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境泽
内容摘要:语文学科的美育教育不仅仅是以情感人或引导学生以主观经验对文本进行想象,而是要将知识教学与美育教育融合起来——以语文学科知识教学为基础,从知识教学中又能发掘出带有学生个人体验的更多的审美因素。本文以《湖心亭看雪》的教学为例,对语文学科美育教育与知识教学的融合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学科 美育教育 知识教学
从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学校美育高度重视。具体到学校教育中,美育并非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而应该渗透到所有教育内容和教学课程中来。可以说,每一门学科都承担着美育任务,都应该面向每一位受教育者,培育具有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公民。
相比其他学科,语文学科在承担美育任务时具有特殊性,这是由语言审美鉴赏与创造活动的复杂性决定的。在语文学科以美育人的过程中,师生面对的是各种文本,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产生审美注意,而审美注意“并不直接连结,也不很快过渡到逻辑思考、概念意义,而是更长久地停留在对象的形式结构本身,从而发展其他心理功能如情感、想象的渗入活动”①。可见,对于语文美育而言,文本正因其赋予独特魅力的语言形式而具有经典的审美意义。这种审美意义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促进学生的审美理解与创造能力的提高,又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语言形式进行理解与挖掘,进而获得知识性和审美性的生成。
因此,语文学科的美育教育不仅仅是以情感人或引导学生以主观经验对文本进行想象,而是要将知识教学与美育教育融合起来——以语文学科知识教学为基础,从知识教学中又能发掘出带有学生个人体验的更多的审美因素。接下来,本文以《湖心亭看雪》的教学为例,对语文学科美育教育与知识教学的融合进行探讨。
之所以选择《湖心亭看雪》为例,是因为这篇晚明小品游记用白描的手法,淡笔绘空旷苍茫、宛若梦境的奇景,正如古典美学“味外味”的语言实践,便于学生感受与想象。文本虽短,但能以浅见深,适合师、生与文本展开深度对话,进而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薄文厚教,如果适当引入他文,引领学生走近明代雅士的孤傲人格、不俗审美和末代文人的家国之思,又能将语文学科的美育教育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里。
一.赏析白描写意之景,抓住往来灵气
清代词论家周济有“空则灵气往来”之句,灵气往来能使物象体现出灵魂,艺术品有了灵魂才能拥有生命,这也可以看出,恰到好处的空可以创造出美。《湖心亭看雪》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就是品析雪后湖景,抓住景物及人物的灵魂。
张岱以白描手法写景,笔墨简淡,这种语言因素的简单化和中国画中的水墨画很像,看似单调的墨白二色却能以少胜多,留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传递创作者的微妙情绪。教师可备毛笔墨汁与宣纸,请学生依文发挥想象,画出张岱眼中的西湖雪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画画和互相点评时,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1.天、云、山、水如何画?2.张岱游西湖时是“更定”,舟中不过一点炉火,如何能看到“上下一白”以及长堤、湖心亭?3.我的画到底呈现的是谁的视角?如果是张岱的视角,怎么会看到“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
经过了讨论,学生们认为,“天与云与山与水”一句中的三个“与”写得非常得“上下一白”之妙,仿佛天地间所有风物均融为一体,寥廓蒼茫。虽然画画时可以不勾勒天云山水的轮廓,只呈现白色的画面,但是感觉有一些内容远在这画面之外,难以言说,需要想象。而“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的物象也绝非当时张岱的视角实见,反而像是增添了几分想象或梦境的色彩。
此时的学生确实已经进入了文中或画境,但还没有把握到文中的灵魂。教师适时引入宗白华的一句话:“艺术境界与哲理境界,是诞生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创作者为了使作为载体的形象能够尽可能容纳自己主观的寓意和情感,必然不满足于追求事物的外在模拟和形似,而要求在对客观形象进行一番取舍、夸张和加工,以个性、修养和对审美趣味的追求,执有求无,尽力表达出某种内在风神。张岱为何放大天地为“一白”,缩小自己为“一粒”?他夜游西湖,为何能看见天云山水、长堤和小亭?“审美价值和科学的认知和实用价值之间拉开距离,三者产生了‘错位,才有审美情感的自由可言”②。这种种不合理之处有着怎样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正是品读这段白描之笔时应该抓住的往来灵气。
二.引入他文对照阅读,在深度对话中提升审美能力
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语文教学实际上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是在对话活动中丰富学生审美体验的过程。引入他文对照阅读,则有利于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审美能力。
引入《明圣二湖》《西湖七月半》选段:
西湖……声色俱丽,然倚门献笑,人人得而媟亵之矣。人人得而媟亵,故人人得而艳羡;人人得而艳羡,故人人得而轻慢。在春夏则热闹之,至秋冬则冷落矣;在花朝则喧哄之,至月夕则星散矣;在晴明则萍聚之,至雨雪则寂寥矣。……雪巘古梅,何逊烟堤高柳;夜月空明,何逊朝花绰约;雨色涳蒙,何逊晴光滟潋。深情领略,是在解人。
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嚣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学生对“雪夜游西湖”仅有着比较陌生化的感知,将张岱的这两篇文章与《湖心亭看雪》对照来看,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对话,又丰富了学生对张岱的个性和审美的理解,学生鉴赏出张岱的山水之痴,其实是痴迷于一种物我两忘的不俗的生活方式、一种清高文人追求雅致的审美情趣和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怀。从文本出发,进一步理解张岱其人,又达到了美学高度的认识,这样的语文教学才会引领学生产生美的意识与能力。
三.以表演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材料展示自身的审美积极性
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应该掌握一定知识,而且应努力设法通过学习材料展示自身的审美积极性,这就由鉴赏美进入到了创造美。亭内二人与张岱的偶遇相别,舟子的喃喃自语,个中滋味,最好以表演法引导学生体味。在表演前,教师可以先铺垫问题让学生思考:1.张岱见亭上两人时,心情如何?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强”到底取意“竭力、勉力”还是“勉强”?3.张岱与湖中二人为何没有互留名姓?4.张岱听到舟子之言后,什么心情?
在准备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产生了分歧,有一些学生认为,亭上二人携酒对饮,见到张岱就冒昧拉人,张岱不喜欢二人作风,只能勉强饮下三大白。张岱觉得自己雪夜独游西湖的氛围都被破坏了,所以并没有与二人互留名姓。听过舟子之言后,张岱心中也并不认同,所以没有接话。另一些学生则认为,张岱与亭中二人不过是偶逢,以他如此清高孤傲的人品,若非将亭中二人引为知己,怎么可能会喝下三大白的酒,“余强饮”中的“强”肯定是兴之所至,竭力而饮。而且张岱是主动“问其姓氏”,可见是想要结交的,但亭上二人不知为何,或许是奉行君子之交淡如水,觉得尽兴了就满足了,没必要非告诉张岱名姓。
基于两组学生对文本理解的不同,其表演呈现出的效果也不一样,点评的同学提出问题:第一组的表演处处都能看出张岱的被动与勉强,那么为何张岱要在很多年后回忆这次游湖时给他带来不快的偶遇,并将之书写下来?
这时教师适时出示《陶庵梦忆·序》《西湖梦寻·序》《自为墓志铭》选句,引导学生去体味张岱的偶遇知己之喜,兴尽而散之空。张岱遇见知己固然欣喜,但他所求的其实是“独往湖心亭”的疏狂率性和雪夜西湖上下一白的苍茫之境,问其姓氏不得后不必勉强,兴致散尽之后也不必强求,这份洒脱方才与那个天地夐远寥廓的西湖相衬。但是张岱有“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之语。但是他又不断地“遥思往事,忆即书之……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欲以此来“保我梦中之西湖尚得安全无恙”。可见对于张岱来说,往事不可能如烟,洒脱不等于全然忘怀,明明知其为梦,却一直留恋、不断回忆,终难醒来。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所表现出的对山水的痴情、对高雅审美的痴情,其实更是一种对家国过往眷恋不舍的痴情。
学习本文时,学生已经进入初三阶段,具备了自行梳理文意的能力。但张岱这份伤国怀乡的感慨以淡墨氤氲在白描的湖景之中和疏疏几笔的亭上偶逢片段里,如果不引导学生通过自画水墨画来细读课文、结合他文深度对话、通过表演来更好地知人论世,学生也很难发挥想象,从而把握文中浓烈的艺术意境以及张岱的审美心灵和精神世界。教师只有将美育教育与知识教学融合,方能启发学生透过《湖心亭看雪》中纯粹的雪后湖景,去品味字里行间那种曾经有过是为喜,转眼皆过是为悲,知其为梦是为悟,流连梦境是为痴的淡淡味道。
注 釋
①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增订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323-324
②孙绍振.美的结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49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