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航 陈飞虎
关键词:自然 审美体验 空间 气氛营造 景观设计
引言
现代主义将人作为世界的中心,试图用科学技术去征服我们生活的环境,这种观念引导的行为造成的最终后果就是千篇一律、单调冷漠、缺少魅力的空间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即人与环境的割裂。这种割裂在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中仍持续上演,就景观设计领域来说,现代景观设计大多单调乏味,缺少人与景的互动研究,景得不到人的情感共鸣。“自然”作为带我们去到能引发人想象力、触发感性体验的空间的通道,自然触发的审美体验对人的生存和生活充满了意义。因此,本文以一个新的角度“景观空间气氛”为切入点,结合自然审美体验,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来研究景观空间气氛的营造途径,物质(空间以及空间里的自然元素)是气氛存在的载体,气氛来自人与景互动中的心理体验。景观空间气氛可以由历史文脉、地域特征、文化習俗等来创造,本文单从自然元素这一层面展开研究。
一、自然触发的审美体验
自然作为与人共生共荣、血脉相承的存在者,始终是人类身体和精神的家园,从古至今,自然的深邃、神秘、亲和、博大......都能将人引入丰满的感性世界中。自然审美带给人类观看世界的新视角,使我们能超越日常所需而看得更远。自然触发的审美体验是人的身体以及精神与世界对话的过程。现象学家杜夫海纳(Mikel Dufrenne)在谈到自然的审美经验时指出“自然不仅给我们带来它的现在,还教导我们说,我们正出现在这个现在之中。自然所激起的审美体验给我们上了一堂在世界上存在的课[1] ”。
(一)生理感知
人的一切感知力都从身体出发,自然带给我们身体的快感并不陌生,在自然环境中,人的身体是全息性的,人被自然包裹着,整个身体都向外部全面敞开。例如:当我们置身于森林中,不仅能看到阳光穿透树叶落下的光斑,听到小鸟悠扬的啼叫,触摸树干质朴又粗糙的表面,呼吸泥土的芬芳,甚至,我们的毛孔也对自然敞开,我们的皮肤能感知略微潮湿又凉爽的空气,与带着树叶香气的风撞个满怀......这种体验让人与世界合二为一,是一种只有通过自然这一通道才能抵达的全面感知。
(二)心理感知
情感和想象力是对人的感觉能力的进一步延伸,它基于感觉,却触发了心灵。自然是一个巨大的场景,对于每一种自然景观,都有一种人的内在心境,精神和环境的视界是交互作用的[2]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流动的河水让人联想到感情易逝,世事无常;“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黄昏的景象让游子更加思念家乡;“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鸟儿高飞远去独留寂寥长空将人引入“静寂”的境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垂落的瀑布也能将人带到九天之外的银河旁。自然现象催人感怀,唤起人类情思,人们总能在大自然瞬息万变的氛围中发现能够体现人类情感的形状、声音以及场景,从而升起“轻快的、惬意的、悲伤的、孤独的、亲切的......”情感。
二、空间气氛及其感知
“气氛”这个词经常出现在审美讨论中,用来表示某种不确定的、难以言说的东西。在本文中,气氛将被应用于空间领域,构成主体在空间中的审美体验。格诺特· 波默(Gernot B?hme)在《气氛美学》(Atmosphere Aesthetics)中克服了气氛在存在论上的无定位性,将“气氛”这一常见而又宽泛的词汇发展为一个严格的、基本的美学概念,将气氛界定为“一种身体感受性在场的领域”,将身体、在场以及空间作为感知气氛的三个重要维度,他认为,气氛不是被设想为某种自由飘浮之物,而是由人、物或这二者的集合所产生和创造。气氛在此摆脱了神秘色彩,空间气氛的营造成为可能。他认为,比起“我看着一棵树”,“在旅馆黑黑的房子里有只蚊子在嗡嗡作响”更适合用来理解我们的感知,因为这是所有感官交织作用下的体验,带有一种感情色彩(比如紧张、不安)[3] 。因此,按照波默的说法,空间气氛少不了物质空间以及人的感知,是在特定环境下,主体通过多维感官在环境中的参与所形成的感受产生的。下表对空间气氛的感知进行进一步地分析。
三、自然审美体验的景观空间气氛营造途径
(一)触发情感
在景观设计中,景观的情感内涵是人与环境之间沟通的纽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情感内涵的景观仅仅起到简单的装饰作用[4] 。自然通过其形态、颜色、气味、声响等外在属性以及象征意义触发人的情感,与人类对话。如布莱克诗云“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成为审美对象的自然元素能够通过时间与空间的重合,使物质与意识产生连结,连通个体与整体、有限与无限,从而激发起丰富的情感。例如埃德蒙布莱斯(Edmund Blaise)为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友建造了惠普斯奈德大树教堂,这座教堂的材料不是砖块和玻璃,而是生机勃勃的树木和蔚蓝的天空,高大的白桦树构成中殿和圣坛、樱树构成礼拜堂。它比任何建筑都更能打动人心,因为它永远不会完工,不断生长、不断地伸出拱形分枝、不断地萌发新芽,然后开出像天国一样洁白、令人炫目的花朵。设计师提取了树木向上生长的趋势以及花开花落的生命特征,生动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热烈期望。
(二)注入空间生命力
自然本身蕴含的蓬勃生命力就能够满足人的“生命情节”和“绿色情节”,自然元素在空间中,即是将生命带入空间,生命的瞬息万变又将流动的时间也带入了空间,时间在空间中流动,空间被激发出无限的可能性,因此由冷漠变得亲和,由呆板变得活泼,由怯魅变得充满魅力。充满生命力的动态空间更能触发主体的五感感知。
自然声景、流动的水、动物和植物等都是空间生命力的来源,例如拉维莱特公园里的主题花园,设计师营造了一个被竹林环绕的圆形下沉空间用以放大自然声响,在其中设置壁泉和格栅,清风吹拂时,充满韵律和变化的流水声、滴水声、竹叶沙沙声、竹竿敲打声、动物鸣叫声......各种声音汇聚在一起,共同鸣奏出和谐而神秘的自然交响曲,让观者仿佛置身丛林,带来充满意境与生命力的空间气氛。在这里,设计师将各种自然元素的声音提取出来组合到一起,形成了充满生命力的场所氛围。
(三)体现场所感
自然元素本身带有地域性以及人文性的审美特征,在人参与空间体验的过程中,这些审美特征会被人所感知并被认知以及想象的层面所丰富发展,最终转化为主体对场地有意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构成交融式的审美体验。大地艺术家亚伦·森菲斯特创作的《时代风景系列》是以树、灌木和草建成的作品,这些都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曾有的植物。在曼哈顿,若干前殖民时代的小橡胶林在市区的原址被还原,在城市建筑的包围之中形成一片神性的、充满回忆的景观。人们对这个作品的反映相当热烈,橡胶林触发了人的乡愁,很多市民描述进入了这片橡胶林,内心会感到无比的惬意和安宁。对于生活在钢铁般城市的人来说,能够每天听到古老森林的低语,感受拂过树枝的风,能更加深自己对所在土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设计师提取了橡胶林对特定地区的人的情感意义,以此创造出充满场所意义的空间气氛。
在基于自然体验的景观空间气氛营造设计中,体验是人与景发生关系的核心[5] ,气氛是沟通人与景之间的桥梁,空间是气氛的载体。由上文可知,自然元素通過外在特征和象征意义触发情感,通过丰富的现象给空间注入生命力,通过地域化、人文化特征体现场所感。因此,我们要利用影响气氛形成的自然元素特征,提取出对应的自然符号,再加以重组和应用,让主体和自然元素在感性交流中获得身体性参与和精神性参与,从而带来视、听、嗅、味、触、联想的体验,营造出景观空间所需的空间气氛,如图1。
四、基于自然审美体验的空间气氛营造案例实践
(一)基地现状
百花寨茶文化展示中心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滔溪镇百花寨,占地面积106290㎡。基地三面环山,一面临山谷,地势呈现西南低东北高的走势,坡度约为 20%。一条天然山泉水小溪自西北向东南贯穿整个场地,蜿蜒延绵,滔滔不绝。植被以枫树、樟树、松树、杉树为主,并点缀有竹、牡丹等。
(二)设计理念和方法
基于园区基地现状和茶文化园的定位,意在保留场地原始的山野气氛,营造兼具生命力、人文气氛和山野气氛的整体氛围。因此,在对自然元素的选择和编排上,尊重基地原始生态环境,保留基地内溪流、树种、坡地等现有的自然景观,打造具有地域性的景观节点。种植苍翠古朴的老茶树营造出人文气息浓厚的茶园气氛;搭配其他色彩丰富、具有时序性的植物,给园区带来生命力的同时丰富园区景观空间氛围;打造不同形态的水景表现幽静深远、充满生命力的山野气氛;利用山地特征营造登山小径和观景亭,激发人丰富的情感体验。
在设计方法上对影响氛围形成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充分挖掘、合理利用自然元素的外在特征、象征意义以及地域文化内涵,建立客观物质要素(如:形态、色彩等外在特征)与人的感知的关系。对提取出的自然要素进行重组和应用,创造与环境融为一体的连续性体验空间。
(三)空间气氛营造设计,如图2
1.植物景观空间气氛营造
自然植物形态各异,色彩丰富,且具有人文化和地域化的特征,相对于建筑空间而言,自然植物营造的景观空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更多的是一种区别于人造建筑空间的充满意义的柔和与暧昧的关系。这种气氛式的空间美学思想使得整个空间更能给人一种强烈独特的感情冲动。园区在保留基地原始植物的基础上,以茶树为基调,搭配桂花树、香樟树、石榴树、紫薇、山茶花、三角枫等乔木以及映山红、肾蕨、野菊花等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百花争鸣、绿树成荫、四季有景、疏密有致的景观效果,着重营造充满生命力和人文气息的景观空间气氛。
在一定的景观空间中,进行不同植物的搭配,能够改变空间视觉的尺度和景深、不断地产生调节景观空间的氛围[6] 。不同气氛的景观节点交替布置,更能使空间体验充满趣味性和层次性。在园区入口处种植火红的石榴花打造“石榴花开”景点,寓意繁荣美好的生活,红花绿叶的热闹景象带来了愉悦的视觉感受,借助石榴的色彩和寓意生成充满生命力的空间氛围,也营造了入园的欢快气氛;园内有一棵伫立了千百年的古树,带有浓郁的场所特征,它枝繁叶茂、拿云攫石、气势恢弘,将古树以及其扎根的土壤保留在原地,作为景观节点“独有千秋”,既体现了特殊的场所品质又营造出古朴崇高的意境;在园内大面积种植茶树,营造出“千年茶园”,表达安化作为黑茶故乡的地域性,以欣赏茶园和茶田风光,感受茶文化为主,其中设置蜿蜒的茶园步道,游客在其中能行茶道、闻茶香、登茶亭、品茶艺,体验人文气息浓郁的茶园气氛;“百花迎春”景点作为园区的高潮,呼应了“百花寨”的名字,种植石榴树、紫薇、红枫等色彩艳丽的开花乔木渲染出丰收与灿烂的氛围,激起人热烈的情绪。各种植物景观争相斗艳,带来精彩纷呈的表演,像是一部情节丰富、结局开放的剧目,如表2。
2.水体景观空间气氛营造
水在这里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是空间的线索,也是园区生命力的一部分,使空间与人、自然、地域共同产生对话。园区依托贯穿场地的一条天然小溪营造了3处主要水体景观,分别是:滔水清音、溪风竹影和茶园内的小桥流水。“滔水清音”位于园区最北端,依托园区内原有的小溪,利用高差形成瀑布景观,木栈道从密林中穿过,蜿蜒至水边,形成多感官体验的亲水空间;“溪风竹影”以竹、溪水、山间碎石、水生植物等自然元素营造出生机勃勃、自然清新的景观氛围,并搭建亲水平台,增加了亲水观景体验。瀑布、潭水、流水等不同形态的水景充分调动起听觉、嗅觉、触觉、视觉等知觉,带来有关听水、触水、品水等一系列审美体验,如表3。
3.山石景观空间气氛营造
园区位于山地,具有山地地势起伏的特征,因此山石景观也是园区重要的一部分。石桥、石阶、碎石路、石汀步诱发攀爬、行走、涉水等行为,通过运动和足下触觉感知岩石坚实、朴素的质感;石亭、石椅、石碑引发停留时的关注,促使游客直接抚摸岩石粗糙、冰冷的表面;山石高差营造气势恢弘的瀑布景观,带来强烈的视觉、听觉体验;碎石与植物交相辉映组成层次丰富、令人愉悦的自然画面;采用梯田的方式化解坡度,形成独特的梯土茶园景观以及幽静的登山小径;在园区的制高点设置观景亭,引领游客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激昂情感,如表4、图3。
五、对我国景观空间设计的启示
(一)建立了基于自然审美体验的景观空间气氛营造途径理论模型
本文从自然元素出发,到空间气氛的营造,从一个新的视角填补了关于基于自然审美体验的“空间气氛”的研究空缺,并建立了基于自然审美体验的空间气氛营造途径理论模型(图1),为现代景观设计中空间气氛的营造提供了参考。
(二)运用空间气氛唤起人的情感体验
空间氛围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现代景观设计的趋势和潮流,揭示了现代设计日趋感性化的趋势,氛围设计理论也为解决情感的多元化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7] 。本文将气氛与情感相联系,通过对自然元素的设计营造出一种意象空间,带来美学气氛,从而引起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满足人们丰富的情感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代景观设计中情感缺失的问题。
结语
自然不断引发想象、催生情感,它的存在是为了让此时此景增添魅力,让现实重归灵性。在越发注重人与空间关系的今天,通过对自然元素的精心编排,赋予自然元素丰富的语义和生动的故事情节,使自然元素在空间中触发情感、注入生命力、营造场所感,从而创造出“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不同氛围的景观空间。在我们生活的地方,不仅是在乡村和旅游区,在城市中我们也需要自然给我们可以栖居的家园,在那里,我们可以像树一样扎根、像草一样葱茏、像花一样盛开。