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贵州地方高校跨学科英语人才培养探析

2021-08-27 15:20黄涵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期
关键词:跨学科英语专业外语

黄涵

[摘           要]  我国改革开放已四十余年,国家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各类人才参与建设。英语人才在国家对外交流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贵州作为内陆省份,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十分必要,而培养大批从事跨文化交际的新型英语人才是关键。受传统单一学科培养模式的影响,更新英语人才培养观念、重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

[关    键   词]  新时期;贵州地方高校;跨学科英语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3-0212-02

贵州是典型的内陆省份,随着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大对外开放势在必行。贵州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英语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跨学科的英语人才培养体系,突破现有英语专业单一培养模式,探索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跨学科英语人才是贵州地方高校面临的新课题。

“跨学科”这一术语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伍德(R.S.Woodworth)于1926年首次提出的。跨学科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使高等教育各学科从单一教学向交叉多元教学转化。美国学者拉德克(Lttuca.L.R〕指出:“跨学科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的整合,其过程需要多学科跨越知识边界主动作用,其目标是培养学生不仅能够从不同视角看待事物,而且能够形成鉴别、比较、联系、综合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1]即跨学科的目的是打破学科界限,融合各学科知识,以获得新的知识、概念、方法或技巧。跨学科在宏观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在微观上则是一种行为方式[2]。近年来跨学科人才培养问题越来越成为各学科关注的焦點。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贵州各高校在外语人才培养上基本沿袭五、六十年代英语人才培养的单学科培养模式。课程是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依托,教学是课程目标的载体,校企、校地合作育人则是跨学科英语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一、贵州地方高校英语人才培养现状

贵州省外语人才培养主要依靠贵州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完成。截至2017年,贵州省各类高校(含省属高校、高职、高专)共70所,其中设置英语专业的高校41所。英语人才培养现状如下:

(一)课程设置上

以贵州某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为例进行分析,该英语专业的课程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三大模块组成。反映专业特征的课程主要集中于第二模块的专业课程,它是决定英语专业培养方向和目标的关键。

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共分3种类型:

1.专业基础课(“基础英语1~4学期”“英语语音”“英语听力1~2学期”“英语口语1~4学期”“英语写作”“英语阅读1~2学期”)。

2.专业必修课(“第二外语”主要以法语、日语为主,“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以及教学法、教学论、微格教学、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合计16门课程)。

3.专业选修课,包括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课程,该课程又可以称为专门用途英语类课程,是指与某种特定学科或职业相关的英语,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特定培养目标和特殊需求来开设的英语课程(涉及英语知识拓展如“高级英语”“英语测试与分析”“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21门课程)。这些课程设置均以“研习目标国家的文字或目标国家的语言技能为主”[3],基本不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文化,明显地反映出课程结构的单一性特征。

(二)教学方法上

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十分重视学生语言知识、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外语知识的储备主要是围绕英语“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的训练展开,教学课程安排基本不涉及国际事务、国际惯例及规则;更不涉及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由于学生英语之外的知识较少涉猎,导致“整体文化素质稍低,知识面狭窄,创新能力不强,科研意识差等现象”[4]。传统英语教学方法虽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技能得到较好训练,基本功也较扎实,应试能力也较强,但由于缺少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因此学生毕业后服务本地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较弱。近年来,随着贵州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和境外游客的增多,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潜力,旅游经济呈现出的井喷式发展势头,使跨学科英语人才的短缺与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三)师资队伍结构单一

贵州高校英语教师队伍结构目前存在两方面的局限,一是知识结构的单一。贵州高校英语专业教师资源较为丰厚,但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跨文化知识储备的教师略显不足。二是队伍结构的单一。目前贵州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基本为本专业教师构成。来自企业、行业一线的专家、学者严重缺乏,教师队伍结构单一。目前这支队伍除具备英语教学、科研能力外,跨文化交流的知识储备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略显不足。

二、构建跨学科英语人才培养体系

贵州地方本科高校跨学科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涉及以下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与课程设置

贵州地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要紧扣时代发展步伐,以市场为导向,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明确培养目标。既培养定位与学科发展要以培养学生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又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为目标,对学生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知识的培养。着力对英语专业课程的第二模块——专业选修课或英语ESP课程进行重组,构建英语+国外相关知识(重点国家国情、国外历史文化地理、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行业知识(国际事务、国际惯例和规则等)的课程体系。也可在部分维持原有专业基础课上,将专业选修课或英语ESP课程进行模块化设置(方向性培养)。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专业知识与跨学科知识并重的新型英语人才。

(二)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师的教学内容必须从单一英语知识教学向多元化知识教学转化,即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从原来以英语学科为主转向多学科知识教学,积极开展跨文化教学研究,可采取学分兑换方式,实行跨学院、跨专业、跨学科联合教学培养。

(三)实现英语教师结构多元化

英语教师结构多元化可采取两个途径完成。一是依托省内外相关高校对现有英语教师进行跨学科知识强化培训,完善现有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二是通过与企业、行业合作优化教师结构,适时邀请企业、行业一线专家对英语教师进行跨学科知识培训,打破高校人才引进机制,高校英语教师队伍,也可适当引进其他学科人才进入团队。同时高校要制定激励机制和管理办法,鼓励高校英语教师进行跨学院、跨专业、跨学科听课和开展教研活动和开展跨学科研究,确保英语教师无工作后顾之忧。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外语学科的多元化表征需要构建跨学科的人文素质培养模式,从语言文学研究到跨学科教学研究。探索跨学科英语人才培养新路径,是当下贵州地方高校面临的新课题,培养新型跨学科英语人才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时代呼唤。提高高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贵州地方高校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Lisa R.Lattuca,Lois J.Voight,Kimberly Q,Path.Interdiscip- linarity Promote Learning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Researchable Questions[J].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2004(28).

[2]武海波.跨学科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林区教学,2015(11):33.

[3]宁晓洁.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新课程(下),2013(8):22.

[4]孟英丽.关于师范院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5):47.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跨学科英语专业外语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