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加强党性锻炼百年实践历史纵论

2021-08-27 09:17齐卫平樊士博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党性修养中国共产党

齐卫平 樊士博

[摘 要]加强党性锻炼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地位突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贯穿着加强党性锻炼实践持之以恒的发展。始终加强党性锻炼实践,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深入发展的党性锻炼实践,不断提高了党的认识水平,创获了加强党性锻炼的重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加强党性锻炼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加强党性锻炼实践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以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重要任务,必须遵循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行动准则,必须以严明纪律和规矩为根本保证,必须通过坚定理想信念铸牢精神篱笆。百年历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持之以恒的党性坚守,人民从中国共产党加强党性锻炼的实践中感知了她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认真总结和充分利用历史经验,结合新时代的要求,不断推进党性锻炼实践深入发展,对党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性修养;党性锻炼;党性锻炼实践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21)04-0003-10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1](P529)回答好、解决好这一根本问题必须从加强党性锻炼入手。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最高度的阶级觉悟和阶级意识[2](P231)。加强党性锻炼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地位突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发展历程表明,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加强党性锻炼实践是保持无产阶级政党革命性的关键,也是解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之钥,更是激励党员干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

一、中国共产党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百年发展进程

加强党性锻炼实践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逻辑体现。在实践深入发展中,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提高修养水平,持之以恒的努力呈现了党性锻炼实践不断得到增强的历史轨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探索

重视党性锻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建党伊始就着手培育党性。早在1921年3月,李大钊呼吁建立一个“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3](P350),他认为只有建立一个具有“平民劳动家”这一阶级特质的政党,才能扭转中国的命运。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对党性问题最初始的认知。起初中国共产党还停留在组织层面上的党性认识,即党性就是党的性质,旨在回应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

大革命失败后,面对严峻形势,中共中央要求隐蔽精干,严守组织纪律。在这种情况下,党性锻炼实践侧重于纪律性、革命性和组织忠诚等方面的要求。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期阶段,党在历史实践中对加强党性锻炼进行了初步探索。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党性作为“特殊的问题提出来”[2](P238)。从实践上看,大革命的失败使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4](P547),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长征胜利后,我们党在根据地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空间。为适应革命形势变化,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党的组织规模由小变大,成为“全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的决定的因素”[5](P443)。但是,党员人数快速上升也带来非无产阶级思想影响党内的危险。为此毛澤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修养”[6](P650)问题。党内进行了“为什么要进行党性修养”“如何进行党性修养”问题的讨论,强调共产党员要在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同时改造自己”[7](P99)。由此观之,我们党对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要求延伸到党员个体层面,在原有遵守纪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内涵,包含了正确开展党内斗争、处理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等内容。1941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首次对中国共产党人党性锻炼提出较全面的要求。此后,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实践深入发展,为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性锻炼实践的拓展

执掌全国政权使党的历史方位发生重大变化,新的实践对党性锻炼提出了更高要求。刘少奇指出,党性修养“在取得政权以后更为重要”[7](P103)。“进京赶考”之际,毛泽东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8](P1438-1439)。“两个务必”思想是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重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前后,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紧迫性通过作风问题显示出来。一方面,为满足政党下乡、城市建党的双重需要,我们党发展了大量党员,仅1949年就发展“一百四十万人左右”[9](P58)。党员大量发展产生了相应的问题,新党员中“很多人的思想作风极为不纯”[9](P1),老党员中“很多人骄傲自满,发展了严重的命令主义作风”[9](P1)。另一方面,由于全国干部缺口大,新中国成立初期留用了一批“改变国民党官僚主义效率低下的作风”[10](P729)的旧人员,“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教育和改造”[9](P98),出现“干部思想成分不纯状态又相当严重”[11](P150)的情况,引起党中央重视。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提出直接与端正党的作风相关联。中国共产党多措并举,在各领域、各战线开展了整党、整风运动,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得到提升,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1954年2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强调坚决“反对任何派别思想、小团体习气、地方主义、山头主义和本位主义”[12](P129)。反对这些错误倾向对新条件下增强党员党性修养有着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加强党性锻炼实践提出新要求。从国内来看,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亟需大量讲党性、坚持原则的干部。

1956年2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加强初级党校工作的指示》,强调要以“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认识,增强党性”[13](P109)为教学方针。增强党性成为党员教育的重要目标。经过几番干部轮训以后,党员干部的党性得到提高。后来由于受“左”倾错误指导思想的影响,党的建设遭遇挫折,加强党性修养的历史实践也偏离了正确方向,留下深刻教训。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发展

改革开放新时期,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首要任务是强化党性意识,坚定党性原则,提升党性觉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转折,实施改革开放必须解放思想,冲破思想禁锢。因为思想一僵化,随风倒的现象就多起来了[14](P21)。“随风倒”就是不讲立场、党性动摇的体现。实现经济发展,必须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水平。改革开放初期,加强党性修养的聚焦点是“坚持党性,根绝派性”[14](P279)。派性同无产阶级的党性是根本不相容的[14](P422)。党中央通过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迈出了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新步伐。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发挥了正本清源的作用,统一了全党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为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营造了良好政治氛围。

实践产生的新变化对党性锻炼实践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计划经济转轨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商品交换原则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党内,党员干部坚持党性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商品交换原则追求利益的价值取向与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是不相容的。因此,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重点再次聚焦到党员干部的作风上来。陈云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15](P273),党性修养、党性原则等概念成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话语,赋予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新内容。此外,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现象有所抬头,降低了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实践的成效。从党的文献来看,党员干部中间甚至出現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改革开放,讲党性还有什么实际意义”的疑问[16](P334)。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要求全党“增强党性锻炼,改造世界观”[17](P938)。之后,转变党的作风成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点任务。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教育管理党员的目标[18](P969)。1996年开始的“三讲”教育活动,在锻炼党性、转变党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新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日益重要。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以一系列实践部署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提出明确要求。为了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推进党性锻炼实践。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中国共产党愈加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体现在每位党员个体上就是必须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坚定立场、严格党纪、端正党风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党风还是党纪都与党性锻炼密切相关。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党性锻炼实践的认识更加全面。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更加凸显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极端重要性。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19](P13)。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日益融入世界的中国受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从统筹“两个大局”的要求出发,党中央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创新实践,在推进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实践上取得了卓著成效。

新时代需要新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必须花大力气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四风”之所以还有市场,在于党性修养这个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好。整治不良风气,重在抓早抓小抓细抓实,贵在持之以恒。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十八大后党中央加强党性锻炼的“重头戏”,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发展,党性锻炼实践的地位更加突出,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实践开创了崭新局面,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先进政党文化、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等一系列全面从严治党的新任务新要求,把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的学党

章党规,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党性修养锻炼的根本标准和原始依据。习近平高度重视党校的建设,强调“党校姓党”,开创了党校工作的新局面。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此后,与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相关的法规文件陆续出台,如《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等。这些文件为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上的指引。在党内集中教育活动中,增强党性修养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要经验。先后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供了重要契机。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全党党性进一步增强,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2019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中央明确提出“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这次主题教育特点鲜明、扎实紧凑,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重大成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高了知信行合一能力,思想政治受到洗礼和锤炼,增强了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得到提振,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加强党性锻炼的一次生动实践,使全党的党性修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中国共产党加强党性锻炼百年实践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党,能够做到经久不衰必然有其奥秘所在。中国共产党从建立时仅有五十多名党员发展壮大为拥有九千多万党员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而且焕发出强大生命力,这与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党性锻炼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有着密切关系。

(一)加强理论研究深化对党性的整体认知

何谓党性?衡量党性强弱的标准是什么?这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党性锻炼实践首先回答解决的问题。经过百年历史发展,中国共产党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整体认知日益成熟和丰满。

在党的历史上,不同时期,党性概念有所差异,强调重点也有不同。我们既然是共产党人,就一定要增强党性[14](P571)。究竟何谓党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论述对认知党性具有奠基性的贡献,在与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的斗争中,他们提出了“理论上的党性”和“哲学上的党性”的概念[20]。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党性概念具有理论和哲学层面上的深刻意义。列宁创造性地将党性概念用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指出“严格的党性是阶级斗争高度发展的伴随现象和产物”[21](P123)。从列宁开始,党性的概念开始具有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主体维度的内涵。中国共产党承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性概念的界定,作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阐释。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由于规模较小且斗争环境复杂,党性锻炼实践的重点在于保证组织的稳定与发展,突出强调对纪律的遵守。随着实践的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宗旨成为党性锻炼实践的重要内容,增强党性,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服务[22](P642)。在党性锻炼实践的历史发展中,党的作风、党的团结、组织纪律等成为坚持党性原则的具体表现。

在明晰党性修养内涵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完善了党性修养的标准。起初,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就是党性的标准。此后,在与“左”倾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反对主观主义、坚持实事求是被纳入加强党性修养的范围。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强调党性原则,例如,把报纸是否开展批评、批评是否正确、干部是否接受批评等作为衡量报纸的党性、衡量党内民主生活和党委党性强弱的尺度[23](P248)。

又如,把能不能搞好团结,作为衡量和检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素质高低、党性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24](P1968)。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党性形成了全方位的衡量标准,在党的建设话语中,党性是一个全面反映党员干部思想的综合性概念。

(二)坚持问题导向排除党性锻炼实践的干扰因素

党性的特殊内涵决定其特殊表现,中国共产党进行党性锻炼实践必须创新形式。从历史和现实看,违背党性修养存在三种表现。其一,党性缺失。毛泽东指出:“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5](P297)坚持党性要看“是否认真学习,是否通过学习和通过工作实践真正提高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17](P719)。无论历史条件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实事求是作为判断党性是否坚定的标准。其二,党性不纯。有了党性还要看党性是否纯洁。在中国共产党内,一切有英雄主义思想的人就是党性不纯的同志[5](P70)。党性不纯会影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党性纯不纯还体现在是否敢于同不良倾向做斗争。对党内的错误思想、错误行为不敢批评,不敢斗争,这也是党性不纯的表现[25]

(P401-402)。加强党性锻炼是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26](P196)。其三,曲解党性。增强党性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效能体现。从党的建设实践历程看,曲解党性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的危害远比党性缺失和党性不纯要严重。

党性修养之所以会出现缺失、不纯和曲解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同阶段,时异事殊,影响党性修养的因素始终存在。党性锻炼中,只有在努力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才能辨别良莠,吸收好的东西,抵御坏的东西[27](P491)。中国共产党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百年历程,也是不断与种种不良因素斗争的艰辛历程。一是主观主义、教条主义长期存在,严重影響党性锻炼的实践。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提高党性修养,重点任务就是反对主观主义与教条主义。二是党的不良作风阻碍党性锻炼实践的健康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进党的作风。改革开放新时期,党中央多次针对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28](P63)。三是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不正常对党性锻炼实践带来严重危害。历史证明: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党性锻炼的实践就会健康发展;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党性锻炼的实践就会遭遇曲折。在党的建设百年实践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党正是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整顿,以纠正不良倾向的斗争,不断提高了党性锻炼实践的水平。

(三)及时总结经验建立党性锻炼实践的加强机制

百年来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发展历程,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在巩固党性修养成效上需要建立常态化保障机制。经过不断探索,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巩固和强化党性锻炼实践成效的机制。

第一,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29](P1)。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正是凭借着这个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赢得了中国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就是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坚持不懈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在加强党性锻炼实践中经受住各种风险挑战的考验。

第二,构建集中教育与学习常态化的长效机制。中国共产党人提高党性修养不是一时一刻的事,对党忠诚,终生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就要把加强党性锻炼当作一辈子的要求。党性修养提高的过程是不断加强学习的过程,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才能在思想淬炼中提升党性水平。党中央部署集中学习教育,是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制度安排,各级党员干部不能片面地以阶段性学习而把党性锻炼集中在形式的规定上,必须从增强党性的内在需要出发,自觉地学、主动地学、恒久地学,“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营养剂”[30](P81)。只有推动党内集中教育与常态化学习相结合,才能使加强党性锻炼实践成为党员干部的内在需要。

第三,完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自律机制。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作风和历史传统,也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团结—批评—团结”是坚持党性与加强党内团结的要求。党员干部敢不敢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强不强的表现,毛泽东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相区别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揭示了党性坚守的鲜明特色。在我们党百年历史进程中,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延安整风运动,到新时代开展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批评和自我批评形成了有效机制,促进了党员干部提高党性修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第四,加强党员干部检视党性的规范化机制。党员干部写党性分析材料,是检视自身,查找问题的必要环节。党员干部为自己开具“党性诊断书”,有利于从整体上认真查找问题。有书写能力的要撰写党性分析材料[31](P419)。从历史看,我们党早在延安整风期间就开始了书写党性分析材料的实践,参与整风学习的党员干部不仅要阅读学习文件,还要书写学习笔记。从现实看,党员发展越来越严格,程序越来越规范。在加入党组织之前,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书写思想汇报,正是思想入党的教育储备。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共产党强调在党的组织生活中要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32](P225)。加强党性锻炼实践必须要形成规范党员干部自我党性检视的机制。

(四)发扬斗争精神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举措创新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坚持党性立场不仅形成原则要求,而且采取各种举措,不断创新,打出了一套系统科学的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组合拳”。具体而言,可以从党员教育、阵地营造、干部培养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第一,把增强党性观念作为提高广大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的中心环节[22](P712)。

党性观念强不强本质上是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问题。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要求中,讲党性是第一位的。加强党性修养,核心是解决立场和世界观问题[17](P1221)。扭住了党性修养的“牛鼻子”,把好“总开关”,才能抓住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重点。借助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方式,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是一条最重要经验。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为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了条件[31](P417)。

第二,打造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实践的教育阵地。中国共产党构建了多维立体的党性锻炼实践阵地,如党校、革命老区的纪念场馆、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遗迹等。历史实践中,各级党校是加强党性锻炼实践教育的重要场所,党中央一贯重视党校工作。1924年刘少奇组织创办的位于“八十间”院落的安源党校被视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校。党校是干部增强党性实践锻炼的熔炉[17](P1224)。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以一系列文件规范党校建设工作,明确要求将党校建成党性锻炼实践的阵地。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校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习近平高度重视党校工作,强调党校一定要把学习理论的气氛搞得浓浓的,“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33](P154)。

第三,将党性立场贯彻到党员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全过程。绷紧党性这根弦是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先决条件。

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观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坚强的党性、优良的作风为党和人民把好选人用人关,选拔任用党性强、能力高的党员干部,才能不断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指出:“成为好干部,就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34](P125)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德才兼备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原则,强调以德为先,注重的就是党性修养。

行动自觉来源于思想自觉,思想觉悟越高,行动能力越强。中国共产党加强党性锻炼的历史实践有着丰富理论的思想指导,不断深入发展的党性锻炼实践又为党的认识提高奠定了基础。百年历史实践既呈现中国共产党人党性修养水平线的不断上升,又创获了加强党性锻炼的丰富理论成果。

三、中国共产党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加强党性锻炼百年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这是历史创造和留下的宝贵财富。把经验总结好才能利用它来更好地为现实服务。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加强党性锻炼的实践没有终点。在新时代新阶段新征程上,推进党性锻炼实践不断向纵深发展,必须充分总结好、利用好党的建设历史经验。

(一)加强党性锻炼实践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33](P25)。实事求是也是一个党性坚强的党员的起码态度[5](531)。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道理都很明白,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却很难。延安时期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以革命多次遭遇挫折的惨痛经历换来的。

违背实事求是,从党性角度看就是坚持主观主义,主观主义是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思想障碍。无论是搞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实践都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35](P358)。历史反复证明,不讲实事求是,脱离实际,会使党和人民的事业受到损害。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加强调查研究,把客观情况掌握清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加强调查研究有利于把握現实的问题,了解真实的情况,从而使想问题、作决策、拿办法、做工作体现党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党的百年历史实践中,历届党中央领导人都高度重视调查研究。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在兴国、寻乌等地开展调查,分析中国阶级状况和具体国情,为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解民之所需,应民之诉求,就必须摸准情况。毛泽东、刘少奇、陈云等党中央领导人经常下基层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坚持实事求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中央领导人坚定贯彻实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沿着正确轨道前进。新时代,习近平号召中央政治局以上率下,深入全国各个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在调查研究上花大功夫,必须把身子沉下去,决不能“走马观花”,搞形式主义的调查研究。

(二)加强党性锻炼实践必须把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重要任务

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1](P518)。思想建党与理论强党内在统一,是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内在要求。共产党人的党性无论是意识还是立场,背后蕴含的就是理论素养。有强党的理论支撑,才有建党的思想伟力。

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实践中,思想和理论常连起来作为一项工作进行部署,这是因为两者事实上不能分割开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始终在加强党性锻炼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能不能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的思想,决定着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坚定党性立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体现为发展中的理论创新和创造,中国共产党百年进程中,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五大标志性成果,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发展。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滋养。

拒绝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的人,就不会有真正的党性[17](P811)。党性既是阶级性的体现,也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首先要保证理论的先进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实践提出问题需要理论作出回应,理论形成思想去指导问题的解决。加强党性锻炼实践必须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必须在深入学习和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中不断提高党性修养。

(三)加强党性锻炼实践必须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思想逻辑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在党章中有明确规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本质集中体现为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共产党员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党性问题[17](P937)。习近平指出:“党性和人民性都是整体性的政治概念。”[36](P23)坚持党性是基于党员政治身份提出的要求,坚持人民性是基于根本组织宗旨对党员政治要求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除了人民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为党工作就是为人民工作,完全不存在违背人民性的党性。把党性与人民性割裂甚至对立起来的认识是绝对错误的,十分有害。

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思想逻辑,要求党员干部正确处理好“公”与“私”、 党的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维护党的利益必须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性的旨归。从毛泽东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都是对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最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人讲的“公”就是人民,体现“私”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公”的人民利益。头脑中没有人民的概念,心目中没有群众的地位,坚持党性就无从谈起,党员干部办事情、干工作就会扭曲走样。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反复提出“人心向背决定党的生死存亡”的话题,把加强党性锻炼与坚持人民立场紧密相联。

习近平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揭示的就是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思想逻辑。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才打下了江山,广大人民群众是坐江山的主人。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追求,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永远不能丢掉的党性原则。一切利用公权力谋私利的行为都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党性的玷污,任何患得患失的私心杂念都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相背离。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是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百年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

(四)加强党性锻炼实践必须以严明纪律和规矩为根本保证

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一贯举措,党的十九大把党的纪律建设纳入总体布局,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遵守纪律是对党忠诚的必然要求,建立在党性基础上的严格自律,对党员干部提高党性修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五大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

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党的组织性与纪律性,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相继成立。1983年10月邓小平指出,所有共产党员都要增强党性,遵守党的章程和纪律[25](P421)。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从来都是与党性锻炼联系在一起的。

严格执行纪律和规矩是党内开展政治生活的保证。党内政治生活是加强党性锻炼的实践载体,做好党性分析,及时查摆问题,发现问题,瞄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中弘扬正气,反对歪风,就是要通过严明纪律和规矩来达到锤炼党性的目的。从百年实践发展来看,党中央在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和举措,对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也是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重要内容。提高党性修养有利于民主集中制的开展,贯彻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党员党性锻炼。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用党性来保证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16](P390)。只有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才能为党性锻炼实践提供制度保障。

(五)加强党性锻炼实践必须通过坚定理想信念铸牢织密精神篱笆

坚定理想信念是坚守党性的思想灵魂,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党性强不强最能体现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共产党人锤炼党性,首要的就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信念堅定,才能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才能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凭借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克服任何困难,战胜任何风险勇往直前。

党性立场牢固不牢固,起关键作用的就是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一个人如果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共产党员丧失理想信念就会变成一个没有精神内涵的身体空壳。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经磨难,充满艰辛坎坷,历史潮流中大浪淘沙,既有众多千锤百炼的优秀党员,也有部分落伍掉队甚至蜕化变质的不良分子。党性锻炼实践表明,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党员干部必遭历史淘汰,党性立场不牢固的党员干部必为历史唾弃。

坚定理想信念需要顽强毅力的精神坚守。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实践中始终存在的严峻问题,只有铸牢精神堤防、织密精神篱笆,才能在党性锻炼实践中抵御一切腐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无论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性立场都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信仰信念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37]。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切实体现在党性的坚守中,党性锻炼的实践指向就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

四、结 语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

大就要有大的样子。”[29](P86)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奋斗成就辉煌,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历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持之以恒的党性坚守,人民从中国共产党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百年发展中感知了她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胜利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上议程,新的历史征程正式开启。新的进军需要新的动能,学习百年党史,向历史汲取智慧,就要从加强党性锻炼实践的历史经验中得到现实启示。党中央已向全党发出进军新征程的动员令,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而继续奋斗,必须使党性锻炼实践符合新时代的要求,通过提高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水平,不断壮大党的组织力量,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创造性实践中,脚踏实地向着光明的前景迈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任弼时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7]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8]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1966)(第3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1966)(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5]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9]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0]樊士博.70年来中国共产党党性观的流变与发展[J].理论与改革,2019,(4).

[21]列宁全集(第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9]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30]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3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3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35]《习仲勋传》编委会.习仲勋传(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3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7]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责任编辑:陈文杰

猜你喜欢
党性修养中国共产党
延安精神在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中的时代意蕴及现实启示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论党性修养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提高党性修养,打造共产党人精神高地
习近平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思想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