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惠民?生态为民?生态利民

2021-08-27 10:41黄慧诚郑秀亮
环境 2021年6期
关键词:工作

黄慧诚?郑秀亮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深入贯彻习近平總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环保便民利企服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

解难题——下大力解决环境信访问题

困扰当地多个小区居民的中山市中心组团垃圾处理基地臭味扰民问题今年以来得到极大改善。

据统计,去年上半年中山市中心组团垃圾处理基地臭味扰民群众信访就达119件。“一天下午一位女士给我打了两个多小时电话,情绪十分激动。”省生态环境厅监察二处一位同志回忆当时的接访印象深刻。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省生态环境厅主要领导多次赴中山调研并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座谈,寻求解决之道。

“省厅督导,目的就是推动地方下更大决心彻底解决问题。” 省生态环境厅监察二处负责人表示,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地方能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有效推进治理工作。为做好督导,省生态环境厅成立了工作专班,持续跟进问题治理。

广州亚运城异味扰民问题也曾是环境信访的“重灾区”。仅去年上半年便有投诉41件。又因涉及广州市番禺区、东莞市麻涌镇跨界环境治理,该问题更成了信访处理难啃的“硬骨头”。

“天下功夫唯快不破。”省生态环境厅监察二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信访问题处置同样讲究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这是我们的微信工作群,里面20多个人,既有广州、东莞两市生态环境局的分管副局长,也有区、镇、街道的分管领导。收到群众投诉,我们立即转发消息到群里,督导当地办理,要求现场巡查相关企业是否违法偷排或超标排放。”

“有些信访问题因为早期规划选址等因素一时难以解决,但我们还是要努力作为,加强监管,把环境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争取群众对环保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下大力解决环境信访问题是省生态环境厅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八项重点工作之一。实施厅领导包案,推动化解19件生态环境领域信访难案;变“季调度”为“月调度”,加快推动地方化解重复信访积案;针对广州、佛山、清远等地多起“楼企矛盾”典型信访问题,组织深入调研,推动出台解决工业园区废气扰民相关政策,批量化解信访类案。今年1至5月,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共处理信访80434件,办结76286件,办结率为95%;其中,厅本级收到信访投诉及咨询建议共2223件,办结2188件,办结率为98%。日前,省生态环境厅又围绕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梳理整改问题清单,以督办函形式通报各地市,并对部分问题进行挂牌督办、对部分市进行约谈,全力推进环境问题整治。

暖民心——积极开展环保便民利企服务

“真没想到,省里同志打来电话,让我解除了办厂的疑惑。”来自揭阳的林先生为省生态环境厅同志热情细致的工作态度点赞。

6月3日,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同志看到林先生的网上咨询留言,因为留言描述不具体便主动去电,在详细了解情况后告知其项目可豁免办理环评手续办理,但须落实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并按规定申领排污许可证。

为切实减轻企业环评负担,省生态环境厅不断深化环评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扩大环评“就近办”“简化办”“马上办”的范围。目前,全省80%以上项目实行环评登记表备案,30大类中61小类基本不产生生态环境影响的项目不再纳入环评管理,需开展环评的项目约99.8%以上由地市生态环境部门审批,符合规划环评要求的项目环评内容大大简化,环评审批时限压缩三分之一以上。

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办事更便捷。省生态环境厅公众网网络问政平台成为公众与环保部门交流的有效平台。今年1至5月,仅厅环评处就办理环评相关网络问政逾1500条,并按要求均在2个工作日内予以回复。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能力,5月省生态环境厅出台环保政务便民利企工作方案,结合“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推出系列创新举措,包括推进若干“一网办通”事项,落实一批电子证照应用,并在“粤商通”平台开设生态环境专区,目前已有16个可查询可办理的服务事项,更好方便地方企业、公众线上办事。

“感谢省生态环境厅为企业着想,让我们省去了好几万元的仓贮费。”从事矿产加工的李老板感慨地说。

广东是钽铌矿、锆英矿等矿种的加工业大省,原料常需要从非洲、澳洲进口。这些矿砂伴有放射性核素,经常会触发海关管理部门的辐射监测仪的报警阈值,没有取得检验报告时,需暂存在海关码头,每天的仓储费用达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按照省生态环境厅要求,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在承担这些工业矿砂抵岸通关前的放射性核素检测鉴定工作中,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在保证工作质量前提下,尽量缩短样品流转和分析过程,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报出检测结果。过去要7个工作日出结果的检测,如今最快1个工作日、最迟6个工作日便可出结果,而且检测全部免费。

送法规、送技术、送服务进企业,帮助企业精准治污,服务行业绿色发展。4月9日,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电镀污染治理专题宣讲活动在惠州市龙溪电镀园区举办。100多家电镀行业的企业在现场聆听宣讲,不仅了解了相关政策法规,还学习了先进管理经验和治污技术。像这样分门别类、有的放矢的宣讲活动,省生态环境迄今已开展了十余场,深受企业欢迎。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环保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也体验了当‘河长的艰辛!” “希望这样的活动常有,让更多的人参与环保!”……

4月18日、5月22日,“绿色有约——环保公益我参与”活动在广州市天河区车陂涌、华南植物园如期举行,大小环保朋友通过网上报名参加了活动。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人们接受环境教育,增强环境意识。

环境保护需要公众积极参与。加强环保公益服务也被纳入省生态环境厅“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内容之一。除了定期举办“绿色有约——环保公益我参与”活动外,还将培育扶持环保公益项目、建设一批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得到公众和社会好评。

惠民生——加快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

“口感好多了,听说水质也更安全了!”喝着清冽甘甜的鉴江水,茂名化州市同庆镇村民梁阿伯喜笑颜开地说。

2021年2月,该镇新水厂投入使用,水源来自鉴江的地表水。建于1992年、用地下水作水源的旧水厂也随之关闭。

按照国家部署,2020年起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对全省“千吨万人”(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饮用水水源(全省658个)每季度开展水质监测和评价,将情况反馈有关地市并指导地方开展达标整治。同庆镇旧水厂由于设计工艺流程较落后且水厂所在地土壤中锰的本底值较高导致水质超标。省生态环境厅的监测和指导,推动了同庆镇水厂加速“以旧换新”。

饮用水水源地是老百姓的“水缸子”,饮用水水源安全关系千家万户。除了水质监测,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还包括水源地“划、立、治”环境问题整治等任务。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统一部署,在完成市、县两级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工作后,2021年着力开展镇、村分梯次、因地制宜推进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综合整治。

既要保好水也要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点多、面广、基础薄弱、涉及多个部门,可谓污染治理工作的短板。为此,广东省政府将“新增1000个以上自然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列入2021年十件民生实事,省生态环境厅也将此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八项重点工作之首。按照广东省政府“开展一次摸底调研、提出一个建设方案、制定一个指导意见”的工作部署,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系统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会同省有关部门,邀请生态环境部华南环科所、省环科院等6个科研机构组建第三方技术团队,开展摸底调研。目前,摸查工作已完成,共摸查自然村5.8万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37.6%,正组织开展数据复核、分析及报告编制工作,力争将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底数摸清、问题找准。联合省直有关单位印发实施工作方案,建立各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民生实事储备库;同时,筛选适用于广东实际的农村治水工艺技术,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治理。截至5月底,纳入储备库的1681个自然村中,已动工881个、建成340个。

猜你喜欢
工作
工作能让人幸福吗
令人为之惊叹的工作
不工作,爽飞了?
最重的工作
工作至死何所用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
工作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