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圆,任占兵
(深圳大学 体育部,广东 深圳 518060)
认知偏差(Cognition Bias),是指与客观现实的某些方面相比,人类认知可靠地产生系统扭曲的表象的情况[1]。换言之,认知偏差是在判断中偏离理性的系统模式,有可能导致感性失真,判断不准确以及糟糕的决定[2]。有研究发现,人在决策过程中会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3],马拉松跑者自然也不例外。换言之,马拉松跑者在参赛过程中所作出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自身认知偏差的影响。目前,我国体育界关于认知偏差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体育彩票消费,包括直觉偏差、心理账户、概率误差、过度自信、差点赢和沉没成本谬误等[4-6],而较少涉及马拉松跑者自身的认知偏差。鉴于此,本研究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选择“过度自信”“差点赢”“沉没成本谬误”“趋同效应”“情绪与自我控制偏差”等方面建构定性分析框架,试图探究马拉松跑者常见的一些认知偏差,并据此提出纠偏策略。这既能提升跑者对马拉松运动的认知[7],也能为赛事运营商、地方政府等主体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提供一定的参考,进而更好地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
过度自信(Over Confidence)是指个体坚信自己知识的准确性高于事实中的程度[8],其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心理优势,包括增加动力、更高的目标、面对负面反馈时加强应对机制。然而,过分自信也是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如人们追求不合理的目标[9]。有研究指出,跑步健身并不等于马拉松运动,但有些马拉松跑者对这两个概念却存在着模糊认知,这是促使其过度自信、感性参赛的原因之一[10],具体表现为对速度、名次和刷新最好成绩的盲目追求[11]。除了对概念的混淆,以往的跑步训练、赛场表现、个人最好成绩(以下简称为“PB”)经历等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跑者高估自己的实力。比起那些与失败有关的信息,他们更容易想到与成功有关的信息。比如有些没有参赛经验的年轻人,由于看到周围的人参加了马拉松赛事,认为这种行为很炫酷[12],于是报名参加马拉松赛事;换个角度来看,这其实可以说是他们以极大的清晰度记住了过去的成功,而忽略了过去的失败,过去的成功加剧了他们的过度自信,并由此产生了认知偏差。
如果一个人已经在一个项目上投入了大量的金钱、时间或精力,那么他或她就会表现出继续投入的巨大倾向[13],即使继续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此即为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 Effect)或沉没成本谬误(Sunk Cost Fallacy)。就马拉松而言,一旦跑者基于过去无法收回的投资成本(即金钱或与时间)决定停止或继续采取行动时,就会产生认知偏差。特别是在正式的比赛过程中,马拉松跑者可能会面临各种突发的极端状况而无法适应,如撞墙、极点、中暑等危及身体健康的突发状况,那么这个时候就不得不考虑是继续参赛还是退赛的问题。正常来说,退出比赛无疑是一种理性的行为。但沉没成本谬误极有可能会让遇到极端状况的马拉松跑者选择继续参赛,而如果继续参赛,则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甚至是运动猝死的发生。有学者采访了25名参加马拉松比赛的大学生,其中就有人提到“当时想着30多公里都坚持下来了,剩下的10公里再困难即使是走也要把它走完”“你既然来到某地了,花费也挺高,就是走下去也要完赛”[14],不难发现这些话语的背后的确是存在着沉没成本谬误。即他们认为这个时候退出比赛是“不划算”的,因为退出比赛意味着报名费、路费以及先前的所有努力都付之东流。所以,相对于当前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马拉松跑者往往更倾向于考虑历史成本,因此很多时候会选择继续参赛。由此不难看出,马拉松跑者在作出决策之前之所以会考虑沉没成本,是由于其个人通常不愿意去接受先前投入的金钱、时间、精力以及其他资源被浪费的事实。因此沉没成本谬误在运动猝死问题中反映出的是一种“避免浪费的愿望”。
差点赢心理(Near Miss)最早是针对赌博问题提出的,是指差点赢造成的挫败感能够导致人们产生一种认知上的懊悔,因而能够促使他们产生后续博彩行为来弥补这个遗憾[15]。这种心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接近成功时,会表现出强烈的兴奋感;二是由于与大奖失之交臂,非常遗憾;三是认为自己离成功非常接近,只要再接再厉就可获胜[16]。这种差点赢心理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参赛中的阶段,比如差一点完赛,差一点获得名次,差一点实现个人最好成绩等认知偏差。特别是在终点附近或距终点几公里的范围内,以及距离完赛时间很近等情况下的“差一点完赛”,石磊、王锋就指出部分马拉松跑者会为了按时完赛,在终点前盲目提速而出现意外[17]。由此可见这些认知偏差将有可能带来的后果就是马拉松运动猝死问题的发生。有实证研究发现马拉松运动猝死问题大多发生在冲刺时段和到达终点后[18],结合差点赢心理的概念及其构成,不难理解跑者在冲刺阶段发生的一些心理波动:一是就快完成比赛了,自己非常兴奋;二是不跑完全程可能就拿不到完赛奖牌、参赛证书、跑步截图等参赛证明,自己会非常遗憾;三是认为离终点不是很远,只要坚持一下就可以完成比赛,自己非常自信。当然,认知偏差理论并不足以完整地解释马拉松跑者的这种“倔强”行为。但不容置疑的是,差点赢心理所导致的参赛认知偏差对其作出弘扬“马拉松精神”的行为有着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弘扬“马拉松精神”的行为极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事故,如心脏骤停和瞬间死亡等运动猝死事件。
趋同效应(The Conformity Effect),也称为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或从众行为[19],即个体倾向与别人的判断、行为或活动保持一致的现象[20]。有研究表明,人们在面对不确定的情境时会采用一致性启发式(Consensus Heuristic)对信息进行加工,这是趋同效应产生的心理机制之一[21]。也就是说,人们认为大众的决策是正确的,因此与大众的决策保持一致性或趋同性。这种趋同性会引起相当大的认知偏差,即存在一种“趋同性效应”。就马拉松而言,跑者不管是在参赛前还是参赛中,都可能存在着从众行为或盲目跟风问题。有调查显示,部分马拉松跑者是在“从众”与“炫耀”心理的驱动下参赛的[22],即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趋同效应的影响。而冲刺阶段的从众行为是最为致命的,很多运动猝死问题的发生都不能说与此无关。简单来说,部分马拉松跑者存在着以下现象:比赛前看到有些人不热身,便觉得热身与否无关紧要或简单应付了事;起跑时看到附近的人一开始就向前冲,便忘记“初心”跟着人群一路加速跑,原本计划好的配速被抛在脑后;快到终点,也就是还剩下最后几公里的时候,看到有人冲刺自己也跟着开始冲刺。这些现象表明,人们通过盲目跟随的方式可以获得对不确定情境的控制感[23]。换言之,通过与他人的行为保持一致,马拉松跑者可以增强自身的控制感。然而,这种趋同效应很容易导致马拉松跑者忽视比赛规则、出现盲目跟风行为,以致失去了独立决断的能力,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以最后的冲刺阶段为例,马拉松跑者在自身体能储备不足、身体严重透支的情况下,一味地跟着人群向终点猛冲的行为无异于自冒风险。
情绪与自我控制偏差(Emotions And Self-Control)是指人们易受到各种情绪性和自我控制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认知偏差[5]。国外有研究表明,情绪和冲动行为控制的相互作用对于高风险情况下的决策至关重要[24],也就是说情绪状况会影响感觉处理和冲动控制,从而对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但改变或避免情绪则需要资源,进而导致后续自我控制任务的执行能力下降[25]。简而言之,人们自身的情绪状况对其决策行为或自我控制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极易因感情冲动而引起认知上的偏差。据新闻报道,“之前有一位小伙子跑马拉松,最后5公里冲刺,这时候周围的人都在喊加油,他也就更发力,结果,一过终点,他一头栽在了地上,起不来了。”[26]由此不难看出,观众的存在能使参赛者产生兴奋体验,有助于增强其意志力[27]。但也可能导致跑者过度兴奋、情绪高涨,进而因无法控制这种情绪冲动而不由自主地变更配速,在最后冲刺阶段可能导致诸如运动猝死之类的突发事件的发生。此外,大多数马拉松跑者都渴望超越自我,彼此之间也受到竞争意识的影响,因而就特别想跑赢自己(如PB)或跑赢别人,在同一跑团或同一水平的人群之间这一点尤为明显。所以,因超越自我和相互竞争等意识而引起的情绪变化也会对马拉松跑者自我控制任务的执行能力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情绪与自我控制偏差的出现。
马拉松赛事本身是一个复杂多因的系统[28-29],跑者自身认知偏差的生成机制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从地方政府和赛事运营商等服务主体以及跑者自身等多方面的因素来探讨马拉松跑者自身认知偏差的解决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马拉松跑者认知偏差的多方纠偏策略
2.1.1 进行线上线下纠偏知识普及
对于地方政府和赛事运营商来说,应尽力削弱马拉松跑者的认知偏差对其参赛行为的影响,在参赛前让他们意识到认知偏差的存在和掌握一些必要的纠偏策略。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和赛事运营商应充分利用当前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在线上平台进行纠偏知识的普及,如微信公众号平台、政府官网、马拉松赛事官网、抖音、微博等,可借助H5页面推广、征文比赛引导、益智游戏植入等措施来进行。线下则综合运用官方力量和企业资源,邀请一些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心理学教师或学生来定期开设纠偏知识讲座、纠偏知识竞赛、纠偏主题辩论等,及时给马拉松跑者提供了解自身认知偏差和相关纠偏策略的机会或平台。此外,还可以在报名和物资领取环节增加专门的相关风险提示教育。
2.1.2 在特定距离设置对应的标语
为防止马拉松跑者自身的认知偏差对运动猝死问题的潜在影响和隐性推动,在参赛中或者说在比赛道路上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标语是一个可行的对策。就目前马拉松赛事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赛道两边必不可少的就是各类横幅上的励志标语,有些城市马拉松赛事的组委会还会向社会大众征集标语并给予奖励。然而,纵观现有的各类标语,内容基本都是励志文,缺少相关的警示和提醒。鉴于这种情况,本研究认为应视马拉松比赛的分段距离、特定位置(包括路面、路边)来设置赛事标语,如在起点处、在半程马拉松的最后大约3公里(即19公里处、20公里处、21公里处);在全程马拉松的30公里处、35公里处,以及最后的大约3公里(即40公里、41公里处、42公里处)或每隔5公里设置与该距离或位置相匹配的赛事标语。诸如“跑出自己的节奏”“不要盲目冲刺”“身体不适要及时减速”等内容应在众多赛事标语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以此提醒马拉松跑者警惕自身的认知偏差。
2.2.1 改变自我的元认知
元认知是一种高层次的认知,是对自我认知的认知,即有关个体认知方面的自我控制的有关知识或认知过程[30]。在一定程度上,人的元认知有着为自身思考过程按下停止键的作用。而改变自我的元认知,就是要提高元认知水平。但改变、提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马拉松跑者必须得熟练运用元认知能力和更换原先的元认知。简单来说,就是在实际操作层面,马拉松跑者应积极调用自身的元认知能力,对自己在参赛前后根据各类信息而作出判断和选择行为时的归因过程和在日常生活中习惯运用的归因方式进行再归因,即对思考过程进行反思、从思维方式本身寻找原因;在决策思想层面,则应跳出自我认知的框架,改变原先对马拉松的元认知,正视认知偏差存在的客观性。换言之,马拉松跑者想规避或纠正认知偏差,就必须要意识到其思考过程中认知偏差的存在,重视认知偏差对自身的影响。
2.2.2 加强对信息的把控
一般来说,评估人们的判断和选择行为是否正确,离不开对其信息收集的准确性以及完备性的考量。就马拉松跑者在参赛前后所表现出来的若干问题来看,缺乏或忽视对各类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是其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认知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过度自信、趋同效应、情绪与自我控制偏差等。因此,马拉松跑者要想减少认知偏差带来的不利影响,就必须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如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地分析信息,进而客观地对自己作出评价并进行决策。此外,还要重视新出现的信息,运用动态思维,根据事态的变化及时地修正认知。特别是在参赛中经常会有各种突如其来的信息,马拉松跑者必须要保持冷静,不能一味地追求信息的简化处理。
2.2.3 多视角看待问题
多视角看待问题,要跳出单一、片面、狭窄的认知场域,全方面、多角度地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如历史视角、当前视角。就马拉松跑者自身的若干参赛问题来说,引起这些问题的认知偏差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一种偏差的存在有可能导致另一种偏差的产生,两种或以上偏差的相互作用则可能会加剧跑者在做出决策时的不理性行为[31]。所以没有一种纠偏策略是通用的,看待问题时应使用不同的视角,尤其是要重视历史视角的运用。同时应反复进行认知偏差修正的训练来避免注意负面暗示(如威胁言语),即不断回顾之前的练习经历,可以减少对潜在压力事件的随后情绪反应。此外,由于现实中的认知偏差往往都难以察觉,因此马拉松跑者应学会联系以往的参赛经历,有意识地进行规避或纠正。
2.2.4 关注自我的身体意识
马拉松跑者应将自己的心念全部集中在此时此刻正在跑的这个行为上[32-33],关注自我的身体意识,觉察自身的状况。而这正是运动心理学家帮助运动员时常用到的正念训练。正念是指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觉察自我的变化,有意识地觉察(On Purpose)、活在当下(In the Present Moment)及不做判断(Nonjudgementally)。因此,不管是在日常的训练还是正式的比赛中,马拉松跑者都应加强正念训练,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有意识地察觉跑步过程中身体的变化,以掌握身体对比赛时可能出现的压力的反应;二是保证自我意识不在虚拟的思维世界里发散、徘徊,保持对现实事物的专注,并在注意力分散时将关注点拉回到当前的跑步行为上;三是面对情绪起伏时,对造成情绪变化的刺激不作评判与反应,以避免之前固有的情绪反应模式带来的影响[34]。只有这样,马拉松跑者才能把注意力从外在事物与内在自我转移到当下行为的体验上,更好地避免自身的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是一个普遍存在于马拉松跑者身上的现象,从地方政府、赛事运营商和马拉松跑者等主体出发来探讨马拉松跑者认知偏差的纠偏策略,不仅有利于缓解当前马拉松赛事治理过程中所存在的现实困境,也有助于全民健身战略、健康中国行动以及建设服务型政府等目标的实现。未来的研究除了可以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论证认知偏差对马拉松跑者的影响,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和发掘其对马拉松有益的积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