问题,达到学前教育良好实施模式。在此背景下,需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幼儿教育输送优质型人才,而通过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使幼儿教师根据3~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开展良好的学前教育工作实施模式,进而提升我国学前教育办学的质量。

  •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路径
  • 转变教学观念

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职业素质教育的融入,需从转变教学观念层面出发,通过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观念的转变,推进职业素质教育良好的融入到其中,进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施质量。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转变过程中,首先,立足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审视当前人才培养不足问题,并结合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需要,调整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重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其次,在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加强宣传力度,使师生认知到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师生认知度,一同践行职业素质教育,并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良好培养。最后,以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为导向,明确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以此为引领,使学生在教学融入中达到职业与专业学习目标,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需在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目标、知识目标以及素质教育、能力目标,品质目标等方面进行明确,以此为学生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猜你喜欢
融入职业素养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