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玫,黄河
(1重庆市永川区佰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 402160;2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 400020)
广阳岛片区位于重庆市主城东部,地处铜锣山和明月山之间,面积约168 km2。广阳岛位于广阳岛片区的中心,坐落于明月山、铜锣山之间,是长江上游第一大岛,重庆主城区面积最大的江心绿岛。该工程以海绵城市建设为目标导向,充分利用海绵缓冲区内的山、水、林、田、湖等流域型海绵设施调蓄区域雨洪、控制污染,利用规划用地范围内的非建设用地和城市绿地,科学布置陂塘湿地、雨水塘、下凹式绿地等海绵基础设施,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6%、年径流污染去除率(以TSS计)≥60%、岛内雨水资源化利用率25%的目标。
采用GIS对广阳岛的地形地貌进行模拟,梳理水系现状及竖向地形,如图1所示。
图1 竖向地形分析图
广阳岛内竖向高差大,山地特色明显,雨水汇流速度快。根据岛内竖向高程及管网情况,把广阳岛(消落带以上)划分为14个汇水分区。各个分区的汇水面积如表1所示。
表1 汇水分区表
岛内山体土壤类型丰富,但缺乏有机质,营养成分不足,偏酸性。常见土壤类型包括:紫色土+沙壤(7.44%)、紫色土(土壤厚度10~20cm)(33.45%)、紫色砾石风化土(土壤厚度0~10cm)(6.42%)、风化紫色页岩(25.21%)、泥沙土(27.49%)5种类型,如图2所示。该场地内无各种危险污染物,有利于海绵设施的建设。
图2 广阳岛土层分布情况
该项目设计思路如图3所示。岛内通过同源头海绵设施结合,使源头设施(生态草沟、雨水花园、下沉绿地)引导、滞纳径流,缓慢进入受纳水体(小微湿地、生态湖塘),实现海绵设施统筹调蓄径流,延迟洪峰,削减排洪压力;通过生物生态阻隔技术蓄存雨水,净化待用。
图3 海绵体系技术路线图
3.1.1 生态旱溪[1]
生态旱溪是指底部为卵石、碎石的地表沟渠。不下雨时,旱溪就像干枯的河床一样,易与周边场地景观结合。当降雨较大时,从雨落管、道路偏沟汇集的雨水在进入其他海绵设施之前,流经旱溪时变成涓涓细流,并使得雨水径流中一些较大的悬浮物被拦截下来。这对于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其他海绵设施的性能都很有帮助。
旱溪设计要点:①断面多为抛物线形,以卵石铺设的干涸溪床为主体,宽度应大于其深度,依据现状条件确定,比例宜控制在2:1。粗糙石块铺设在底部,小卵石铺设在边缘;②设置蜿蜒的溪床路径,上游入水口、转弯处增加溪床宽度,铺设粗糙卵石;下游出水口增加床底宽度,铺设细卵石;③下垫面可铺设透水土工布,上面用砂或砾石覆盖;④溪床中央种植草本植被,两侧可增加乔木、灌木,植物选择参考雨水花园(图4)。
图4 旱溪构造图
3.1.2 雨水塘
雨水塘有时可结合绿地、开放空间等场地条件设计为多功能调蓄水体,即平时发挥正常的景观及休闲、娱乐功能,暴雨发生时发挥调蓄功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多功能利用[2-3]。雨水塘一般由进水口、前置塘、主塘、溢流出水口、护坡及驳岸、维护通道等构成(图5)。
图5 雨水塘意向图
3.1.3 小微湿地
小微湿地指周期性积水、面积在1ha以下、具有一定生态功能的小型湿地,包括河流(宽度一般在5m以下)、泡沼、溪流、泉、潭等天然湿地,也包括坑塘、养殖塘、水田、城市景观水面和净化湿地等人工湿地[4]。它的功能主要包括水质净化、蓄滞径流、维持生物多样性、景观游憩等。
小微湿地建设应坚持如下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生态优先,科学恢复;突出功能,经济美观。主要包括形态设计、基质设计、岸带设计、水量设计、植物选择与配置等流程。
3.2.1 设施容积计算
采用容积法[5]进行设计调蓄容积计算,并使汇水区域的雨水进入相应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满足项目的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6%、年径流污染削减率(以TSS计)不低于65%的设计目标。
容积法计算公式如式(1):
式中:V——设计调蓄容积(m3);H——设计降雨量(mm);φ——综合雨量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m2)。
3.2.2 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SS)计算
由于坡度较大,山地城市初期冲刷效应比平原城市更为显著,降雨径流污染物质的流失率高于平原城市,能够在短时间内携带大量的污染物质,使得初期径流具有更强的污染性,可能会造成污染物浓度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导致流域水质迅速恶化。
年SS总量去除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低影响开发设施对SS的平均去除率[6]。
通过加权法计算出低影响开发设施对SS的平均去除率为79%。
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79x76.3%=60.3%,满足年径流污染控制率60%的指标要求。
3.2.3 设施布置
根据各个溪沟的分布情况,充分利用现状坑塘,对径流进行调蓄及净化。将十八溪沟作为末端海绵设施,接纳地块雨水,对雨水径流进行进一步调蓄和净化。溪沟设计与海绵设施相结合,利用山地地形高差设置多重海绵设施。因地制宜选择10种设施,各设施的规模如表2所示,其设施具体布置如图6所示。
表2 海绵设施统计表
图6 海绵设施布置图
使用ICM模拟典型年(2009年)降雨及径流量情况,对海绵设施能力进行验证。典型年降雨量939mm,总用水量244.5万m3。按湖塘水系不同调蓄容积进行模拟,结果显示:调蓄容积增加1.94万m3,总调蓄量为10万m3,年溢流场次4次,外排水量118.9万m3,雨水资源化利用量62.3万m3,补水量182.3万m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6.3%,雨水利用占比27.2%。模拟结果表明,该海绵设计达到预定要求(图7)。
图7 模拟结果
本文基于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对广阳岛的海绵设施设计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相关公式进行了理论计算。工程充分利用原有地形,采用了生态湖塘、小微湿地等海绵措施,最后通过ICM模型验证了相关工程措施可以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6%、年径流污染去除率(以TSS计)≥60%、岛内雨水资源化利用率25%的目标,改善了广阳岛的水环境,保障了水安全,修复了水生态,有利于涵养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