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喜
乡土文化是一个地方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它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精神风貌、文化习俗,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挖掘乡土文化,为其注入新时代精神,对学校德育工作是一种尝试。
一、引用乡土文化为学校德育拓宽视野
把乡土文化物象化,发挥文化陶冶的作用。挖掘乡土文化中的育人资源,一是提炼乡土文化中蕴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学校的文化价值追求,以及师生的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二是提取乡土历史人物的优秀事迹、故事传说、名言佳句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把这些融入到校园的一路一墙,每一个角落,展现出乡土文化中的美好精神,营造文明和谐、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无声中陶冶师生情操。
突出德育的针对性。乡土文化教育能激励起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从而建设家乡和祖国,从而提高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在城市化、网络信息化背景下,把乡土文化融于学校德育中,使德育工作生活化、活动化、校本化,成为“有源之水”,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感悟乡土文化的精髓,立志、明理、爱乡、爱国,彰显区域德育文化特色。
二、挖掘乡土文化为学校德育添色彩
凤凰文化。九佛地形酷似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被视为吉祥之地。又因九佛属陡坡低山丘陵地形,西汉时古南越人把山谷称作“垌”(“垌”乃“洞”的谐音),故九佛古称“凤凰垌”。九佛有个凤凰山,我校就在凤凰山下,因此用凤凰精神打造校园文化是最佳题材。
红色文化。九佛属革命老区,归纳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乡土资源有:文物遗址:东纵江三支队队部旧址;竹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等;革命往事:狮岭歼倭、迳下突围、松岗剿匪等动人故事。
醒狮文化。醒狮,在九佛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当地的文化品牌之一。几乎每一个村落都有自己的醒狮队伍。目前,九佛共有醒狮队9支,分别为:枫下村忠英队、枫下村庆春堂队、棠下队等,醒狮26头。政府更加大了醒狮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扶持力度,使得舞狮传统得以传承和发展,舞狮也成了当地最能团结和凝聚人的一项体育活动。
三、活化乡土文化为学校德育提效
1.寻根当地“凤凰”精神,彰显“和美”
经过千年的陶沥,“和美”已经成为九佛当地的核心文化精神。经过文化积淀,学校逐步凝练出以“群凤和鸣,成人之美”为核心理念,以“和美教育”为办学特色,以“正心至和,励行尚美”为校训,用心孕育“和而不同,自新创美”的校风,养成“和乐共进 美人美己”的学风,打造“和衷共济,美教精艺”的教风,营造和谐于心、美丽于行的生态文明校园。
2.立足实际,编好乡土教材
校本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要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发挥学校、地方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不同需求与不同特点,使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既能促进国民共同基本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和多样化发展。如何开发真正“接地气”的德育校本课程,成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新任务。为此,我们编写了《九佛风土映和美》乡土德育教材,把九佛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名人趣事、名胜古迹、民俗文化等内容都编进教材。
3.选好教育载体,用醒狮文化活跃第二课堂
“醒狮”进学校课堂,让学生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同时,也锻炼学生体能和团结协作能力。舞狮是九佛的傳统特色文化民俗,寓意喜庆吉祥,群众喜闻乐见,学校把舞狮打造成学校特色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为此,学校在初一和初二年级组建了醒狮队,专门从九佛各醒狮队请专业老师为学生授课。让“乡土文化”登台,挖掘九佛的乡土文化精华,充分发挥乡土文化资源在学校德育的特殊功效,着力加强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用优秀乡土文化泽润学校德育应是乡村学校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尝试。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德育专项)《学校德育特色品牌研究——基于乡土文化的初中德育特色课程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