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镇平
摘 要:首先阐述借助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个性表达,然后论述借助师生交流启迪学生的个性思维,最后阐释借助赏识教育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个性培养;高中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语文课堂的深入发展,科学育人观的先进理念日趋深入人心,教师群体极力探究语文课堂的个性发展之路,以此催发出绚烂的生命多样之美,告别传统语文课堂上千篇一律的“工业化大生产模式”。
一、借助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个性表达
良好的个性发展是高中生成为优秀人才的必备素养,也是素质教育对高中语文课堂的客观要求。因此,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上鼓励高中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自由讨论、张扬个性,开开心心地表述自己对探究问题的主观化认知结果,维护认知结果和个性表达的多元化和差异化。
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在课文内容的集体讨论中,如果有人明确表达:“我不喜欢朱自清的清新、婉转、含蓄和悠远,因为这个时代是一个快速奔跑的动感时代和信息时代,再这么慢吞吞地缠绵不休,那就太浪费时间了,根本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我喜欢高尔基笔下的黑色闪电,我还喜欢鲁迅先生的战斗檄文,那样的表述才叫痛快淋漓、大刀阔斧、势如破竹!”面对这名高中生对文坛巨豪朱自清先生的“大不敬”,教师不能“一棒子打死”,因为高中生说的有一定的道理,是站在某一个角度去审视和评价《荷塘月色》,自然就会发现《荷塘月色》的另一番评价内容。
俗话说,众口难调,文学评价也是如此,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口味与偏好,自然就会对《荷塘月色》拥有不同的认知内容和不同的评价结果。因此,教师要尊重高中生的个性表达,只要高中生说的有道理,就不能“给予否定”。相反,教师还要鼓励高中生敢于发声、敢于“吐槽”、敢于表现自己的个性观点,以此为语文课堂输送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认知信息、探究对象和推敲内容,让高中生在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中畅所欲言,在开放讨论中张扬个性。
二、借助师生交流启迪学生的个性思维
实现高中生的个性化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需求,也是高中生高效认知、快乐成长的必要保障。个性化发展是高中生实现超越平凡、凌驾平庸、登峰造极的主体优势,因而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格外注意并加以保护,还要借助师生之间良好的信息交互有效启迪高中生的个性思维,推动高中生的个性思维持续发展。
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为例,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一文中表现得柔柔弱弱、凄凄惨惨、悲悲切切,颇有点“林妹妹”的风范。因此,就会有高中生看不惯而认为,“既然《故都的秋》的时代背景是国民党的反革命大屠杀,一个文弱书生的哼哼唧唧又怎能对付敌人的美式装备呢?要像鲁迅先生一样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振臂高呼、直抒胸臆、彻底反抗”。面对高中生的慷慨陈词,教师要理智对待高中生的“满嘴跑火车”,因为这位高中生话糙理不糙,属于个性化思维的“低水平展示”,就是外包装不太好的“贵重物品”,也属于需要好好保护、重点培养、非常珍贵的个性化思维。
因此,教师要确认高中生以尚武精神评价该文不算错误,稍稍有点偏。但是,郁达夫先生的文人表述和文学手法还是要从艺术和美学的角度去分析和品鉴,才能够准确评价《故都的秋》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三、借助賞识教育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实现高中生的个性化发展还是科学育人观对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工作要求和质量诉求,也是高中生将来具备超思维、超能力的必要积累,更是关系到将来高中生的事业成功和人生圆满。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借助赏识教育为高中生打气加油,利用人性化武器持续不断地推动高中生个性化发展。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个性张扬、思想开放的高中生对《红楼梦》中娇娇弱弱、哭哭啼啼、慢慢腾腾的林黛玉没有什么好感,因为身处信息时代的高中生每天都悦纳和处理海量的外界信息,位于信息社会的重要交互节点之上。因此,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在当代社会的受众群非常小,这样的人如何去公司参加面试?如何参与岗位竞争?如何肩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呢?
当高中生提出这样的疑问时,教师要给予大声表扬,表扬高中生善于运用现代社会的先进观点和现实生活去品评文章中的人物角色,属于学以致用的模范思维,以此肯定和判定高中生个性化思维的正确性,鼓励高中生坚持下去。
教师是为高中生输送语文知识、文化滋养、艺术精华、精神食粮、心灵鸡汤的“超级大厨”,也是点化、培养、促进高中生个性化发展的设计师和指导员。因此,教师借助课堂讨论培养高中生进行个性表达、借助师生交互启迪高中生开展个性思维、借助赏识教育帮助高中生实现个性发展,能够让语文课堂开出千姿百态、百鸟争春的生命多元化之美,切实促进高中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能辉.因材施教,让语文课堂流淌“个性”[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8(2):34-35.
[2]王颖.试论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6):53-54.
[3]瞿锋.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J].语文教学之友,2020(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